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g的成语 (1085个)
-
921
一瓣心香
- 成语拼音:
- yī bàn xīn xiāng
- 成语解释:
- 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用在祝愿)。
- 成语出处:
- 宋 王十朋《行可生日》诗:“祝公寿共诗书久,一瓣心香已敬焚。”
-
922
鹬蚌相争
- 成语拼音: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 成语解释: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成语出处:
- 清 湘灵子《轩亭冤 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
923
鹬蚌相争,渔人获利
- 成语拼音: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rén huò lì
- 成语解释:
-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成语出处:
-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
-
924
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
- 成语拼音: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zuò shōu yú wēng zhī lì
- 成语解释:
-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成语出处:
- 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三回:“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看他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也不为迟呢?”
-
925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成语拼音: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 成语解释:
-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成语出处: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
926
应答如响
- 成语拼音:
- yīng dá rú xiǎng
- 成语解释:
- 对答有如回声。形容答话敏捷流利。
- 成语出处:
- 《北齐书·杜弼传》:“弼幼聪敏……同郡甄琛为定州长史,简试诸生,见而策问,义解闲明,应答如响,大为琛所叹异。”
-
927
应对如响
- 成语拼音:
- yīng duì rú xiǎng
- 成语解释:
- 同“应答如响”。
- 成语出处:
- 《陈书·文学传·岑之敬》:“武帝亲自论难。之敬剖释纵横,应对如响,左右莫不嗟服。”
-
928
异地相逢
- 成语拼音:
- yì dì xiāng féng
- 成语解释:
- 异地:他乡。在他乡相遇。
- 成语出处:
- 唐·李咸用《春日喜逢乡人刘松》诗:“故人不见五春风,异地相逢岳影中。”
-
929
有福同享
- 成语拼音:
- yǒu fú tóng xiǎng
- 成语解释:
- 幸福来共同分离。
- 成语出处:
-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回:“彼此兄弟,自应有福同享。”
-
930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 成语拼音:
- yǒu fú tóng xiǎng,yǒu huò tóng dāng
- 成语解释:
- 指患难与共,和衷共济。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 成语出处:
- 我们约他做攻守同盟,本想彼此提携,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不料他倒先来沾我们的光了。”
-
931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 成语拼音:
- yǒu fú tóng xiǎng,yǒu nàn tóng dāng
- 成语解释:
- 幸福共同分享,苦难共同分担。指患难与共,和衷共济。
- 成语出处:
- 《官场现形记》第五回:“还有一件:从前老爷有过话,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现在老爷有得升官发财,我们做家人的出了力、赔了钱,只落得一个半途而废。”
-
932
遗风余象
- 成语拼音:
- yí fēng yú xiàng
- 成语解释:
-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和法式。
- 成语出处:
- 宋 司马光《投壶新格》:“古者壶矢之制,揖让之容,今虽阙焉,然其遗风余象犹仿佛也。”
-
933
一个巴掌拍不响
- 成语拼音:
- yī gè bā zhǎng pāi bù xiǎng
- 成语解释:
- 比喻事情不会是单方面引起的。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一个巴掌拍不响’,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恶些。”
-
934
遥呼相应
- 成语拼音:
- yáo hū xiāng yīng
- 成语解释:
- 见“遥相呼应”。
- 成语出处:
- 清·陈忱《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六年》:“蒙古尽驱其家属来攻,父子兄弟,往往遥呼相应,由是人无固志,故所至郡邑皆下。”
-
935
云合响应
- 成语拼音:
- yún hé xiǎng yīng
- 成语解释:
- 犹言云集响应。
- 成语出处:
- 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是云合响应之势,而非可安坐而致也。”
-
936
衣锦还乡
- 成语拼音:
- yì jǐn huán xiāng
- 成语解释: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成语出处:
- 《南史 刘之遴传》:“武帝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会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
937
应接如响
- 成语拼音:
- yìng jiē rú xiǎng
- 成语解释:
- 响:回声。对答有如回声。形容答话敏捷流利
- 成语出处:
- 唐·张说《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昭容两朝专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响。”
-
938
玉减香消
- 成语拼音:
- yù jiǎn xiāng xiāo
- 成语解释:
- 见“玉减香销”。
- 成语出处:
- 元·高栻《集贤宾·怨别》套曲:“这些时,玉减香消添了疾病,冷清清独自孤凄。”
-
939
玉减香销
- 成语拼音:
- yù jiǎn xiāng xiāo
- 成语解释:
- 喻美人的消瘦、萎靡。
- 成语出处:
- 宋·张先《汉宫春》词:“玉减香销,被婵娟误我,临镜装慵。”
-
940
云集响应
- 成语拼音:
- yún jí xiǎng yīng
- 成语解释:
- 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 成语出处:
- 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xiang成语,xiang的成语,带xiang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