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绶着身”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何须绶着身”出自宋代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龚胜》,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xū shòu zhe shē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

“何须绶着身”全诗

《杂咏一百首·龚胜》
已设床临牖,何须绶着身
遂令移鼎贼,知愧饰巾人。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杂咏一百首·龚胜》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杂咏一百首·龚胜》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已设床临牖,何须绶着身。
遂令移鼎贼,知愧饰巾人。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人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寓言的方式,通过象征意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道德沦丧和伪善现象的批判。

首句“已设床临牖,何须绶着身”暗喻一个人已经设定好了床位,准备好了睡觉,为什么还要系着腰带。这里的“床”可以理解为个人的舒适圈,而“绶着身”则象征社会地位和虚荣心的追求。作者在这句诗中提醒人们不要追求虚浮的物质享受和外在形象,而应该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真正的品德。

接着的两句“遂令移鼎贼,知愧饰巾人”进一步加强了作者的观点。这里的“移鼎贼”指的是贪官污吏,他们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迁移国家的权力和财富,破坏社会秩序。而“饰巾人”则指那些只注重外表和虚假修饰的人,他们追求的是虚荣和表面的光鲜,而忽视了内在的真实和品德的培养。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虚伪和伪善现象的不满,以及对高尚品德追求的呼唤。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诗人以直观生动的方式传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引发读者对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何须绶着身”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á yǒng yī bǎi shǒu gōng shèng
杂咏一百首·龚胜

yǐ shè chuáng lín yǒu, hé xū shòu zhe shēn.
已设床临牖,何须绶着身。
suì lìng yí dǐng zéi, zhī kuì shì jīn rén.
遂令移鼎贼,知愧饰巾人。

“何须绶着身”平仄韵脚

拼音:hé xū shòu zhe shēn
平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何须绶着身”的相关诗句

“何须绶着身”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何须绶着身”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何须绶着身”出自刘克庄的 《杂咏一百首·龚胜》,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