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马的成语 (185个)

61

劳倦

成语拼音:
ān mǎ láo juàn
成语解释: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劳倦,昨夜心痛病发。”
62

劳困

成语拼音:
ān mǎ láo kùn
成语解释: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皆因老夫年纪高大,鞍劳困之故。”
63

劳神

成语拼音:
ān mǎ láo shén
成语解释:
见“鞍劳顿”。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也未见胜败,众位尊兄,鞍劳神不易。”
64

后炮

成语拼音:
fàng mǎ hòu pào
成语解释:
比喻事情已过去才发议论
成语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9回:“人已死了,在这里放后炮,可是迟了。”
65

华阳

成语拼音:
fàng mǎ huá yáng
成语解释:
谓不再用兵。
成语出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四》:“武王伐纣,天下既定,王巡岳渎,放华阳,散牛桃林,即此处也,其中多野。”
66

成语拼音:
fēng mǎ niú
成语解释:
风:放逸,走失。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同“风牛不相及”。
成语出处: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 盗侠》:“唐责之:‘某与公风牛耳,不意盱眙相遇,实慕君子,何至驺卒不若也。’”
67

轻裘

成语拼音:
féi mǎ qīng qiú
成语解释:
裘:皮衣。骑的是好;穿的是裘衣。形容生活豪华奢侈。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衣轻裘。”
68

云车

成语拼音:
fēng mǎ yún chē
成语解释:
指神灵的车
成语出处:
唐 柳宗元《雷塘祷雨文》:“风云车,肃焉徘徊。”
69

放牛

成语拼音:
guī mǎ fàng niú
成语解释:
把作战用的牛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成语出处: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70

声色

成语拼音:
gǒu mǎ shēng sè
成语解释:
良犬、骏、音乐、女色。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成语出处:
宋·张孝祥《宣州新建御书阁记》:“谓虽极天下之贵,而退朝燕息,从容娱乐者,独在于是,狗声色技巧之奉,不皇及也。”
71

娴熟

成语拼音:
gōng mǎ xián shú
成语解释:
十分熟练拉弓射箭与术。指人善于骑射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若得此人,可以攻打贼巢。更兼他深通武艺,弓娴熟。”
72

之心

成语拼音:
gǒu mǎ zhī xīn
成语解释:
像犬一样对主人忠心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汲黯传》:“臣常有狗之心。”
73

掉嘴

成语拼音:
huā mǎ diào zuǐ
成语解释:
花言巧语地耍嘴皮子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你不用和我花掉嘴的!咱们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你别糊涂油蒙了心,打量我们不知你府上的事呢!”
74

功绩

成语拼音:
hàn mǎ gōng jì
成语解释:
:战奔驰出汗。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精忠记·闻讣》:“感皇恩宠锡无穷,端不负汗功绩。”
75

呼牛

成语拼音:
hū mǎ hū niú
成语解释:
呼:称呼。叫我牛也好,叫我也好,我不在乎
成语出处:
明·冯惟敏《耍孩儿·十自由》:“论理法难听受,总不如装聋塞耳,一任他呼呼牛。”
76

之功

成语拼音:
hàn mǎ zhī gōng
成语解释:
谓战功。
成语出处: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遂良出自草茅,无汗之功,蒙先帝殊遇,以有今日。”
77

之劳

成语拼音:
hàn mǎ zhī láo
成语解释:
①指征战的劳苦。亦指战功。②指用运输的劳累。
成语出处:
《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78

碧鸡

成语拼音:
jīn mǎ bì jī
成语解释:
:金山;碧鸡:碧鸡山。古人作为祥瑞的征兆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碧鸡之神,可蘸祭而致,于是遣谏大夫王褒使持节而求之。”
79

襟牛

成语拼音:
jū mǎ jīn niú
成语解释:
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牛”。
成语出处: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牛而襟裾。”
80

之友

成语拼音:
zhú mǎ zhī yǒu
成语解释:
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成语出处:
《晋书 殷浩传》:“少时吾与浩共骑竹,我弃去,浩辄取之。”
* 第二个字是马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