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迈杂篇六首》 黄庭坚

村落人家桃李枝,无言气味亦依依。
可怜憔悴蓬蒿底,蜂蝶不知春又归。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行迈杂篇六首》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行迈杂篇六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村落人家桃李枝,
无言气味亦依依。
可怜憔悴蓬蒿底,
蜂蝶不知春又归。

中文译文:
村落中的人家桃李的枝条,
虽然没有言语,但气味依然浓郁。
可怜的是那些衰弱的蓬草底下,
蜜蜂和蝴蝶不知道春天又回来了。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村庄的春天景象。村落的人家里桃李树枝繁茂,虽然没有语言表达,但仍然透露着芬芳的气息。然而,憔悴的蓬草底下,蜜蜂和蝴蝶并不知道春天已经到来。

赏析:
黄庭坚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春天的景象。他通过描写村落中的桃李树枝,表达了春天的到来。桃李树枝象征着春天的繁荣和生机,而它们无言的气味又强烈地传达着春天的信息。然而,诗中的蓬草底下却显得憔悴,蜜蜂和蝴蝶不知道春天已经归来,这暗示了人们对于春天的渴望和期待,但却与现实的荒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以简短的文字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的敏感和对春天的向往。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于春天生机勃发的期盼,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对于自然的无奈。这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受,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韵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行迈杂篇六首》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xíng mài zá piān liù shǒu
行迈杂篇六首

cūn luò rén jiā táo lǐ zhī, wú yán qì wèi yì yī yī.
村落人家桃李枝,无言气味亦依依。
kě lián qiáo cuì péng hāo dǐ, fēng dié bù zhī chūn yòu guī.
可怜憔悴蓬蒿底,蜂蝶不知春又归。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行迈杂篇六首》专题为您介绍行迈杂篇六首古诗,行迈杂篇六首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