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之字的成语 (1982个)

1181

三夫

成语拼音:
sān fū zhī yán
成语解释:
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语本《战国策 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一人又告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成语出处: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一人又告曰:‘曾参杀人。’其母惧……”
1182

伤弓

成语拼音:
shāng gōng zhī niǎo
成语解释: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怕的人。
成语出处:
《晋书 苻生载记》:“伤弓鸟,落于虚发。”
1183

生花

成语拼音:
shēng huā zhī bǐ
成语解释:
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成语出处: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1184

倏忽

成语拼音:
shū hū zhī jiān
成语解释:
倏:忽然,极快地。指极短的时间。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咸,倏忽间,坠于公子乎。”
1185

四海内皆兄弟

成语拼音:
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成语解释:
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四海”指天下,全国。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1186

俟河

成语拼音:
sì hé zhī qīng
成语解释:
俟:等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八年》:“周诗有曰:‘俟河清,人寿几何?’”
1187

水火

成语拼音:
shuǐ huǒ zhī zhōng
成语解释:
水火:比喻灾难。灾难困苦中。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证,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中也。”
1188

隋侯

成语拼音:
suí hóu zhī zhū
成语解释:
隋:古国名。比喻珍贵的物品。
成语出处:
《庄子 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珠,弹千仞雀,世必笑。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淮南子 览冥训》:“譬如隋侯珠,和氏璧,得者富,失者贫。”
1189

随侯

成语拼音:
suí hóu zhī zhū
成语解释:
比喻珍贵的物品
成语出处:
《文士传》:“随侯珠,烛众士好,南垠金,登窈窕首。”
1190

社稷

成语拼音:
shè jì zhī chén
成语解释:
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春秋时对作大国附庸的小国的称谓。指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中矣,是社稷臣也,何以伐为?”
1191

市井

成语拼音:
shì jǐng zhī chén
成语解释:
市井:古时称做买卖的地方。旧指城市里的老百姓。
成语出处:
《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臣,在野曰草莽臣,皆谓庶人。”
1192

衰季

成语拼音:
shuāi jì zhī fēng
成语解释:
衰季:末世。末世的不良风气
成语出处:
宋·苏轼《议学校贡举札子》:“庶几得忠实士,不至蹈衰季风,则天下幸甚。”
1193

丧家

成语拼音:
sàng jiā zhī gǒu
成语解释:
失去靠山,无家可归者或丧失了主子、惶张惊恐,无处投奔者
成语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狗。”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他两个忙忙如丧家狗,急急似漏网鱼。”
1194

松筠

成语拼音:
sōng jūn zhī jié
成语解释:
松与竹材质坚韧,岁寒不凋,因以“松筠节”比喻坚贞的节操。筠,竹。
成语出处:
唐·魏征《隋书·柳庄传》:“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松筠节。”
1195

尸鸠

成语拼音:
shī jiū zhī píng
成语解释:
尸鸠:亦作“鸤鸠”,即布谷鸟,传说它哺育群雏时能平均如一。比喻一视同仁。亦作“尸鸠仁”。
成语出处:
《诗经·曹风·鸤鸠》:“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毛亨传:“鸤鸠养其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平均如一。”
1196

嗜痂

成语拼音:
shì jiā zhī pǐ
成语解释:
嗜:喜爱;痂:疮口结的硬壳;癖:积久的嗜好。原指爱吃疮痂的癖性。后形容怪癖的嗜好。
成语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罗刹海市》:“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癖,举世一辙。”
1197

丧家

成语拼音:
sàng jiā zhī quǎn
成语解释:
失去主人家的狗。比喻失去靠山;无处投奔的人。
成语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7回:“忙忙如丧家犬,急急如漏网鱼。”
1198

社稷

成语拼音:
shè jì zhī qì
成语解释:
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器:人才。国家的栋梁
成语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又称蒋琬》:“蒋琬,社稷器,非百里才也。”
1199

尸鸠

成语拼音:
shī jiū zhī rén
成语解释:
尸鸠:布谷鸟;仁:仁爱。布谷鸟哺育群雏能平均如一。比喻君主能公平对待臣民的仁爱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七子均养者,尸鸠仁也。”
1200

市井

成语拼音:
shì jǐng zhī tú
成语解释:
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5回:“三百余人,皆里巷市井徒,胁肩谄笑辈。”
* 之的成语,带之字的成语,包含之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