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言的成语 (300个)

41

成章

成语拼音:
chū yán chéng zhāng
成语解释:
本意是出便成为规范,后多用以形容文思敏捷。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修务训》:“舜二瞳子,是谓重明,作事成法,出成章。”
42

观行

成语拼音:
chá yán guān xíng
成语解释:
指考察其行以知人。
成语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献帝纪五》:“古者察观行,而善恶彰焉。”
43

老套

成语拼音:
chén yán lǎo tào
成语解释:
陈旧的词和套数。
成语出处:
夏丐尊、叶圣陶《文心》十三:“专从书上去学文字,即使学的好,也只是些陈老套,有什么用处呢?”
44

佞语

成语拼音:
chán yán nìng yǔ
成语解释:
中伤他人和奉承讨好的话语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一个李存信,两头蛇谗佞语。”
45

人过

成语拼音:
chǐ yán rén guò
成语解释:
以议论别人的过错为可耻。
成语出处:
唐李华《御史中丞壁记》:“汉文好黄老,而公卿耻人过。举盛德则仪形着矣,焉用察察缺缺以恟生人哉!”
46

无忌

成语拼音:
chū yán wú jì
成语解释:
:说话;忌:忌惮。说话没有忌讳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第31卷:“司马貌虽然出无忌,但此人因才高运蹇,抑郁不平。”
47

无忌

成语拼音:
chāng yán wú jì
成语解释:
:原指善,引伸为直。敢于直,无所顾忌。
成语出处:
清 汪琬《答李举人论以史证经书》:“昌无忌,希赐裁答。
48

务去

成语拼音:
chén yán wù qù
成语解释:
陈旧的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
成语出处:
唐 韩愈《答李翊书》:“惟陈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49

不惭

成语拼音:
dà yán bù cán
成语解释:
满口自吹自夸的话;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其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 朱熹注:“大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
50

多语

成语拼音:
duō yán duō yǔ
成语解释:
谓不该说而说。
成语出处:
《水浒传》第六一回:“卢俊义道:‘你妇人家省得什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自古祸出师人口,必主吉凶。我既主意定了,你都不得多多语。’”
51

繁称

成语拼音:
duō yán fán chēng
成语解释:
讲话或写文章,浮词很多,不必要地大量引述。多指文风浮华不实。
成语出处:
《韩非子 难》:“多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
52

工貌

成语拼音:
dé yán gōng mào
成语解释:
指妇德、妇、妇容、妇功。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具备的四种德。
成语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非是咱自夸奖:他有德工貌,小生有恭俭温良。”
53

工容

成语拼音:
dé yán gōng róng
成语解释:
见“德容功”。
成语出处: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容功”。
54

或中

成语拼音:
duō yán huò zhōng
成语解释:
或:有的。中:正好对上。指多方面讨论之,有的可能中的。
成语出处:
《云笈七签》卷七十:“凡我同志,庶几于此者,要在细求真诀,务以师授,不可以谀闻浅说、多或中之义,所希企及矣。”
55

嘉论

成语拼音:
dǎng yán jiā lùn
成语解释:
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论。
成语出处:
《元史 张孔孙传》:“孔孙素以文学名,且善琴,工画山水竹石,而骑射尤精,及其立朝,谠嘉论,有可观者,士论服之。”
56

欺人

成语拼音:
dà yán qī rén
成语解释:
:夸大的辞。说大话欺骗别人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军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区区求救于人,而犹‘不惧’,此真大欺人也。”
57

詈辞

成语拼音:
è yán lì cí
成语解释:
中伤辱骂的辞。
成语出处:
宋·王观国《学林·冰》:“愈独判二年,日与宦者为敌,相伺候罪过,恶詈辞,狼藉公牒。”
58

厉色

成语拼音:
è yán lì sè
成语解释:
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成语出处: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八章:“洪珊老师虽然照样是恶厉色的把书茵斥骂一顿,但态度已经和缓下来了。”
59

醋语

成语拼音:
fēng yán cù yǔ
成语解释:
散布嫉妒性的中伤语
成语出处:
汉·焦赣《易林》:“华风语,乱相诳误。”
60

造语

成语拼音:
zuò yán zào yǔ
成语解释:
谓编造虚诞的辞。
成语出处:
《庄子·盗跖》:“尔作造语,妄称文武,冠技术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 第二个字是言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