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曲周郎的读音 顧曲周郎的意思

【解释】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出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 zhōu
  • láng

“顧曲周郎”的读音

拼音读音
[gù qǔ zhōu láng]
汉字注音:
ㄍㄨˋ ㄑㄩˇ ㄓㄡ ㄌㄤˊ
简繁字形:
顾曲周郎
是否常用:

“顧曲周郎”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指三国·吴·周瑜。借指通晓或爱好音乐、戏曲的人。

辞典解释

顾曲周郎  gù qǔ zhōu láng  ㄍㄨˋ ㄑㄩˇ ㄓㄡ ㄌㄤˊ  

三国时代周瑜精通音律,就算是在喝了酒的情况之下,也能精确的指出曲律上错误的故事。典出《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后多用以比喻知音。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出》:「你有这柄桃花扇,少不得个顾曲周郎;难道青春守寡,竟做个入月嫦娥不成?」

网络解释

【解释】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顧曲周郎”的单字解释

】:同“”。
】:[qǔ]1.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2.(曲儿)歌曲:曲调。戏曲。小曲儿。高歌一曲。3.歌谱:《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作的曲。[qū]1.弯曲(跟“直”相对):曲线。曲尺。弯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径通幽。2.使弯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弯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无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多为麦子、麸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制酱。
】:1.周围;圆形的外围:四周。圆周。绕地球一周。2.环绕;绕一圈:周而复始。3.普遍;整个;全:众所周知。周天。周身。4.时间的一轮;特指一个星期:周期。一周。5.完备:招待不周。计划周密。6.接济;救济:周济。周急。7.朝代名。1.(约前1046—前256)。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从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灭,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觉灭西魏后建立。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国号周,史称北周。为隋所灭。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灭后汉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周,史称后周。为北宋所灭。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láng]1.古代官名:侍郎。员外郎。2.对某种人的称呼:货郎。放牛郎。女郎。3.女子称丈夫或情人:郎君。情郎。4.旧时称别人的儿子:大郎。令郎。5.姓。[làng]见〖屎壳郎〗。

“顧曲周郎”的相关词语

* 顧曲周郎的读音是:gù qǔ zhōu láng,顧曲周郎的意思:【解释】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出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通音乐戏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