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樹的读音 菩提樹的意思
菩提树 菩提树(学名:Ficus religiosa L.):是桑科、榕族、榕属的大乔木植物,幼时附生于其他树上,叶革质,三角状卵形,基生叶脉三出;叶柄纤细,榕果球形至扁球形,花柱纤细,柱头狭窄。花期3-4月,果期5-6月。 菩提树在中国广东沿海岛屿、广西、云南北至景东,多为栽培。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锡金、巴基斯坦及印度也有分布,多属栽培,但喜马拉雅山区,从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至不丹均有野生。 传说在20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在印度,无论是印度教、佛教还是耆那教都将菩提树视为“神圣之树”。政府更是对菩提树实施“国宝级”的保护。 (概述图参考:中国植物图像库 )
- 菩
- 提
- 樹
“菩提樹”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pú tí shù]
- 汉字注音:
- ㄆㄨˊ ㄊㄧˊ ㄕㄨˋ
- 简繁字形:
- 菩提树
- 是否常用:
- 否
“菩提樹”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菩提树 pútíshù
[pipal;pipal tree;pipul;peepul;peepal] 印度的一种著名的榕属植物,因植株高大,寿命长和在经济用途上为虫胶的来源而著称,它与孟加拉榕的区别在于无支根
辞典解释
菩提树 pú tí shù ㄆㄨˊ ㄊㄧˊ ㄕㄨˋ 植物名:(1) 榕属桑科,落叶大乔木。叶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长尾状锐尖,边缘波状。果实由花托发育而成,呈扁圆形,质地坚硬,可做念佛之数珠。也称为「觉树」、「思惟树」。(2) 田麻科菩提树属,落叶乔木。叶为不等边心脏形或广三角形,先端尖,下面密生带白色茸毛。七月叶腋生细长苞,苞中央出花梗,分枝开黄褐色花。花后结圆形果实。果实可做念佛珠,一般供观赏、纳凉用。
英语 pipal tree (Ficus religiosa), bo fig tree, Bodhi tree (sacred to Buddhism and Hinduism)
德语 Pappelfeige, Ficus religiosa (Eig, Bio)
法语 figuier des pagodes
网络解释
菩提树
菩提树(学名:Ficus religiosa L.):是桑科、榕族、榕属的大乔木植物,幼时附生于其他树上,叶革质,三角状卵形,基生叶脉三出;叶柄纤细,榕果球形至扁球形,花柱纤细,柱头狭窄。花期3-4月,果期5-6月。
菩提树在中国广东沿海岛屿、广西、云南北至景东,多为栽培。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锡金、巴基斯坦及印度也有分布,多属栽培,但喜马拉雅山区,从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至不丹均有野生。
传说在20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在印度,无论是印度教、佛教还是耆那教都将菩提树视为“神圣之树”。政府更是对菩提树实施“国宝级”的保护。
(概述图参考:中国植物图像库 )
“菩提樹”的单字解释
【菩】:1.〔菩提〕a.佛教指豁然开朗的彻悟境界,又指觉悟的智慧和途径;b.常绿乔木,树上的汁液可制硬性橡胶。原产于印度。2.〔菩萨〕a.佛教指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后指修行到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b.泛指佛和某些神;c.喻慈善的人。
【提】:[tí]1.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提壶。提灯。提篮。提包。提盒。提纲挈领。2.引领(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胆。提升。提挈。提携。3.说起,举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议。提名。提案。提要。4.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提审。提犯人。5.率领,调遣:提兵。6.取出:提取。提货。7.汉字笔形之一,即挑。8.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油提。酒提。9.古代鼓名:“师帅执提”。10.姓。[dī]〔提防〕小心防备。[dǐ]投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樹】:1.木本植物的總稱:“植物園種了各種各樣的樹。”2.門屏。《禮記•郊特牲》:“臺門而旅樹。”鄭玄•注:“屏謂之樹。樹所以蔽行道。”3.種植﹑栽培:“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呂氏春秋•士容論•任地》:“日至,苦菜死而資生,而樹麻與菽。”4.建立。《書經•泰誓下》:“樹德務滋,除惡務本。”唐•李白《與賈少公書》:“白不樹矯抗之跡,恥振元邈之風。”
