自有公論的读音 自有公論的意思

【解释】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示例】虽然是非曲直,~;但是现在的世人,总是人云亦云的居多。 ◎清·吴趼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一回
  • yǒu
  • gōng
  • lùn

“自有公論”的读音

拼音读音
[zì yǒu gōng lùn]
汉字注音:
ㄗˋ ㄧㄡˇ ㄍㄨㄥ ㄌㄨㄣˋ
简繁字形:
自有公论
是否常用:

“自有公論”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自然会有公正的评论。多就事情的是非曲直而言。

辞典解释

自有公论  zì yǒu gōng lùn  ㄗˋ ㄧㄡˇ ㄍㄨㄥ ㄌㄨㄣˋ  

自然有公正的舆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王大将军下,庾公问:『卿有四友,……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

网络解释

【解释】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

【示例】虽然是非曲直,~;但是现在的世人,总是人云亦云的居多。 ◎清·吴趼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一回

“自有公論”的单字解释

】: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lùn]1.議論;分析和說明事理。2.衡量;評定。3.編次。4.研究。5.調查。6.推知。7.問,考慮。8.定罪。9.論告;彈劾。10.謂按照某種單位或類別等。11.敘說;說。12.言論;輿論。13.主張;學說;觀點。14.相貌。15.憑藉;倚仗。16.古代的一種氣球。是游戲、運動用具。17.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18.泛指文章。19.佛教解釋經義、論辯法相的書籍。梵名阿毗達摩,意為“對法”。同經、律合稱“三藏”。20.吐蕃大臣的稱號。又稱論逋。例由貴族擔任。後西藏仍沿用此稱。\\v。21.姓。[lún]1.《論語》的簡稱。2.用在大數目前,表示約數。3.同“”。選擇;選拔。4.同“”。用力揮動。5.同“”。事物的條理、秩序。6.同“”。類。7.同“”。道理。

“自有公論”的相关词语

* 自有公論的读音是:zì yǒu gōng lùn,自有公論的意思:【解释】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示例】虽然是非曲直,~;但是现在的世人,总是人云亦云的居多。 ◎清·吴趼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