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有的成语 (135个)

81

所亡

成语拼音:
ruò yǒu suǒ wáng
成语解释:
若:好象。好象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同“若所丧”。
成语出处:
《淮南子 原道训》:“解车休马,罢酒彻乐,而心忽然若所丧,怅然若所亡也。”
82

兴趣

成语拼音:
ráo yǒu xìng qù
成语解释:
令人感到很趣,并十分注意
成语出处:
王朔《动物凶猛》:“看到米兰和留在亭子里的高家哥俩从容、饶兴趣地聊起来,我感到欣慰。”
83

隐忧

成语拼音:
rú yǒu yǐn yōu
成语解释:
忧:愁苦,忧愁。好像内心说不出的忧愁
成语出处:
《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隐忧。”
84

八九

成语拼音:
shí yǒu bā jiǔ
成语解释:
指绝大多数,大致不差,差不离。
成语出处:
唐 杜甫《负薪行》:“土风坐男使女立,男当门户女出入。十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85

若无

成语拼音:
shì yǒu ruò wú
成语解释:
视:看待。把这回事看得就像没这回事一样。形容不当一回事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8回:“宝之这戏子见怪贤闲事,视若无。”
86

如无

成语拼音:
shì yǒu rú wú
成语解释:
视:看待。把这回事看得就像没这回事一样。形容不当一回事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独他一个皆视如无,毫不介意,因此众人嘲他越发呆了。”
87

如无

成语拼音:
sì yǒu rú wú
成语解释:
只当没这回事。形容不在乎,不在意。
成语出处:
明·冯惟敏《涞邑初度自述》:“眼见的争名夺利眉儿先皱,耳听着受职为官胆儿便虚,俺子当似如无。”
88

善报

成语拼音:
shàn yǒu shàn bào
成语解释:
善:好的。报:报应。做好事必好的报答。常与“恶恶报”连用。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善善报,恶恶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89

善报,恶恶报

成语拼音:
shàn yǒu shàn bào,è yǒu è bào
成语解释:
谓行善和作恶到头来都报应。
成语出处:
《缨络经 行无行品》:“又问目连:‘何者是行报耶?’目连白佛言:‘随其缘对,善善报,恶恶报。’”
90

余辜

成语拼音:
sǐ yǒu yú gū
成语解释:
辜:罪恶。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路温舒传》:“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余辜。”
91

余僇

成语拼音:
sǐ yǒu yú xié
成语解释:
犹死余辜。
成语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世宗废后》:“至杀无辜,如文臣李梦阳、内臣何文鼎辈所奏,真死余僇。”
92

余罪

成语拼音:
sǐ yǒu yú zuì
成语解释:
犹死余辜。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平当传》:“吾居大位,已负素餐之责矣,起受侯印,还卧而死,死余罪。”
93

余责

成语拼音:
sǐ yǒu yú zé
成语解释:
犹死余辜。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幸得充位宰相,不能进贤退不肖,以此负国,死余责。”
94

余诛

成语拼音:
sǐ yǒu yú zhū
成语解释:
犹死余辜。
成语出处:
宋·苏轼《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臣等虽三尺之喙,日诵五车之书,反不如医卜执技之流、簿书奔走之吏,其为尸素,死余诛。”
95

不测风云

成语拼音: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
成语解释:
比喻灾祸是无法预料的。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不测风云,人旦夕祸福。”
96

不测风云,人暂时祸福

成语拼音: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rén yǒu zàn shí huò fú
成语解释:
不测:料想不到。比喻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李足道‘天不测风云,人暂时祸福’,你怎么就保得无事?”
97

退后言

成语拼音:
tuì yǒu hòu yán
成语解释:
当面顺从答应,背后进行非议。
成语出处:
《尚书·益稷》:“汝无面从,退后言。”
98

其表

成语拼音:
tú yǒu qí biǎo
成语解释:
徒:只,仅。只光鲜的外表而已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金漆饭桶’,大约说徒其表,面子上好看,其实内骨子一无所。”
99

其名

成语拼音:
tú yǒu qí míng
成语解释:
它的名。指名无实。徒:空;白白地;名:不符合实际的名声。
成语出处:
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铨选之门,徒其名,莫责其实。”
100

虚名

成语拼音:
tú yǒu xū míng
成语解释:
名望。指名无实。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虚名,乃庸才耳!’”
* 第二个字是有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