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多惊雁火”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江多惊雁火”出自明代高启的《答陈则见寄》,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āng duō jīng yàn huǒ,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江多惊雁火”全诗

《答陈则见寄》
何由慰远思,独咏寄来诗。
行路方难日,清秋欲尽时。
江多惊雁火,树少宿鸟枝。
早晚如相见,应怜有鬓丝。

分类:

作者简介(高启)

高启头像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答陈则见寄》高启 翻译、赏析和诗意

《答陈则见寄》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何由慰远思,独咏寄来诗。
行路方难日,清秋欲尽时。
江多惊雁火,树少宿鸟枝。
早晚如相见,应怜有鬓丝。

诗意:
这首诗词是高启回答陈则见寄来的信件所作。诗人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并以诗歌作为回应。他描述了行路的艰辛,以及秋天即将结束的时刻。江上飞过的雁群惊起了火光,树上的枝条上却少有宿鸟停歇。诗人希望能早日与朋友相见,共度时光,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年华老去的关切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行路的艰辛和秋天即将结束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江上惊起的雁群和树上少有的宿鸟,形象地描绘了孤寂和离别的情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早日与朋友相见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年华老去的关切之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江多惊雁火”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á chén zé jiàn jì
答陈则见寄

hé yóu wèi yuǎn sī, dú yǒng jì lái shī.
何由慰远思,独咏寄来诗。
xíng lù fāng nán rì, qīng qiū yù jǐn shí.
行路方难日,清秋欲尽时。
jiāng duō jīng yàn huǒ, shù shǎo sù niǎo zhī.
江多惊雁火,树少宿鸟枝。
zǎo wǎn rú xiāng jiàn, yīng lián yǒu bìn sī.
早晚如相见,应怜有鬓丝。

“江多惊雁火”平仄韵脚

拼音:jiāng duō jīng yàn huǒ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哿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江多惊雁火”的相关诗句

“江多惊雁火”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江多惊雁火”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江多惊雁火”出自高启的 《答陈则见寄》,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