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常考易错成语 (386个)

201

精益求精

成语拼音:
jīng yì qiú jīng
成语解释:
精:完美;益:更加。已经十分美好了;还要求更加美好。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没有止境。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 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202

记忆犹新

成语拼音:
jì yì yóu xīn
成语解释:
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成语出处:
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友存者十无一二。”
203

卷帙浩繁

成语拼音:
juàn zhì hào fán
成语解释:
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6回:“卷帙浩繁,也恐一时纸价腾贵,赀力不给。”
204

扣人心弦

成语拼音:
kòu rén xīn xián
成语解释: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成语出处:
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205

狼狈不堪

成语拼音:
láng bèi bù kān
成语解释:
狼狈:疲惫、窘迫的样子;堪:忍受。指困顿窘迫的样子。
成语出处:
宋 朱熹《与政府札子》:“风痰大作,头目旋晕,几欲僵卧,今已累日,精神愈见昏慢,委是狼狈不堪。”
206

屡见不鲜

成语拼音:
lǚ jiàn bù xiān
成语解释:
屡:多次;鲜:新奇。多次见到就不觉得新奇了。也作“数(shuò;屡次)见不鲜。”
成语出处:
鲁迅《而已集 略谈香港》:“第二条是‘搜身’的纠葛,在香港屡见不鲜。”
207

流离失所

成语拼音:
liú lí shī suǒ
成语解释:
流离:流落;失散;失所:失去住所。流落离散;无处安身。
成语出处:
《金史 完颜匡传》:“今已四月,农事已晚,边民连岁流离失所,扶携道路,即望复业,过此农时,遂失一岁之望。”
208

流连忘返

成语拼音:
liú lián wàng fǎn
成语解释:
流连:留恋;舍不得离开。返:回;归。指沉迷于游乐而忘归。后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从流下而忘返谓之流,从流上而忘返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茺,乐酒无厌谓之亡。”
209

碌碌无为

成语拼音:
lù lù wú wéi
成语解释:
碌碌:平庸的样子。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成语出处: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21章:“我早就这样想: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不如壮烈去死!”
210

两全其美

成语拼音:
liǎng quán qí měi
成语解释:
全:顾全;在全;美:美好;美满。做一件事圆满地照顾到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司徒,你若肯与了我呵,堪可两全其美也。”
211

妙笔生花

成语拼音:
miào bǐ shēng huā
成语解释:
生花:长出花朵。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成语出处:
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212

麻木不仁

成语拼音:
má mù bù rén
成语解释: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天下作女孩儿的,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外,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
213

明眸善睐

成语拼音:
míng móu shàn lài
成语解释:
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灵活。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214

默默无闻

成语拼音:
mò mò wú wén
成语解释: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成语出处:
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215

梦寐以求

成语拼音:
mèng mèi yǐ qiú
成语解释:
寐:睡着。睡觉做梦时都在追求。形容期望或追求的迫切。
成语出处:
《诗经 周南 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216

茅塞顿开

成语拼音:
máo sè dùn kāi
成语解释: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开通了。形容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着;现在一下开窍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217

冥思苦想

成语拼音:
míng sī kǔ xiǎng
成语解释:
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成语出处:
张东林《古城春色》第二部:“刘谊辉把烟头丢到地上,冥思苦想,搜破脑袋也想不出个十全十美的办法来。”
218

妙手偶得

成语拼音:
miào shǒu ǒu dé
成语解释:
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成语出处:
宋·陆游《文章》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219

满载而归

成语拼音:
mǎn zài ér guī
成语解释:
满:满满地;载:装载;归:返回。东西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也作“捆载而归”或“满车而归”。
成语出处:
宋 倪思《经鉏堂杂志》:“里有善干谒者,徒有而出,满载而归,里人无不羡之。”
220

名正言顺

成语拼音: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成语解释:
名正:名义或名分正当;言顺:道理讲得通。指名分或名义正当说起话来便顺理;逆理也讲得通。亦泛指做事有充分正当的理由。
成语出处:
春秋 孔子《论语 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中考常考易错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