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小的成语 (88个)

81

斗筲

成语拼音:
dǒu shāo xiǎo qì
成语解释: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
《宋书·沈攸之传》:“况乎行陈凡才,斗筲器,而怀问鼎之志,敢构无君之逆哉?”
82

斗筲

成语拼音:
dǒu shāo xiǎo rén
成语解释: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
《剪灯余话·秋夕访琵琶亭记》:“委任臣僚,非才者众,如陈平章、姚平章,皆斗筲人,而使之秉钧轴,握兵符。”
83

大山

成语拼音:
dà shān xiǎo shān
成语解释:
原指作品分类,后指同时被称誉的兄弟
成语出处:
汉·王逸《楚辞章句·招隐士序》:“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山’,或称‘大山’。”
84

大头

成语拼音:
dà tóu xiǎo wěi
成语解释:
犹“虎头蛇尾”。比喻做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这是中国官场办事一向大头尾惯的,并不是做书的人先详后略,有始无终也。”
85

大同

成语拼音:
dà tóng xiǎo yì
成语解释:
异:差异。大体相同;稍有差异。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天下》:“大同而与同异,此之谓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86

大题

成语拼音:
dà tí xiǎo zuò
成语解释:
将磊韪写成文章。比喻把重大问题当作事情来处理。
成语出处:
老舍《读〈套不住的手〉》:“这篇作品不是题大作,而是大题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87

非通

成语拼音:
fēi tōng xiǎo kě
成语解释:
非:不;通:同“同”;可:寻常,一般。指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不能忽视
成语出处:
《永乐大典戏文·》:“这的是人命事,非通可。”
88

非同

成语拼音:
fēi tóng xiǎo kě
成语解释:
可:寻常;一般。不同于一般的事。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不可忽视。也指人的学问、本领不同寻常。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可!”
* 第三个字是小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