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言的成语 (300个)

61

而信

成语拼音:
bù yán ér xìn
成语解释:
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成语出处:
《庄子·田子方》:“夫子不而信,不比而周。”
62

而谕

成语拼音:
bù yán ér yù
成语解释:
:解释,说明。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事理非常明显
成语出处:
宋 苏轼《却鼠刀铭》:“呜呼嗟夫,吾苟有之,不而谕,是亦何劳。”
63

乱辞

成语拼音:
bèi yán luàn cí
成语解释:
指胡乱语。
成语出处:
《公孙龙子 白马论》:“以黄马为非马,而以白马为有马,此飞者入池,而棺椁异处,此天下之悖乱辞也。”
64

谬说

成语拼音:
bǐ yán miù shuō
成语解释:
秕:坏,不良的;谬:错误。错误的
成语出处: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论三从》:“秕谬说,自相矛盾。”
65

工容

成语拼音:
dé yán gōng róng
成语解释:
见“德容功”。
成语出处: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容功”。
66

或中

成语拼音:
duō yán huò zhōng
成语解释:
或:有的。中:正好对上。指多方面讨论之,有的可能中的。
成语出处:
《云笈七签》卷七十:“凡我同志,庶几于此者,要在细求真诀,务以师授,不可以谀闻浅说、多或中之义,所希企及矣。”
67

嘉论

成语拼音:
dǎng yán jiā lùn
成语解释:
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论。
成语出处:
《元史 张孔孙传》:“孔孙素以文学名,且善琴,工画山水竹石,而骑射尤精,及其立朝,谠嘉论,有可观者,士论服之。”
68

欺人

成语拼音:
dà yán qī rén
成语解释:
:夸大的辞。说大话欺骗别人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军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区区求救于人,而犹‘不惧’,此真大欺人也。”
69

相骇

成语拼音:
dà yán xiāng hài
成语解释:
:夸大的辞;骇:惊扰。说大话吓唬人
成语出处:
明·孙仁孺《东郭记·吾将瞷良人之所也》:“他觑见俺似婴孩,大相骇。”
70

直声

成语拼音:
dǎng yán zhí shēng
成语解释:
:公正的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论。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由校书郎拜左拾遗,不数月,谠直声动于朝廷。”
71

恶语

成语拼音:
è yán è yǔ
成语解释:
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第20卷:“一路恶恶语,直嚷到自己房中,说向丈夫。”
72

谎语

成语拼音:
é yán huǎng yǔ
成语解释:
:谣。造谣说谎话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俺孩儿也不曾讹谎语,又不曾方头不律。”
73

詈辞

成语拼音:
è yán lì cí
成语解释:
中伤辱骂的辞。
成语出处:
宋·王观国《学林·冰》:“愈独判二年,日与宦者为敌,相伺候罪过,恶詈辞,狼藉公牒。”
74

厉色

成语拼音:
è yán lì sè
成语解释:
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成语出处: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八章:“洪珊老师虽然照样是恶厉色的把书茵斥骂一顿,但态度已经和缓下来了。”
75

泼语

成语拼音:
è yán pō yǔ
成语解释:
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
成语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3回:“这伊秀才又是个极柔懦的好人,在那佃房居住的人家,不肯恶泼语,伤犯那些众人。”
76

风语

成语拼音:
fēng yán fēng yǔ
成语解释:
毫无根据的议论。指带有讽刺性或恶意中伤的论。也指私下议论或暗中透露;散布某种说法。
成语出处:
汉 焦赣《易林》:“华风语,乱相狂误。”
77

高论

成语拼音:
fàng yán gāo lùn
成语解释:
谓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
成语出处:
宋·苏轼《荀卿论》:“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高论。”
78

矩行

成语拼音:
fāng yán jǔ xíng
成语解释:
行方正,合乎规范。
成语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科第·孝感》:“彭一庵,名珑,字云客,长洲人,方矩行,士林推重。”
79

蔓词

成语拼音:
fán yán màn cí
成语解释:
繁:多;蔓:蔓延。繁多而纷杂的辞。指罗嗦繁琐而不简洁
成语出处:
宋·陈亮《谢罗尚书启》:“踣毙沉埋,岂繁蔓词之为渎!”
80

俏语

成语拼音:
fēng yán qiào yǔ
成语解释:
俏语:俏皮话。打情骂俏的话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八回:“雯青本是花月总持、风流教主,风俏语,从不让人。”
* 第二个字是言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