録字组词 録的词语

録字的常见组词有:誊録书手、棄短録長、甄奇録異、棄瑕録用、誊録生、王録事、回忆録、鬼録、有聞必録、翻録、實録、撮録、膺録、龟録、簿録、跋録、班朝録、兼收並録、引録、選録、板録、药録、録播、誊録、目録、漫録、誊録院、横録、后録、誊録官,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録字的意思

lù 同“”。

含有録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书手 科举考试考卷的誊录人员。
棄短 犹弃短取长。
甄奇 辞典解释甄奇录异  zhēn qí lù yì  ㄓㄣ ㄑㄧˊ ㄌㄨˋ ㄧˋ   选拔录用优秀杰出的人才。 《三国志.卷五二.吴书.步骘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少以才闻,善论议,臧否得中,甄奇录异,荐述后进,题目品藻,曲有条贯,众人以此服之。」
棄瑕 谓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 辞典解释弃瑕录用  qì xiá lù yòng  ㄑㄧˋ ㄒㄧㄚˊ ㄌㄨˋ ㄩㄥˋ   瑕,玉上的斑点,借指过失。弃瑕录用指不计较其缺点过失而加以任用。《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广罗英雄,弃瑕录用。」《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也作「弃瑕取用」。
誊录所属下的誊录人员。清制﹐在会试下第的举人及顺天乡试正榜外选录能书者充任。
指南朝宋王弘。弘曾拜刺史,录尚书事,故称。陶潜解印去县,赋《归去来》。刺史王弘甚敬仰之,亲自造访。潜称疾不见。弘候知潜当往庐山,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携酒,先于半道邀之。潜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进。弘乃出与相见,遂欢宴终日。事见《晋书·隐逸传·陶潜》。后以"王録事"指礼贤下士者。
回忆 回忆录 huíyìlù(1) ∶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和完备凯撒的《高卢战争回忆录》(2) ∶一种自传体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辞典解释回忆录  huí yì lù  ㄏㄨㄟˊ ㄧˋ ㄌㄨˋ   个人将所经历过的生活或历史事件,用自传的方式真实叙述。
1.亦作"鬼箓"。 2.迷信者所谓阴间死人的名簿。 3.指在鬼录﹐死亡。 辞典解释鬼录  guǐ lù  ㄍㄨㄟˇ ㄌㄨˋ   死者的名籍。《文选.曹丕.与吴质书》:「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也作「鬼箓」。
有聞必 把听到的都记下来。
翻录 fānlù 将原有磁带的内容(声音、图像等)转录到其他磁带辞典解释翻录  fān lù  ㄈㄢ ㄌㄨˋ   翻拷。 如:「翻录录音带。」
实录 shílù(1) ∶符合实际的记载这本日记是他晚年生活的实录(2) ∶正式录音、录像辞典解释实录  shí lù   ㄕˊ ㄌㄨˋ   据实的记载。 《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赞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则将采庶官之实录,辩时俗之得失。」 史体的一种。于一帝崩后,取其起居注、日录、时政记等记注之作,并诏令章奏等,年经月纬,汇而成编。如《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周兴嗣梁皇帝实录三卷,记武帝事。 记述私人事迹的著作。如《四库提要》、史部传记类存目有孔氏实录一卷,不著撰人名氏 。
撮录 cuōlù 选择抄录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鲁迅《狂人日记》
犹膺图。
簿 簿录 bùlù(1) ∶事物的记录;典籍的目录(2) ∶查抄登记(财产)辞典解释簿录  bù lù  ㄅㄨˋ ㄌㄨˋ   查抄财产。 《新唐书.卷一四九.刘晏传》:「然已命簿录其家,唯杂书两乘,米麦数斛,人服其廉。」
题跋收录。
班朝 记载朝中官员职位﹑姓名的册子。
兼收並 把不同的说法都一并载录下来。
 引进录用。
选录 xuǎnlù 挑选收录文章辞典解释选录  xuǎn lù  ㄒㄩㄢˇ ㄌㄨˋ   选择收录。 如:「这一本是唐诗的选录。」近义词摘录

分类查看组词

其它汉字组词

* 録字的常见组词有:誊録书手、棄短録長、甄奇録異、棄瑕録用、誊録生、王録事、回忆録、鬼録、有聞必録、翻録、實録、撮録、膺録、龟録、簿録、跋録、班朝録、兼收並録、引録、選録、板録、药録、録播、誊録、目録、漫録、誊録院、横録、后録、誊録官,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