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可的成语 (189个)

121

时不

成语拼音:
shí bù kě féng
成语解释:
逢:遭遇,遇见。大好时机平日不易遇到
成语出处:
《魏书·薛安都传》:“机事难遇,时不逢。”
122

时不

成语拼音:
shí bù kě shī
成语解释:
时:时机,机会;失:错过。抓住时机,不错过。
成语出处:
《战国策·秦策四》:“臣闻敌不易,时不失。”
123

势不

成语拼音:
shì bù kě wéi
成语解释:
为:做,干。大势已去,无能为力
成语出处: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为,俦诸将而语之。”
124

俗不

成语拼音:
sú bù kě yī
成语解释:
俗气已深,不救药。
成语出处: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人瘦尚肥,士俗不医。”
125

痛不

成语拼音:
tòng bù kě rěn
成语解释:
忍:忍耐。疼痛或悲痛到极点,以至于忍受不了
成语出处:
宋·洪迈《夷坚甲志·人生鳖》:“稍久左右噬食,痛不忍,凡月余而死。”
126

探手

成语拼音:
tàn shǒu kě dé
成语解释:
探:向前伸出。一伸手就以得到。形容不费力气
成语出处:
元·曾瑞卿《留鞋记》楔子:“自谓状元探手得,岂知时运不济,榜上无名。”
127

唾手

成语拼音:
tuò shǒu kě dài
成语解释: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很快就以得到或成功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乘此机会,就好取幽州。若得了幽州,辽国之亡,唾手待。”
128

唾手

成语拼音:
tuò shǒu kě qǔ
成语解释:
很容易就能得到。
成语出处:
《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会云輣,唾手取。”
129

泰山

成语拼音:
tài shān kě yǐ
成语解释:
倚:靠。像泰山那样以依靠。形容有力的靠山
成语出处:
清·郑志鸿《常语寻源》下卷:“人以国忠为泰山倚,吾视之如冰山耳,若皎月既升,得无失所恃乎?”
130

无肠

成语拼音:
wú cháng kě duàn
成语解释:
比喻悲痛之极。
成语出处:
宋·石孝祥《愁倚阑》词:“衰草低衬斜阳。斜阳外,水冷云黄。借使有肠也须断,况无肠。”
131

无地

成语拼音:
wú dì kě róng
成语解释:
指无处藏身,形容慌乱、羞愧至极,处境窘迫。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李纨正要劝解,丫头来说,太太来了。袭人等此时无地容,宝玉等赶忙出来迎接。”
132

无家

成语拼音:
wú jiā kě bēn
成语解释:
见“无家归”。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虽说腰间里都有几两盘缠,却一时无家奔。”
133

无机

成语拼音:
wú jī kě chéng
成语解释:
没有空子钻。
成语出处:
134

无间

成语拼音:
wú jiān kě chéng
成语解释:
犹无隙乘。
成语出处:
明·刘基《春秋明经·蔡侯郑伯会于邓公及我盟于唐公至自唐》:“向使中国无间乘,吾又知其未至此也。”
135

无家

成语拼音:
wú jiā kě guī
成语解释:
归:返回。没有家回。指孤苦零丁;流离失所的人。
成语出处:
唐 陆贽《平朱泚后车驾还京大赦制》:“如无家归者,量给田宅,使得存济。”
136

无迹

成语拼音:
wú jì kě qiú
成语解释:
见“无迹寻”。
成语出处: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求。”
137

无计

成语拼音:
wú jì kě shī
成语解释: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施仁义刘弘嫁婢》第三折:“使小圣展转彷徨,无计施。”
138

无计

成语拼音:
wú jì kě shēng
成语解释:
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41回:“惠养民无计生,遂道:‘你就说,我往乡里去了。’”
139

无间

成语拼音:
wú jiān kě sì
成语解释:
犹无隙乘。
成语出处: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禅宗论云间有三种语……其三为函盖乾坤句,谓泯然皆契,无间伺。”
140

无迹

成语拼音:
wú jì kě xún
成语解释:
没有踪迹以寻求。多谓处事为文不着痕迹。
成语出处:
《宋书·谢方明传》:“有必宜改者,则以渐移变,使无迹寻。”
* 第三个字是可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