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可的成语 (189个)

101

怒蛙

成语拼音:
nù wā kě shì
成语解释:
怒蛙:鼓足气的青蛙;式:通“轼”,车上伏手板。向鼓足气的青蛙致敬。比喻敬重勇士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越王勾践见怒蛙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蛙有气如此,无为式乎?’”
102

迫不

成语拼音:
pò bù kě dài
成语解释:
见“迫不及待”。
成语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29回:“迫不待者,即令官吏带银子,按户稽查,量其家大小人口若干,先与银若干,使其度命。”
103

巧不

成语拼音:
qiǎo bù kě jiē
成语解释:
阶:台阶,引伸为赶上。指巧妙得别人无法赶上。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简文帝《与湘东王书》:“谢故巧不阶,裴亦质不宜慕。”
104

巧不

成语拼音:
qiǎo bù kě jiē
成语解释:
指巧妙得别人无法赶上。
成语出处:
105

情不

成语拼音:
qíng bù kě què
成语解释:
情面上不能推却。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回:“闺臣、红蕖众姊妹也再再相留,紫菱情不却,只得应允。”
106

前车

成语拼音:
qián chē kě jiàn
成语解释:
以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鉴:引申为教训。
成语出处:
《清史稿 刘韵珂传》:“洋人在粤,曾经就抚,迨给银后,滋扰不休,反复性成,前车鉴。”
107

情有

成语拼音:
qíng yǒu kě yuán
成语解释:
原:原谅。从情理上说;有以原谅的地方。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霍谞传》:“光之所至,情既原,守阙连年而终不见理。”
108

企踵

成语拼音:
qǐ zhǒng kě dài
成语解释:
比喻很快就以等到。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符传》:“则萧、曹、周、韩之伦,何足不致,吴、邓、梁、窦之属,企踵待。”
109

翘足

成语拼音:
qiào zú kě dài
成语解释:
翘足:抬起脚。一举足的时间内即等到。比喻很快就能实现
成语出处:
清·夏燮《中西纪事·庚申换约之役》:“种种危亡,翘足待,又安有扫荡廓清之日。”
110

前辙

成语拼音:
qián zhé kě jiàn
成语解释:
见“前车之鉴”。
成语出处:
宋·陈亮《与石应之书》:“惟兄勉之,无失朋友之望,前辙鉴。”
111

弃之

成语拼音:
qì zhī kě xī
成语解释:
扔掉它未免惜。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112

弃之惜,食之无味

成语拼音:
qì zhī kě xī,shí zhī wú wèi
成语解释:
指抛弃觉得惜,但吃起来没有味道。让人陷于进退两难中
成语出处:
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113

人不貌相

成语拼音:
rén bù kě mào xiàng
成语解释:
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陛下,人不貌相,海水不斗量。若爱丰姿者,如何捉得妖贼也?”
114

深不

成语拼音:
shēn bù kě cè
成语解释:
①深得无法测量。形容很深。②比喻道理、含义异常深奥。③比喻人心机极深;难以猜测。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天道玄默,无容无则,大不极,深不测。”
115

势不

成语拼音:
shì bù kě dāng
成语解释:
当:抵挡。来势迅猛;不抵挡。
成语出处:
《晋书 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当,以算屈,难以力竞。”
116

势不

成语拼音:
shì bù kě è
成语解释:
犹势不当。
成语出处:
唐·裴铏《传奇·韦自东》:“自东不顾,仗剑奋衣而往,势不遏。”
117

时不

成语拼音:
shí bù kě féng
成语解释:
逢:遭遇,遇见。大好时机平日不易遇到
成语出处:
《魏书·薛安都传》:“机事难遇,时不逢。”
118

时不

成语拼音:
shí bù kě shī
成语解释:
时:时机,机会;失:错过。抓住时机,不错过。
成语出处:
《战国策·秦策四》:“臣闻敌不易,时不失。”
119

势不

成语拼音:
shì bù kě wéi
成语解释:
为:做,干。大势已去,无能为力
成语出处: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为,俦诸将而语之。”
120

俗不

成语拼音:
sú bù kě yī
成语解释:
俗气已深,不救药。
成语出处: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人瘦尚肥,士俗不医。”
* 第三个字是可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