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公未是真知己”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贺公未是真知己”出自宋代刘克庄的《杂咏七言二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è gōng wèi shì zhēn zhī jǐ,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贺公未是真知己”全诗

《杂咏七言二首》
清禁已无莲炬分,名山尚欠草鞋缘。
贺公未是真知己,却唤诗仙作谪仙。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杂咏七言二首》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杂咏七言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禁已无莲炬分,
名山尚欠草鞋缘。
贺公未是真知己,
却唤诗仙作谪仙。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自身境遇的感慨和思考。诗中通过对禁令的清除、名山的荒凉、贺公的不了解以及将诗仙称作谪仙等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对现实的触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清禁已无莲炬分"意味着禁令被废除,以前的明亮灯火不再存在,暗示着时代的变迁。"名山尚欠草鞋缘"一句表达了名山的荒凉和寂寞,暗示着尘世的冷落。接下来的"贺公未是真知己"表达了作者对贺公的失望,贺公并不是真正了解作者的知己。最后一句"却唤诗仙作谪仙"以一种讽刺的口吻,将诗仙称作被贬谪的仙人,暗示了诗人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

整首诗词通过对禁令、名山、知己和诗仙等形象的运用,折射出作者内心对时代变迁、名利虚华和人际关系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思考。虽然字数不多,但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含蓄的意象,传达出作者深刻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贺公未是真知己”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á yǒng qī yán èr shǒu
杂咏七言二首

qīng jìn yǐ wú lián jù fēn, míng shān shàng qiàn cǎo xié yuán.
清禁已无莲炬分,名山尚欠草鞋缘。
hè gōng wèi shì zhēn zhī jǐ, què huàn shī xiān zuò zhé xiān.
贺公未是真知己,却唤诗仙作谪仙。

“贺公未是真知己”平仄韵脚

拼音:hè gōng wèi shì zhēn zhī jǐ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贺公未是真知己”的相关诗句

“贺公未是真知己”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贺公未是真知己”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贺公未是真知己”出自刘克庄的 《杂咏七言二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