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同的成语 (7个)

1

声之应

成语拼音:
tóng shēng zhī yìng
成语解释:
应:应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成语出处:
朱自清《白采的诗——羸疾者的爱》:“这里深入显出的工夫,使这样奇异的主人公能与我们亲近,让我们逐渐的了解他,原谅他,最后他作声之应。”
2

琴瑟

成语拼音:
qín sè hé tóng
成语解释:
琴瑟:两种弦乐器名。琴瑟合奏时声音非常谐。比喻夫妻关系
成语出处:
元·乔吉《扬州梦》第二折:“再不趁蝶使蜂媒厮断送,再不信怪友狂朋厮搬弄,但能够鱼水相逢琴瑟。”
3

超世绝伦

成语拼音:
chāo shì jué lún
成语解释:
超出世人辈。汉·蔡邕《陈寔碑》:“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颖川陈君,超世绝伦。”亦作“超类绝伦”。明·李贽《焚书·书答·答耿司寇》:“故使克明即不中举,即不中进士,即不作大官,亦当为天地间有数奇品,超类绝伦,而可以公眼前蹊径限之欤?”亦作“轶群绝类”。宋
成语出处:
汉·蔡邕《陈寔碑》:“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颖川陈君,超世绝伦。”
4

口耳并重

成语拼音:
kǒu ěr bìng zhòng
成语解释:
对说听的训练等重视。
成语出处:
鲁迅《彷徨·肥皂》:“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
5

逸群绝伦

成语拼音:
yì qún jué lún
成语解释:
指超出世人辈。
成语出处:
《隋书 杨素传》:“处道当逸群绝伦,非常之器,非汝曹所逮也。”
6

而不

成语拼音:
hé ér bù tóng
成语解释:
睦;:苟;无原则地附。与人睦相处;但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苟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君子而不,小人而不。”
7

成语拼音:
hé guāng tóng chén
成语解释:
:一起;混;光:荣耀;尘:尘俗。指把光荣与尘浊样看待。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其光,其尘。”
* 关于和同的成语 形容和同的成语 描述和同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