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然字的成语 (329个)

181

从风

成语拼音:
mí rán cóng fēng
成语解释:
同“靡向风”。
成语出处:
明·李贽《答马历山书》:“非龙溪先生五六十年守其师说,不少改变,亦未必靡从风,一至此也。”
182

费解

成语拼音:
máng rán fèi jiě
成语解释:
:渺茫,模糊不清。认识不清,不能理解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2回:“只图讲究古音,总是转弯磨禄,令人茫费解。”
183

若迷

成语拼音:
máng rán ruò mí
成语解释:
:渺茫,模糊不清。迷惑不解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2回:“弟前日闻先生正论,因久溺其说,锢蔽已深,竟茫若迷,莫指一语。”
184

若失

成语拼音:
máng rán ruò shī
成语解释:
: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形容精神不集中;若有所失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抚为间曰:‘命之矣。’集注:‘抚自失之貌。’”
185

失措

成语拼音:
máng rán shī cuò
成语解释:
心中迷惑,不知怎么办才好
成语出处:
《宋史·夏国传》:“种谔在绥德节制诸军,闻夏人至,茫失措,欲作书召燕达,战怖不能下笔。”
186

顺风

成语拼音:
mí rán shùn fēng
成语解释:
望风顺从。
成语出处:
唐·张说《广州督督岭南按察五府经略使宋公遗爱碑颂》:“幅员万里,驯致九译,诏书下日,靡顺风。”
187

无声

成语拼音:
mò rán wú shēng
成语解释:
默:静默。不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于是景帝默默无声。”
188

无语

成语拼音:
mò rán wú yǔ
成语解释:
默:静默。不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2回:“鲁肃吃了一惊,默无语。”
189

兀坐

成语拼音:
míng rán wù zuò
成语解释:
:沉寂的样子;兀坐:端坐。静静地独自端坐着
成语出处: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兀坐,万籁有声。”
190

无知

成语拼音:
měng rán wú zhī
成语解释:
懵:无知的样子。一无所知的样子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除读书属文外,其它懵无知。”
191

向风

成语拼音:
mí rán xiàng fēng
成语解释:
亦作“靡乡风”。亦作“靡乡风”。谓群起效尤而成风气。
成语出处:
《晋书·儒林传序》:“故缙绅之士靡向风,余芳遗烈,焕乎可纪者也。”
192

乡风

成语拼音:
mí rán xiāng fēng
成语解释:
见“靡向风”。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下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乡风矣。”
193

一概

成语拼音:
mí rán yī gài
成语解释:
持平一致。
成语出处:
194

一身

成语拼音:
miǎo rán yī shēn
成语解释:
:微小的样子。孤孤单单一个人。形容力量微小
成语出处:
宋·陈亮《与石应之》:“古之君子以渺一身而能与天地并立者,岂周旋上下委曲弥缝之所能办哉!”
195

自失

成语拼音:
máng rán zì shī
成语解释:
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
成语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子贡茫自失,归家淫思七日,不食不寝,以至骨立。”
196

自失

成语拼音:
máng rán zì shī
成语解释:
:模糊不清。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说剑》:“此天子之剑也。文王芒自失。”
197

置之

成语拼音:
mò rán zhì zhī
成语解释:
:冷淡的样子;置:放;搁置。毫不关心地把事情搁到一边;形容对人或事态度冷淡;不关心;不理不睬。
成语出处:
宋 高斯得《耻堂存稿 直前奏事》:“今被灾之地既广,旧由比固当悉援,亦安可漠视之,徒责之诸司州郡乎?”
198

满坐寂

成语拼音:
mǎn zuò jì rán
成语解释:
坐:同“座”,座位。全场静悄悄的
成语出处:
清·张潮《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无敢哗者。”
199

囊橐萧

成语拼音:
náng tuó xiāo rán
成语解释:
囊橐:口袋。形容缺乏财物,没有什么积蓄
成语出处:
《重修扬州府志》第48卷:“以疾归,囊橐萧,图书数卷而已。”
200

飘飘

成语拼音:
piāo piāo rán
成语解释:
由于迷恋某人或怀有极大的骄傲自大情绪而感到轻飘飘。形容得意
成语出处: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裴湛》:“神清气爽,飘飘有凌云之意。”
* 然的成语,带然字的成语,包含然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