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疏堂》 曾几

芗林未置身,泛宅先入手。
二疏归来时,能似今日否。
分类:

作者简介(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企疏堂》曾几 翻译、赏析和诗意

《企疏堂》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芗林未置身,
泛宅先入手。
二疏归来时,
能似今日否。

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诗的开头描述了作者曾经未曾到达过芗林(一个地名),却先入手泛宅(指家宅)的情况。这里的芗林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想的境地,代表着作者对于一种美好的归宿或理想状态的向往。泛宅则是指在自己的家中安顿下来,开始居住和经营。

第二句表达了作者曾经离开芗林一段时间后归来的心情。二疏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离开、远离的意思。作者在离开芗林一段时间后,回归原地,思考当下与过去的状态是否相似。

整首诗词通过描述作者对于某种理想状态的向往和对现实状态的反思,表达了一种对于人生归宿和境遇的思考。诗中的芗林可以被视为个人内心深处的理想境地,而泛宅则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的日常琐事和安定。作者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离开和归来后,对于现实和理想的对比产生了思考,诗词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作者的疑问和思考。

整首诗词简洁而含蓄,通过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常常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理想境地的渴望,并呈现出对于人生归宿和现实境遇的思考和质疑。同时,诗词使用了芗林和泛宅这样的富有意象的词语,增加了诗意的丰富性,使诗词更具有感染力和深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企疏堂》曾几 拼音读音参考

qǐ shū táng
企疏堂

xiāng lín wèi zhì shēn, fàn zhái xiān rù shǒu.
芗林未置身,泛宅先入手。
èr shū guī lái shí, néng shì jīn rì fǒu.
二疏归来时,能似今日否。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企疏堂》专题为您介绍企疏堂古诗,企疏堂曾几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