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口字的成语 (397个)

101

玉牙

成语拼音:
jīn kǒu yù yá
成语解释:
金;玉:比喻珍贵。在戏曲和旧小说中;常说皇帝是金玉牙;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能随意更改。现比喻说一不二。也作“金玉言”。
成语出处:
晋 夏侯湛《抵疑》:“今乃金玉音,漠然沉默。”
102

玉音

成语拼音:
jīn kǒu yù yīn
成语解释:
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
成语出处:
晋·夏侯湛《抵疑》:“金玉音,漠然沉默。”
103

御言

成语拼音:
jīn kǒu yù yán
成语解释:
同“金玉音”。
成语出处:
聂绀弩《独夫之最后》:“一个大人物,真像金御言,有鬼神相助似的,说什么就是什么。”
104

玉言

成语拼音:
jīn kǒu yù yán
成语解释:
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朝见天子,拜舞已毕,天子金玉言。”
105

赞誉

成语拼音:
jiāo kǒu zàn yù
成语解释:
交:一齐,同时。异同声地称赞。
成语出处:
唐 韩愈《柳志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们下,交荐誉之。”
106

佶屈聱

成语拼音:
jí qū áo kǒu
成语解释:
佶屈:曲折、不通顺;聱:不顺。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畅达
成语出处:
郭沫若《王阳明礼赞》:“佶屈聱的古书在青年实在不易理解,只徒糜费时日。”
107

金人缄

成语拼音:
jīn rén jiān kǒu
成语解释:
金人:铜制的人。缄:封嘴,指缄默不言。铜人闭不讲话。形容言词谨慎。亦作“金人三缄”。
成语出处: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第三卷:“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108

金舌弊

成语拼音:
jīn shé bì kǒu
成语解释:
金舌:用金子做舌头;弊:破。用金做的舌头,说破了嘴。比喻说话很多,枉费舌。
成语出处:
《荀子·正论》:“金舌弊,犹将无益也。”
109

缄舌闭

成语拼音:
jiān shé bì kǒu
成语解释:
缄舌:闭着嘴。闭着嘴不说话
成语出处:
元·亢文苑《一枝花·为玉叶儿作》:“看别人眼铺眉,笑自己的缄舌闭。”
110

结舌杜

成语拼音:
jié shé dù kǒu
成语解释:
结舌:舌头像打了结子,动弹不得。杜:堵塞。保持缄默,闭不言。形容因恐惧而不敢说话。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骨肉亲属莫不股栗。”
111

结舌钳

成语拼音:
jié shé qián kǒu
成语解释:
结舌:不敢讲话;钳:夹。闭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或指内心恐惧
成语出处:
宋·李纲《答宾劳》:“今子奋身寒苦,遭世隆昌,历金门,上玉堂,载笔螭坳,日侍清光,曾不能结舌钳,循默自守。”
112

街头巷

成语拼音:
jiē tóu xiàng kǒu
成语解释:
巷:胡同。指大街小巷
成语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以贩卖书报盛极一时的各街头巷的小书摊也完全改变模样。”
113

锦心绣

成语拼音:
jǐn xīn xiù kǒu
成语解释:
锦、绣:精美艳丽的丝织品。心里中都像锦绣一样的绚丽多彩。形容文思巧妙;满腹文章;词藻华丽;才华横溢。
成语出处:
唐 柳宗元《乞巧文》:“骈四俪六,锦心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
114

锦胸绣

成语拼音:
jǐn xiōng xiù kǒu
成语解释:
犹言锦心绣
成语出处:
清·湘灵子《轩亭冤》序:“锦胸绣,居然妙绪环生。”
115

家有千,主事一人

成语拼音:
jiā yǒu qiān kǒu,zhǔ shì yī rén
成语解释:
家:家庭;主:主持,掌管。每家不论有多少人,只能有一个人掌管家事。泛指办事都要有为首负责的人
成语出处: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家有千,主事一人。有你男人在场,叫你做什么?走吧走吧!”
116

不二价

成语拼音:
kǒu bù èr jià
成语解释:
谓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
成语出处:
《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不二价,三十余年。”
117

不绝吟

成语拼音:
kǒu bù jué yín
成语解释:
吟:吟咏,背诵。嘴里不停地吟诵。形容学习非常刻苦
成语出处:
《旧唐书·韩愈传》:“先生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118

不应心

成语拼音:
kǒu bù yìng xīn
成语解释:
应:符合。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官人,你昨夜恁般说,却又不应心,做下那事!”
119

碑载道

成语拼音:
kǒu bēi zài dào
成语解释:
碑:众称颂就像文字刻在石碑上;载:充满。群众的称颂一路上都能听得到。形容到处受人称赞。
成语出处:
明 张煌言《甲辰九月狱中感怀三首(其一)》:“碑载道是还非,谁识蹉跎心事违?”
120

不择言

成语拼音:
kǒu bù zé yán
成语解释:
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成语出处:
《北史 魏艾陵伯子华传》:“性甚褊急,当其急也,不择言,手自捶击。”
* 口的成语,带口字的成语,包含口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