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底流的诗词(1058首)

41 《相和歌辞·蛾眉怨》 唐·王翰

君不见宜春苑中九华殿,飞阁连连直如发。
白日全含朱鸟窗,流云半入苍龙阙。
宫中彩女夜无事,学凤吹箫弄清越。

42 《杂曲歌辞·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抒情

43 《在陇头哭潘学士》 唐·褚亮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恸君。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转蓬飞不息,悲松断更闻。
谁能驻征马,回首望孤坟。

44 《过东山谷口》 唐·卢照邻

不知名利险,辛苦滞皇州。
始觉飞尘倦,归来事绿畴。
桃源迷处所,桂树可淹留。
迹异人间俗,禽同海上鸥。

45 《孤松篇》 唐·刘希夷

蚕月桑叶青,莺时柳花白。
澹艳烟雨姿,敷芬阳春陌。
如何秋风起,零落从此始。
独有南涧松,不叹东流水。

46 《秋日题汝阳潭壁》 唐·刘希夷

独坐秋阴生,悲来从所适。
行见汝阳潭,飞萝蒙水石。
悬瓢木叶上,风吹何历历。
幽人不耐烦,振衣步闲寂。

47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首》 唐·张均

远水沉西日,寒沙聚夜鸥。
平湖乘月满,飞棹接星流。
黄叶鸣凄吹,苍葭扫暗洲。
愿移沧浦赏,归待颍川游。

48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首》 唐·张均

远水沉西日,寒沙聚夜鸥。
平湖乘月满,飞棹接星流。
黄叶鸣凄吹,苍葭扫暗洲。
愿移沧浦赏,归待颍川游。

49 《夜宴安乐公主宅》 唐·卢藏用

侯家主第一时新,上席华年不惜春。
珠釭缀日那知夜,玉斝流霞畏底晨。

50 《海上作》 唐·宋务光

旷哉潮汐池,大矣乾坤力。
浩浩去无际,沄沄深不测。
崩腾翕众流,泱漭环中国。
鳞介错殊品,氛霞饶诡色。

51 《闺怨二首》 唐·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动君。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52 《与诸公游济渎泛舟》 唐·李颀

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
洑泉数眼沸,平地流清通。
皇帝崇祀典,诏书视三公。
分官祷灵庙,奠璧沉河宫。

53 《江南曲四首》 唐·储光羲

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
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逐流牵荇叶,缘岸摘芦苗。
为惜鸳鸯鸟,轻轻动画桡。

组诗山水写人爱情生活

54 《送乔判官赴福州》 唐·刘长卿

扬帆向何处,插羽逐征东。
夷落人烟迥,王程鸟路通。
江流回涧底,山色聚闽中。
君去凋残后,应怜百越空。

55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唐·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咏物柳树

56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唐·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57 《送杜越江佐觐省往新安江》 唐·刘长卿

去帆楚天外,望远愁复积。
想见新安江,扁舟一行客。
清流数千丈,底下看白石。
色混元气深,波连洞庭碧。

58 《古蛾眉怨》 唐·王翰

君不见宜春苑中九华殿,飞阁连连直如发。
白日全含朱鸟窗,流云半入苍龙阙。
宫中彩女夜无事,学凤吹箫弄清越。

乐府神话抒情

59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唐·孟浩然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60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唐·孟浩然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 关于底流的诗词 描写底流的诗词 带有底流的诗词 包含底流的古诗词(105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