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比喻物的成语 (695个)

201

播糠眯目

成语拼音:
bō kāng mǐ mù
成语解释:
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夫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
202

拔了萝卜地皮宽

成语拼音:
bá le luó bo dì pí kuān
成语解释:
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去掉。也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成语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51回:“拔了萝卜地皮宽,交他去了,省的他在这里跑兔子一般。”
203

本来面目

成语拼音:
běn lái miàn mù
成语解释:
本来:原来的;面目:面貌。原是佛教用语;指人的本性;后人或事原来的样子。
成语出处:
宋 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
204

本末倒置

成语拼音:
běn mò dào zhì
成语解释:
本:树根;的根本;末:树梢;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成语出处:
金 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番,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205

拔苗助长

成语拼音:
bá miáo zhù zhǎng
成语解释:
违反事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成语出处:
郭沫若《雄鸡集 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叫做‘拔苗助长’。结果被拔起的苗不仅不能成长,反而枯槁了。”
206

半青半黄

成语拼音:
bàn qīng bàn huáng
成语解释:
农作还没有长好,青黄相接。时机还没有成熟。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第一卷:“只为明得不尽,若明得尽,私意自然留不得。若半青半黄,未能透彻,便是尚有渣滓,非所谓真知也。”
207

冰炭不同器

成语拼音:
bīng tàn bù tóng qì
成语解释:
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里。性质不同的事彼此排斥,不能相容。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
208

本同末异

成语拼音:
běn tóng mò yì
成语解释:
本:本原。末:末流。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成语出处:
晋 卢湛《赠刘琨书》:“盖本同末异,杨朱兴哀。”
209

冰消瓦解

成语拼音:
bīng xiāo wǎ jiě
成语解释:
冰消:像冰一样融化;瓦解:指事的崩溃或分裂。像冰融化了;瓦分解一样。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成语出处:
晋 成公绥《云赋》:“于是玄风仰散,归云四旋,冰消瓦解,奕奕翩翩。”
210

陈谷子烂芝麻

成语拼音:
chén gǔ zi làn zhī má
成语解释:
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可是我糊涂了,正经说的话且不说,且说陈谷子烂芝麻的混捣熟。”
211

持蠡测海

成语拼音:
chí lí cè hǎi
成语解释:
蠡:瓠瓢,古代舀水用具。指用瓢来测量海水的深浅多少。用浅薄的眼光去看待高深的事
成语出处:
《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谬持蠡测海,沉挹酒如渑。”
212

采兰赠药

成语拼音:
cǎi lán zèng yào
成语解释:
兰:兰花,花味清香;药:芍药。男女互赠礼,表示相爱。
成语出处:
《诗经 郑风 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213

春暖花开

成语拼音:
chūn nuǎn huā kāi
成语解释:
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形容美丽的景色。得以顺利发展的良好环境或机遇。
成语出处: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214

残山剩水

成语拼音:
cán shān shèng shuǐ
成语解释:
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也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
成语出处:
宋 范成大《万景楼》诗:“残山剩水不知数,一一当楼供胜绝。”
215

寸铁杀人

成语拼音:
cùn tiě shā rén
成语解释:
一寸长的短兵器即可以杀人。主要是在于精而不是在于多。
成语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七卷:“譬如人载一车兵器,弄了一件,又取出一件来弄,便不是杀人手段;我则只有寸铁,便可杀人。”
216

撮盐入火

成语拼音:
cuō yán rù huǒ
成语解释:
撮:以指取。盐一放在火里就爆裂。性情急躁。
成语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待去呵,小姐性儿撮盐入火。”
217

粗枝大叶

成语拼音:
cū zhī dà yè
成语解释:
原指花草树木的枝茎粗壮。原简略或概括。现多指工作粗糙;做事不认真、不细致;不研究事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又不周密、不详细或粗略的轮廓。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8卷:“《书序》恐不是孔安国做,汉文粗枝大叶,今《书序》细腻,只似六朝时文字。”
218

洞察秋毫

成语拼音:
dòng chá qiū háo
成语解释:
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极其细小的事。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都能看得很清楚。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219

电光石火

成语拼音:
diàn guāng shí huǒ
成语解释:
像闪电的光;燧石的火那样一闪即过。很快消失。也形容速度极快。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雪峰存禅师法嗣 保福从展禅师》:“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构得构不得,未免丧身失命。”
220

登高一呼

成语拼音:
dēng gāo yī hū
成语解释:
有影响的人发出倡议。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他在外面登高而呼,只怕还容易些。”
* 关于比喻物的成语 形容比喻物的成语 描述比喻物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