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方岳

适禁乐令春哑,先办秋治社聋。
银胜鬓毛班白,琼丝菜缕青红。
分类:

作者简介(方岳)

方岳头像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立春》方岳 翻译、赏析和诗意

《立春》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和寓意。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刚刚开始,禁止欢乐的法令使得春天变得沉默,但秋天的丰收和社会的治理已经开始了。白发如银,头发逐渐变白;丝线如琼,蔬菜的茎叶逐渐变得青红。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立春时节的特点和意义。春天是一年中开始的季节,它标志着寒冷的冬天逐渐远去,大地复苏,万物开始生长。然而,在这个时候,法令禁止了欢乐和娱乐活动,使得春天变得安静而寂寥。这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秩序和规范的重视,以及对于农耕生产的关注。

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述,强调了立春与秋收和社会治理的关联。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人们在这个时候努力工作,收获农作物,为冬天储备食物。社会的治理也在这个时候开始,以确保秩序和稳定。这种对秋天的提及,暗示了立春时节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开始,更是一个对过去努力的回顾和对未来希望的展望。

诗中的形象描写也很生动。白发如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们年龄的增长,而琼丝菜缕的青红色则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和勃勃生机。这些形象的运用,使得诗词更加丰富多彩,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立春》通过对春天、秋天和社会治理的描绘,表达了立春时节的意义和特点。它呈现了春天的沉默与秋天的丰收,展示了社会秩序与农耕生产的关联。通过形象描写,诗人创造了生动的画面,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这首诗词既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现实,又展示了诗人对于春天和农耕生活的独特感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立春》方岳 拼音读音参考

lì chūn
立春

shì jìn lè lìng chūn yǎ, xiān bàn qiū zhì shè lóng.
适禁乐令春哑,先办秋治社聋。
yín shèng bìn máo bān bái, qióng sī cài lǚ qīng hóng.
银胜鬓毛班白,琼丝菜缕青红。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立春》专题为您介绍立春古诗,立春方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