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之字的成语 (1982个)
-
1221
绳墨之言
- 成语拼音:
- shéng mò zhī yán
- 成语解释:
- 可以作为准绳、合乎道德圣智的言论。
- 成语出处:
- 战国·宋·庄周《庄子·人间世》:“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
-
1222
司马昭之心
- 成语拼音:
- sī mǎ zhāo zhī xīn
- 成语解释:
-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成语出处: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高贵乡公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
1223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成语拼音:
- sī mǎ zhāo zhī xīn,lù rén jiē zhī
- 成语解释:
-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斐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1224
三年之艾
- 成语拼音:
- sān nián zhī ài
- 成语解释:
-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 成语出处:
-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1225
鼠雀之辈
- 成语拼音:
- shǔ què zhī bèi
- 成语解释:
- 蔑视他人之词。谓鄙陋卑微之徒。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量鼠雀之辈,何足汗刀!”
-
1226
蛇雀之报
- 成语拼音:
- shé què zhī bào
- 成语解释:
- 报:报答。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
- 成语出处:
- 宋·欧阳修《序》:“曾不闻吐珠衔环,效蛇雀之报。”
-
1227
三迁之教
- 成语拼音:
- sān qiān zhī jiào
- 成语解释:
- 汉 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 成语出处:
- 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
-
1228
首丘之念
- 成语拼音:
- shǒu qiū zhī niàn
- 成语解释: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思念故乡或归葬故土之情
- 成语出处:
- 《金史·时青传》:“仆虽偷生寄食他国,首丘之念未尝一日忘之。”
-
1229
首丘之情
- 成语拼音:
- shǒu qiū zhī qíng
- 成语解释: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成语出处:
- 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
1230
松乔之寿
- 成语拼音:
- sōng qiáo zhī shòu
- 成语解释:
- 松乔:神话中仙人赤松子与王子乔。指长生不老。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 魏征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
-
1231
首丘之思
- 成语拼音:
- shǒu qiū zhī sī
- 成语解释: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思念故乡或归葬故土之情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说,况于远处绝域,小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
-
1232
首丘之望
- 成语拼音:
- shǒu qiū zhī wàng
- 成语解释: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思念故乡或归葬故土之情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惠州谢表》:“衰疾交攻,无复首丘之望。”
-
1233
鼠雀之牙
- 成语拼音:
- shǔ què zhī yá
- 成语解释:
- 指争讼之事。
- 成语出处:
- 元·柯丹邱《荆钗记·奸诘》:“学生失于龙蛇之辨,改有鼠雀之牙,抚已多惭,见公甚愧。”
-
1234
水乳之契
- 成语拼音:
- shuǐ rǔ zhī qì
- 成语解释:
- 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 成语出处: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至伏肘腋之间,而为心腹之大患,托水乳之契,而藏钧距之深谋,则不知者或多矣。”
-
1235
十日之饮
- 成语拼音:
- shí rì zhī yǐn
- 成语解释:
- 比喻朋友连日尽情欢聚。
- 成语出处: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
-
1236
杀生之柄
- 成语拼音:
- shā shēng zhī bǐng
- 成语解释:
- 杀:杀戮;生:生存;柄:权力。执掌生死大权
- 成语出处:
- 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传》:“擅杀生之柄,通壅塞之涂,权轻重之数,论得失之道,使远近情伪必见于上,谓之术。”
-
1237
首善之地
- 成语拼音:
- shǒu shàn zhī dì
- 成语解释:
- ①指首都。②最好的地方。
- 成语出处:
- 《汉书·儒林传序》:“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
-
1238
杀身之祸
- 成语拼音:
- shā shēn zhī huò
- 成语解释:
- 自身性命遭杀害的大祸。
- 成语出处: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那知轻举妄动,却有杀身之祸!”
-
1239
菽水之欢
- 成语拼音:
- shū shuǐ zhī huān
- 成语解释:
- 菽:豆类的总称;菽水:指普通的饮食。指供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 成语出处:
-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
1240
生死之交
- 成语拼音:
- shēng sǐ zhī jiāo
- 成语解释:
- 同生共死的交谊。
- 成语出处:
- 元 郑德辉《绉梅香》:“晋公在枪刀险难之中,我父亲挺身赴战,救他一命,身中六枪,因此上与俺父亲结为生死之交。”
* 之的成语,带之字的成语,包含之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