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马的成语 (185个)

41

香车

成语拼音:
bǎo mǎ xiāng chē
成语解释:
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指考究的车骑。
成语出处:
唐 沈佺期《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宝香车清渭滨,红桃碧柳禊堂春。”
42

辐辏

成语拼音:
chē mǎ fú còu
成语解释:
辐辏:形容人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车毂上一样。指车集聚拥挤。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两旁歧途曲巷中,有无数的车辐辏,冠盖飞扬,人往人来,十分热闹。”
43

骈阗

成语拼音:
chē mǎ pián tián
成语解释:
聚集很多。形容非常热闹。
成语出处:
唐 杨炯《晦日药园诗序》:“衣冠杂沓,出城阙面盘游;车骈阗,俯河滨而帐饮。”
44

如龙

成语拼音:
chē mǎ rú lóng
成语解释:
像游龙。形容车往来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
成语出处:
唐·王勃《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风烟匝地,车如龙。”
45

试剑

成语拼音:
chi ma shi jian
成语解释:
舞剑。指讲习武事。驰:快跑。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上》:“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试剑。”
46

盈门

成语拼音:
chē mǎ yíng mén
成语解释:
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
成语出处:
明·谢谠《四喜记·乡荐荣欢》:“看连翩车盈门,总不比旧是庭院。”
47

虎眼

成语拼音:
dǎ mǎ hu yǎn
成语解释:
故意装糊涂蒙骗人。
成语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待了会儿,他把钱拿起来:‘三十?别打虎眼!’”
48

成语拼音:
dé mǎ shī mǎ
成语解释:
谓世事多变,得失无常。典出《淮南子·人间训》。
成语出处:
典出《淮南子·人间训》。见“得生灾”。
49

生灾

成语拼音:
dé mǎ shēng zāi
成语解释:
《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无故亡而入胡……居数月,其将胡骏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后以“得生灾”谓因福而得祸。
成语出处:
《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无故亡而入胡……居数月,其将胡骏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50

折足

成语拼音:
dé mǎ shé zú
成语解释:
见“得生灾”。
成语出处:
典出《淮南子·人间训》。见“得生灾”。
51

望北

成语拼音:
dài mǎ wàng běi
成语解释:
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成语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实边》:“且夫人重迁,恋慕坟墓,贤不肖之所同也。……代望北,狐死首丘,边民谨顿,尢恶内留。”
52

不接

成语拼音:
fēng mǎ bù jiē
成语解释:
犹言风牛不相及。
成语出处:
《宋书 隐逸传 王弘之》:“凡祖离送别,必在有情,下官与殷风不接,无缘扈从。”
53

后炮

成语拼音:
fàng mǎ hòu pào
成语解释:
比喻事情已过去才发议论
成语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9回:“人已死了,在这里放后炮,可是迟了。”
54

华阳

成语拼音:
fàng mǎ huá yáng
成语解释:
谓不再用兵。
成语出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四》:“武王伐纣,天下既定,王巡岳渎,放华阳,散牛桃林,即此处也,其中多野。”
55

轻裘

成语拼音:
féi mǎ qīng qiú
成语解释:
裘:皮衣。骑的是好;穿的是裘衣。形容生活豪华奢侈。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衣轻裘。”
56

云车

成语拼音:
fēng mǎ yún chē
成语解释:
指神灵的车
成语出处:
唐 柳宗元《雷塘祷雨文》:“风云车,肃焉徘徊。”
57

放牛

成语拼音:
guī mǎ fàng niú
成语解释:
把作战用的牛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成语出处: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58

娴熟

成语拼音:
gōng mǎ xián shú
成语解释:
十分熟练拉弓射箭与术。指人善于骑射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若得此人,可以攻打贼巢。更兼他深通武艺,弓娴熟。”
59

掉嘴

成语拼音:
huā mǎ diào zuǐ
成语解释:
花言巧语地耍嘴皮子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你不用和我花掉嘴的!咱们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你别糊涂油蒙了心,打量我们不知你府上的事呢!”
60

之友

成语拼音:
zhú mǎ zhī yǒu
成语解释:
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成语出处:
《晋书 殷浩传》:“少时吾与浩共骑竹,我弃去,浩辄取之。”
* 第二个字是马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