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识知的成语 (20个)

1

博闻多

成语拼音:
bó wén duō shí
成语解释:
博:广博;闻:见闻;:学丰富,见闻广博
成语出处:
《魏书 李业兴传》:“博闻多,万门千户,所宜访询。”
2

秀才不出门,全天下事

成语拼音:
xiù cái bù chū mén,quán zhī tiān xià shì
成语解释:
旧时认为有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成语出处:
毛泽东《实践论》:“‘秀才不出门,全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
3

秀才不出门,能天下事

成语拼音:
xiù cái bù chū mén,néng zhī tiān xià shì
成语解释:
秀才:指儒生。指有的人待在家里,也能晓天下的事情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俏皮话·驴辩》:“然则秀才们,看得两卷书,何以便要说:‘秀才不出门,能天下事。’”
4

秀才不出门,而天下事

成语拼音:
xiù cái bù chū mén,ér zhī tiān xià shì
成语解释:
秀才:指儒生。指有的人待在家里,也能晓天下的事情
成语出处:
鲁迅《谚语》:“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门,而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
5

成语拼音:
shí zì zhī shū
成语解释:
谓有文化
成语出处:
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莫说别个,就是阙忠辈呵,一般也貌昂藏,书,怎奈这命低微,执镫随鞭。”
6

成语拼音:
bù shí bù zhī
成语解释:
没有多少。旧喻民风淳朴。
成语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顺帝之则。’”
7

成语拼音:
shí lǐ zhī shū
成语解释:
懂得礼仪,熟诗书。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8回:“此乃罪臣家属,寂没入官,姓木名难儿,温柔贤淑,书,兼通数学。”
8

二五而未于十

成语拼音:
zhī èr wǔ ér wèi shí yú shí
成语解释:
形容只道某一方面,而不道综合全面地看
成语出处:
南朝·梁·刘峻《辩命论》:“同三者,定乎造化,荣辱之境,独曰由人。是二五而未于十。”
9

成语拼音:
zhī qíng shí qù
成语解释:
趣:情趣。懂得人情,善体贴,通达情趣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难得这好人,又忠厚,又老实,又且趣,隐恶扬善,千百中难遇此一人。”
10

成语拼音:
zhī yīn shí qù
成语解释:
趣:情趣。形容朋友间十分了解、意趣相投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你平时那一班同欢同赏,趣的朋友,怎没一个来锲倸你一锲倸?”
* 关于识知的成语 形容识知的成语 描述识知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