“菩提樹”的相关词语
* 菩提樹的读音是:pú tí shù,菩提樹的意思:菩提树 菩提树(学名:Ficus religiosa L.):是桑科、榕族、榕属的大乔木植物,幼时附生于其他树上,叶革质,三角状卵形,基生叶脉三出;叶柄纤细,榕果球形至扁球形,花柱纤细,柱头狭窄。花期3-4月,果期5-6月。 菩提树在中国广东沿海岛屿、广西、云南北至景东,多为栽培。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锡金、巴基斯坦及印度也有分布,多属栽培,但喜马拉雅山区,从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至不丹均有野生。 传说在20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在印度,无论是印度教、佛教还是耆那教都将菩提树视为“神圣之树”。政府更是对菩提树实施“国宝级”的保护。 (概述图参考:中国植物图像库 )
基本解释
菩提树 pútíshù
[pipal;pipal tree;pipul;peepul;peepal] 印度的一种著名的榕属植物,因植株高大,寿命长和在经济用途上为虫胶的来源而著称,它与孟加拉榕的区别在于无支根
辞典解释
菩提树 pú tí shù ㄆㄨˊ ㄊㄧˊ ㄕㄨˋ植物名:(1) 榕属桑科,落叶大乔木。叶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长尾状锐尖,边缘波状。果实由花托发育而成,呈扁圆形,质地坚硬,可做念佛之数珠。也称为「觉树」、「思惟树」。(2) 田麻科菩提树属,落叶乔木。叶为不等边心脏形或广三角形,先端尖,下面密生带白色茸毛。七月叶腋生细长苞,苞中央出花梗,分枝开黄褐色花。花后结圆形果实。果实可做念佛珠,一般供观赏、纳凉用。
英语 pipal tree (Ficus religiosa), bo fig tree, Bodhi tree (sacred to Buddhism and Hinduism)
德语 Pappelfeige, Ficus religiosa (Eig, Bio)
法语 figuier des pagodes
菩提树
菩提树(学名:Ficus religiosa L.):是桑科、榕族、榕属的大乔木植物,幼时附生于其他树上,叶革质,三角状卵形,基生叶脉三出;叶柄纤细,榕果球形至扁球形,花柱纤细,柱头狭窄。花期3-4月,果期5-6月。菩提树在中国广东沿海岛屿、广西、云南北至景东,多为栽培。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锡金、巴基斯坦及印度也有分布,多属栽培,但喜马拉雅山区,从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至不丹均有野生。
传说在20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在印度,无论是印度教、佛教还是耆那教都将菩提树视为“神圣之树”。政府更是对菩提树实施“国宝级”的保护。
(概述图参考:中国植物图像库 )
【菩】:1.〔菩提〕a.佛教指豁然开朗的彻悟境界,又指觉悟的智慧和途径;b.常绿乔木,树上的汁液可制硬性橡胶。原产于印度。2.〔菩萨〕a.佛教指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后指修行到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b.泛指佛和某些神;c.喻慈善的人。
【提】:[tí]1.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提壶。提灯。提篮。提包。提盒。提纲挈领。2.引领(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胆。提升。提挈。提携。3.说起,举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议。提名。提案。提要。4.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提审。提犯人。5.率领,调遣:提兵。6.取出:提取。提货。7.汉字笔形之一,即挑。8.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油提。酒提。9.古代鼓名:“师帅执提”。10.姓。[dī]〔提防〕小心防备。[dǐ]投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樹】:1.木本植物的總稱:“植物園種了各種各樣的樹。”2.門屏。《禮記•郊特牲》:“臺門而旅樹。”鄭玄•注:“屏謂之樹。樹所以蔽行道。”3.種植﹑栽培:“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呂氏春秋•士容論•任地》:“日至,苦菜死而資生,而樹麻與菽。”4.建立。《書經•泰誓下》:“樹德務滋,除惡務本。”唐•李白《與賈少公書》:“白不樹矯抗之跡,恥振元邈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