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1617个)

521

虎狼

成语拼音:
hǔ láng zhī xīn
成语解释:
比喻凶残的野心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正谏》:“今秦,四塞国也,有虎狼心,恐其有木梗患。”
522

河梁

成语拼音:
hé liáng zhì yí
成语解释:
河梁:桥,指送别地。指送别时依依不舍的情谊。
成语出处:
汉·李陵《与苏武》:“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523

回禄

成语拼音:
huí lù zhī zāi
成语解释:
回禄:传说中的火神。指火灾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答包定》:“近闻永嘉有回禄灾,高居不至惊恐否?”
524

毫末

成语拼音:
háo mò zhī chā
成语解释:
指由于微小的失误而造成巨大的差错
成语出处:
南朝·宋·何承天《上历新法表》:“自然有毫末差,连日累月,积微成著。”
525

汗马

成语拼音:
hàn mǎ zhī gōng
成语解释:
谓战功。
成语出处: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遂良出自草茅,无汗马功,蒙先帝殊遇,以有今日。”
526

汗马

成语拼音:
hàn mǎ zhī láo
成语解释:
①指征战的劳苦。亦指战功。②指用马运输的劳累。
成语出处:
《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事而必汗马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527

毫末

成语拼音:
háo mò zhī lì
成语解释:
毫末:指细微。极小的利益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原弊》:“有司屡变其法,以争毫末利。”
528

鹤鸣

成语拼音:
hè míng zhī shì
成语解释:
指有才德声望的隐士
成语出处:
《周易 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我有好爵,吾与尔靡。”
529

函牛

成语拼音:
hán niú zhī dǐng
成语解释:
函:包含,包容。能容纳一头牛的大鼎。形容气势宏大
成语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夫函牛鼎沸,而蝇蚋不敢入。”
530

患难

成语拼音:
huàn nàn zhī jiāo
成语解释:
交:交情;朋友;患难:危险和艰苦的处境。共同经历患难的朋友。指交情很深。
成语出处:
明 焦竑《玉堂丛语 荐举》:“仲举与文贞在武昌,因患难交,讷黑窑匠以一文。”
531

害群

成语拼音:
hài qún zhī mǎ
成语解释:
危害马群的坏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成语出处:
宋 刘安世《尽言集 应诏言集》:“恣其毁誉;如害群马,岂宜轻议哉!”
532

好事

成语拼音:
hào shì zhī tú
成语解释:
好:喜欢;事:生事,多事。指喜欢多事或好管闲事的人
成语出处:
《孔丛子 答问》:“则世多好事徒,皆非罪也。”
533

好色

成语拼音:
hào sè zhī tú
成语解释:
好:喜欢;色:情欲;徒:人(多指坏人)。贪爱女色;玩弄女性的人。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534

狐鼠

成语拼音:
hú shǔ zhī tú
成语解释:
比喻品质低下的人。
成语出处: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三回:“朝廷纪纲法律尚在,但可恨这班狐鼠徒耳。”
535

狐兔

成语拼音:
hú tù zhī bēi
成语解释:
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成语出处: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黄叔度二诬辨》:“因视国家将倾,诸贤就戮,上不能如孙登污埋,次不能如皇甫规不与,下不能兴狐兔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志死以为名高,是诚何忍哉。”
536

黄台

成语拼音:
huáng tái zhī guā
成语解释: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成语出处:
《新唐书·承天皇帝倓传》:“贤终日忧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乐章,使工歌。其言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云可,四摘抱蔓归。’”
537

回天

成语拼音:
huí tiān zhī lì
成语解释:
回天:能够扭转难以挽回的局势。原指论证有力;能挽回局势;现比喻力量巨大;能挽回很难挽回的局势。
成语出处:
《新唐书 张玄素传》:“张公论事,有回天力,可谓仁人言哉。”
538

怀土

成语拼音:
huái tǔ zhī qíng
成语解释:
怀:怀念;土:故土,家乡。怀念故乡的情感。
成语出处:
汉·班彪《王命论》:“悟戍卒言,断怀土情,高四皓名,割肌肤爱。”
539

狐听

成语拼音:
hú tīng zhī shēng
成语解释:
《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盟津、河津忄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北齐颜推《颜氏家训·书证》:“狐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声,然后敢渡。”后因以“狐听
成语出处:
《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北齐颜推《颜氏家训·书证》:“狐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声,然後敢渡。”
540

昭昭

成语拼音:
zhāo zhāo zhī yǔ
成语解释:
昭昭:光明;宇:宇宙,指世界。指光明的世界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淮南子·精神训》:“甘瞑于太霄宅,而觉视于昭昭宇。”
*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