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飒已凉”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庭前飒已凉”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新秋》,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íng qián sà yǐ liá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庭前飒已凉”全诗

《新秋》
西风飘一叶,庭前飒已凉
风池明月水,衰莲白露房。
其奈江南夜,绵绵自此长。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新秋》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新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风吹动一片叶,庭前的飒爽已经凉。
风池中明亮的月光照耀水面,凋谢的莲花在白露中苍白。
然而,这江南的夜晚却长久地延续着,悠悠地流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以及作者对秋天的感受和思考。诗中通过描写西风吹动一片叶子和庭院的凉爽,表现了秋天初至的迹象。风池中明亮的月光照耀在水面上,凋谢的莲花在白露中苍白,暗示着秋天的凋零和寂寞。然而,尽管夜晚长久地延续着,江南的秋夜却仍然绵绵不绝,如此之长,似乎无法结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现了白居易对秋天的独特感悟。诗人通过描绘西风吹动一片叶子和庭院的凉爽氛围,将读者带入到秋天的氛围中。风池中明亮的月光和凋谢的莲花在白露中的苍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秋天的凄凉和寒冷。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秋夜的感叹和思考,夜晚的长久延续似乎象征着一种无法解脱的情感或境遇。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表现了秋天的凄凉之美。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秋天的感慨和沉思,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这首诗词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展示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庭前飒已凉”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īn qiū
新秋

xī fēng piāo yī yè, tíng qián sà yǐ liáng.
西风飘一叶,庭前飒已凉。
fēng chí míng yuè shuǐ, shuāi lián bái lù fáng.
风池明月水,衰莲白露房。
qí nài jiāng nán yè, mián mián zì cǐ zhǎng.
其奈江南夜,绵绵自此长。

“庭前飒已凉”平仄韵脚

拼音:tíng qián sà yǐ liáng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庭前飒已凉”的相关诗句

“庭前飒已凉”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庭前飒已凉”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庭前飒已凉”出自白居易的 《新秋》,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