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比喻物的成语 (695个)

161

续凫断鹤

成语拼音:
xù fú duàn hè
成语解释:
违失事本性,欲益反损。
成语出处:
《庄子 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162

续凫截鹤

成语拼音:
xù fú jié hè
成语解释:
违失事本性,欲益反损。
成语出处:
语出《庄子 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163

小器易盈

成语拼音:
xiǎo qì yì yíng
成语解释:
盈:满。器小,容易满。原指酒量小。后器量狭小,容易自满。
成语出处:
汉 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小器易盈,先取沉顿。”
164

续鹜短鹤

成语拼音:
xù wù duǎn hè
成语解释:
违失事本性,欲益反损。
成语出处:
语出《庄子 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165

星星之火

成语拼音:
xīng xīng zhī huǒ
成语解释:
一点点小火星。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多新兴的革命力量。
成语出处:
明 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贪黩有司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激而构扇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166

薰莸不同器

成语拼音:
xūn yóu bù tóng qì
成语解释:
薰:香草,善类;莸:臭草,。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个器里。好和坏不能共处。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致思》:“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异类也。”
167

胸有丘壑

成语拼音:
xiōng yǒu qiū hè
成语解释:
丘:山丘;壑:山沟。指绘画、作文时,心中已把握到了深远的意境。也对事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
成语出处:
唐 厉霆《大有诗堂》:“胸中元自有丘壑,盏里何妨对圣贤。”
168

细枝末节

成语拼音:
xì zhī mò jié
成语解释:
细、末:微小。植最细小的枝节。无关紧要的方面或细小的环节。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
169

瞎子摸象

成语拼音:
xiā zǐ mō xiàng
成语解释:
对事一知半解,不对全局作判断。
成语出处:
李劼人《天魔舞》第26章:“不弄清楚,而要判断这经济的总趋势,岂不等于瞎子摸象?”
170

云从龙,风从虎

成语拼音:
yún cóng lóng,fēng cóng hǔ
成语解释:
之间的相互感应
成语出处:
《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睹。”
171

予齿去角

成语拼音:
yǔ chǐ qù jiǎo
成语解释:
谓天生动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无十全十美。
成语出处:
《汉书·董仲舒传》:“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况人乎!”颜师古注:“谓牛无上齿则有角,其余无角者则有上齿。”
172

鸦巢生凤

成语拼音:
yā cháo shēng fèng
成语解释:
乌鸦的窝里生出了凤凰。贫苦人家培养出了才化的人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如何是异类?’显端曰:‘鸦巢生凤。’”
173

月地云阶

成语拼音:
yuè dì yún jiē
成语解释:
指天上。也美好的境界。
成语出处:
唐 牛僧儒《周秦行纪》诗:“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
174

以冠补履

成语拼音:
yǐ guān bǔ lǚ
成语解释:
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补鞋。以贵重品配贱
成语出处:
《汉书·贾谊论》:“履虽鲜不如于枕,冠虽敝不以苴履。”
175

以管窥天

成语拼音:
yǐ guǎn kuī tiān
成语解释:
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从管子里看天。见识非常狭隘;对事的观察;了解很肤浅;很片面。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176

迂回曲折

成语拼音:
yū huí qū zhé
成语解释:
迂回:回旋,环绕。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常发展的曲折性。
成语出处: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打破‘围剿’的过程往往是迂回曲折的,不是径情直遂的。”
177

鹰击毛挚

成语拼音:
yīng jī máo zhì
成语解释:
击:搏击;挚:凶猛。鸷鸟扑击其他动时,羽毛都张着。严酷凶悍。
成语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而纵以鹰击毛挚为治。”
178

一路货色

成语拼音:
yī lù huò sè
成语解释:
一路:同一类。货色:货同一类丑货。
成语出处:
郭澄清《大刀记》第七章:“叫我看,一进了他们这个大染缸,就全变成一路货色了。”
179

鱼龙曼衍

成语拼音:
yú lóng màn yǎn
成语解释:
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杂乱。也变化很多(含贬义)。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剿土匪鱼龙曼衍,开保案鸡犬飞升。”
180

月满则亏

成语拼音:
yuè mǎn zé kuī
成语解释:
月圆则缺。发展到极点则开始衰退。
成语出处: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
* 关于比喻物的成语 形容比喻物的成语 描述比喻物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