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小的成语 (88个)

41

大醇

成语拼音:
dà chún xiǎo cī
成语解释:
醇:纯正;疵:毛病。大体纯正,而略有缺点。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读荀子》:“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疵。”
42

雕虫

成语拼音:
diāo chóng xiǎo qiǎo
成语解释:
犹言雕虫技。
成语出处:
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张祜》:“祜雕虫巧,壮夫不为。”
43

大斗

成语拼音:
dà dǒu xiǎo chèng
成语解释:
秤:称重的器皿。使用超出标准的斗收进,于标准的秤出,进行盘剥克扣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大斗秤、奸盗诈伪、淫邪欺罔之徒,受那些磨烧舂锉之苦。”
44

大大

成语拼音:
dà dà xiǎo xiǎo
成语解释:
指大人物或事物等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人只认的大郎一个养家经纪人,且是在街上做些买卖,大大,不曾恶了一个人。”
45

大法

成语拼音:
dà fǎ xiǎo lián
成语解释:
旧时指大臣尽忠,臣尽职。
成语出处:
《礼记·礼运》:“大臣法,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46

大呼

成语拼音:
dà hū xiǎo hē
成语解释:
同“大呼叫”。
成语出处:
《水浒传》第二八回:“武松答应道:‘老爷在这里,又不走了,大呼喝做甚么?’”
47

大呼

成语拼音:
dà hū xiǎo jiào
成语解释:
高一声低一声地乱喊乱叫。形容呼喊吵嚷。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谢金吾》:“是什么人在门口大呼叫,我去看咱。”
48

大家

成语拼音:
dà jiā xiǎo hù
成语解释:
大家:大户人家;户:地位低微的人。指各种社会地位的人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多有王侯府中送将男女来学棋,以及大家户少年好戏欲学此道的尽来拜他门下。”
49

大桀

成语拼音:
dà jié xiǎo jié
成语解释:
桀:古代暴君夏桀。指程度不同,本质相同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桀也。”
50

大计

成语拼音:
dà jì xiǎo yòng
成语解释:
用于大事的计策,结果只用在事情上。表示计策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孔明连夜驱兵,真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兵,重赏姜维。维曰:‘某恨不得杀曹真也!’孔明亦曰:‘可惜大计用矣。’”
51

大来

成语拼音:
dà lái xiǎo wǎng
成语解释:
指阴暗面逐渐消失,光明面逐渐增长。也借喻商人以本牟取暴利
成语出处:
52

大男

成语拼音:
dà nán xiǎo nǚ
成语解释:
长男幼女。指儿女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东平府》第二折:“谢天谢地好收成,大男女笑欣欣。”
53

登山

成语拼音:
dēng shān xiǎo lǔ
成语解释:
比喻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鲁,登泰山而天下。”
54

斗筲

成语拼音:
dǒu shāo xiǎo qì
成语解释: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
《宋书·沈攸之传》:“况乎行陈凡才,斗筲器,而怀问鼎之志,敢构无君之逆哉?”
55

斗筲

成语拼音:
dǒu shāo xiǎo rén
成语解释: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
《剪灯余话·秋夕访琵琶亭记》:“委任臣僚,非才者众,如陈平章、姚平章,皆斗筲人,而使之秉钧轴,握兵符。”
56

大山

成语拼音:
dà shān xiǎo shān
成语解释:
原指作品分类,后指同时被称誉的兄弟
成语出处:
汉·王逸《楚辞章句·招隐士序》:“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山’,或称‘大山’。”
57

大头

成语拼音:
dà tóu xiǎo wěi
成语解释:
犹“虎头蛇尾”。比喻做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这是中国官场办事一向大头尾惯的,并不是做书的人先详后略,有始无终也。”
58

大题

成语拼音:
dà tí xiǎo zuò
成语解释:
将磊韪写成文章。比喻把重大问题当作事情来处理。
成语出处:
老舍《读〈套不住的手〉》:“这篇作品不是题大作,而是大题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59

非通

成语拼音:
fēi tōng xiǎo kě
成语解释:
非:不;通:同“同”;可:寻常,一般。指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不能忽视
成语出处:
《永乐大典戏文·》:“这的是人命事,非通可。”
60

章句

成语拼音:
zhāng jù xiāo rú
成语解释:
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
成语出处:
《汉书 夏侯胜传》:“建所谓章句儒,破碎大道。”
* 第三个字是小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