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马的成语 (185个)

21

劳倦

成语拼音:
ān mǎ láo juàn
成语解释: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劳倦,昨夜心痛病发。”
22

劳困

成语拼音:
ān mǎ láo kùn
成语解释: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皆因老夫年纪高大,鞍劳困之故。”
23

素车

成语拼音:
bái mǎ sù chē
成语解释:
素车:白色丧车。驾白,乘素车。传说伍子胥被害后化作涛神乘白素车来往于江水里。指钱塘江潮
成语出处:
西汉·司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子婴即系颈以组,白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
24

未动,粮草先行

成语拼音:
bīng mǎ wèi dòng,liáng cǎo xiān xíng
成语解释:
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成语出处:
林占财《森林中的远征》:“是的,‘兵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以来用兵的老规矩,你们没有粮食怎么走这么远的路!”
25

香车

成语拼音:
bǎo mǎ xiāng chē
成语解释:
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指考究的车骑。
成语出处:
唐 沈佺期《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宝香车清渭滨,红桃碧柳禊堂春。”
26

辐辏

成语拼音:
chē mǎ fú còu
成语解释:
辐辏:形容人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车毂上一样。指车集聚拥挤。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两旁歧途曲巷中,有无数的车辐辏,冠盖飞扬,人往人来,十分热闹。”
27

骈阗

成语拼音:
chē mǎ pián tián
成语解释:
聚集很多。形容非常热闹。
成语出处:
唐 杨炯《晦日药园诗序》:“衣冠杂沓,出城阙面盘游;车骈阗,俯河滨而帐饮。”
28

如龙

成语拼音:
chē mǎ rú lóng
成语解释:
像游龙。形容车往来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
成语出处:
唐·王勃《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风烟匝地,车如龙。”
29

试剑

成语拼音:
chi ma shi jian
成语解释:
舞剑。指讲习武事。驰:快跑。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上》:“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试剑。”
30

填门

成语拼音:
chē mǎ tián mén
成语解释:
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同“车盈门”。
成语出处:
《北史 拓跋深传》:“是故馀人摄选,车填门;及臣居边,宾游罕至。”
31

成语拼音:
dé mǎ shī mǎ
成语解释:
谓世事多变,得失无常。典出《淮南子·人间训》。
成语出处:
典出《淮南子·人间训》。见“得生灾”。
32

生灾

成语拼音:
dé mǎ shēng zāi
成语解释:
《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无故亡而入胡……居数月,其将胡骏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后以“得生灾”谓因福而得祸。
成语出处:
《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无故亡而入胡……居数月,其将胡骏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33

折足

成语拼音:
dé mǎ shé zú
成语解释:
见“得生灾”。
成语出处:
典出《淮南子·人间训》。见“得生灾”。
34

望北

成语拼音:
dài mǎ wàng běi
成语解释:
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成语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实边》:“且夫人重迁,恋慕坟墓,贤不肖之所同也。……代望北,狐死首丘,边民谨顿,尢恶内留。”
35

不接

成语拼音:
fēng mǎ bù jiē
成语解释:
犹言风牛不相及。
成语出处:
《宋书 隐逸传 王弘之》:“凡祖离送别,必在有情,下官与殷风不接,无缘扈从。”
36

华阳

成语拼音:
fàng mǎ huá yáng
成语解释:
谓不再用兵。
成语出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四》:“武王伐纣,天下既定,王巡岳渎,放华阳,散牛桃林,即此处也,其中多野。”
37

成语拼音:
fēng mǎ niú
成语解释:
风:放逸,走失。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同“风牛不相及”。
成语出处: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 盗侠》:“唐责之:‘某与公风牛耳,不意盱眙相遇,实慕君子,何至驺卒不若也。’”
38

掉嘴

成语拼音:
huā mǎ diào zuǐ
成语解释:
花言巧语地耍嘴皮子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你不用和我花掉嘴的!咱们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你别糊涂油蒙了心,打量我们不知你府上的事呢!”
39

功绩

成语拼音:
hàn mǎ gōng jì
成语解释:
:战奔驰出汗。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精忠记·闻讣》:“感皇恩宠锡无穷,端不负汗功绩。”
40

之友

成语拼音:
zhú mǎ zhī yǒu
成语解释:
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成语出处:
《晋书 殷浩传》:“少时吾与浩共骑竹,我弃去,浩辄取之。”
* 第二个字是马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