讬之空言的读音 讬之空言的意思

讬之空言 谓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汉 赵岐 《<孟子>题辞》:“ 仲尼 有云:‘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按《史记·太史公自序》作“载之空言”。 司马贞 索隐:“案: 孔子 之言见《春秋纬》, 太史公 引之以成说也。空言谓襃贬是非也。”亦作“ 托于空言 ”、“ 托诸空言 ”。 元 黄溍 《格庵先生赵公阡表》:“道之不行,托于空言,显显 赵公 ,则既有闻。” 清 朱珪 《<赘说>序》:“若方将试吏事,则由是以求之民物之情,利病之实,不徒托诸空言也。”
  • tuō
  • zhī
  • kōng
  • yán

“讬之空言”的读音

拼音读音
[tuō zhī kōng yán]
汉字注音:
ㄊㄨㄛ ㄓ ㄎㄨㄥ ㄧㄢˊ
简繁字形:
託之空言
是否常用:

“讬之空言”的意思

基本解释

网络解释

讬之空言

谓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汉 赵岐 《<孟子>题辞》:“ 仲尼 有云:‘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按《史记·太史公自序》作“载之空言”。 司马贞 索隐:“案: 孔子 之言见《春秋纬》, 太史公 引之以成说也。空言谓襃贬是非也。”亦作“ 托于空言 ”、“ 托诸空言 ”。 元 黄溍 《格庵先生赵公阡表》:“道之不行,托于空言,显显 赵公 ,则既有闻。” 清 朱珪 《<赘说>序》:“若方将试吏事,则由是以求之民物之情,利病之实,不徒托诸空言也。”

“讬之空言”的单字解释

】:1.同“”2.讬。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kōng]1.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话。空旷。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东西)。2.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3.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空军。空气。空投。空运。[kòng]1.使空,腾出来:空一个格。空出一间房来。2.闲着,没被利用的:空白。空地。空额。空房。空缺。3.亏欠:亏空。[kǒng]古同“”,洞。
】: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讬之空言”的相关词语

* 讬之空言的读音是:tuō zhī kōng yán,讬之空言的意思:讬之空言 谓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汉 赵岐 《<孟子>题辞》:“ 仲尼 有云:‘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按《史记·太史公自序》作“载之空言”。 司马贞 索隐:“案: 孔子 之言见《春秋纬》, 太史公 引之以成说也。空言谓襃贬是非也。”亦作“ 托于空言 ”、“ 托诸空言 ”。 元 黄溍 《格庵先生赵公阡表》:“道之不行,托于空言,显显 赵公 ,则既有闻。” 清 朱珪 《<赘说>序》:“若方将试吏事,则由是以求之民物之情,利病之实,不徒托诸空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