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台湾的词语
形容台湾的词语:1. 美丽岛;2. 宝岛;3. 亚洲明珠;4. 台独;5. 繁荣富裕;6. 民主自由;7. 高科技;8. 热情好客;9. 珍珠奶茶;10. 夜市美食;11. 风景秀丽;12. 文化多元;13. 电影产业;14. 漫画文化;15. 台湾之光;16. 经济发达;17. 教育先进;18. 国际化程度高;19. 艺术氛围浓厚;20. 人民友善和睦
形容台湾的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
词语 | 拼音/解释 |
---|---|
台北 | 台北 台北(Taipei),简称“北”,又称北市,是台湾省省会。位于台湾岛北部的台北盆地,被新北市环绕,西界淡水河及其支流新店溪,东至南港附近,南至木栅以南丘陵区,北包大屯山东南麓。 台北是台湾省的六个“直辖市”之一,也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工业、商业与传播中心,仅次于新北市的台湾省第二大城市。全市下辖12个区,总面积271.8平方公里,2017年台北常住人口275万人,人口密度居台湾省第一位。2017年台北地区生产总值5412.65亿元人民币,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6位,人均GDP为19.682万元人民币,位列台湾省第一位。 台北都会区面积为2,457.1253平方公里,人口约704万,包括由同台北市外的基隆市、新北市的芦洲、三重、新庄、板桥、中和、永和、新店、汐止、树林、土城、五股、泰山、淡水由上述2个城市都区与台北市共同组成的大型都会区,而这片区域又泛称大台北地区或双北。 台北历史悠久,历史遗迹众多,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有人类居住,1875年(清光绪元年)钦差大臣沈葆桢在此建立台北府,意为台湾之北从此有“台北”之名,统管台湾军民政务,从此逐渐成为台湾省的政治中心。 台北被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机构之一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以台北为中心与周边市镇所连结而成台北都会区,是台湾人口最多的都会区。其作为台北都会区的发展核心,台湾省规模最大的公司、企业、银行、商店均总部设在这里。 |
台胞 | 台胞 台胞是台湾同胞的简称. 台湾同胞是指下列各方面人士: (1) 居住在台湾岛内的中国人(包括从大陆去台湾的人员)。 (2) 各个不同时期从台湾到大陆工作、生活者。 (3) 从台湾到国外居住数年后再回到大陆者。 (4) 生在大陆从未去过台湾,但祖籍在台湾者。 (5) 从台湾旅居国外或港澳地区者。 |
歌仔戏 | 歌仔戏 (地方传统戏曲)歌仔戏,普通话:Ge Zi Xi,闽南语:gua a hi,又名芗剧,是福建及台湾的地方传统戏曲之一。起源迄今约有百余年历史,相传歌仔戏是由福建漳州地区的“歌仔”(锦歌),结合车鼓小戏之身段与地方歌谣小调发展而成。“歌仔”原为说唱艺术,自明代以降即流传于漳州地区,锦歌为每首四句的传统民间小调(以七言或五言为一句),原先仅是描述日常生活的歌谣,后来才发展成演唱地方故事的小调。“车鼓”则属歌舞小戏,盛行于福建民间,随着移民的播迁,歌仔音乐与车鼓小戏乃传入台湾。目前歌仔戏、与京剧、豫剧在台湾戏曲舞台上呈三足鼎立局面。根据《台湾省通志》及《宜兰县志》的记载,皆谓歌仔戏起于宜兰员山结头份。这是台湾同胞和福建人民共同培育与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台湾省和福建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语系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侨居住的地方。歌仔戏的形成与闽南人民开发台湾及曲艺锦歌等传统民间伎艺的传入,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歌仔戏的音乐曲调十分丰富,既有悠扬高亢的〔七字调〕、〔大调〕和〔背思调〕,又有民谣诉说式的〔台湾杂念调〕,更有忧郁哀伤的各种哭调。 |
臺胞 | 台胞 台胞是台湾同胞的简称. 台湾同胞是指下列各方面人士: (1) 居住在台湾岛内的中国人(包括从大陆去台湾的人员)。 (2) 各个不同时期从台湾到大陆工作、生活者。 (3) 从台湾到国外居住数年后再回到大陆者。 (4) 生在大陆从未去过台湾,但祖籍在台湾者。 (5) 从台湾旅居国外或港澳地区者。 |
歌仔戲 | 歌仔戏 (地方传统戏曲)歌仔戏,普通话:Ge Zi Xi,闽南语:gua a hi,又名芗剧,是福建及台湾的地方传统戏曲之一。起源迄今约有百余年历史,相传歌仔戏是由福建漳州地区的“歌仔”(锦歌),结合车鼓小戏之身段与地方歌谣小调发展而成。“歌仔”原为说唱艺术,自明代以降即流传于漳州地区,锦歌为每首四句的传统民间小调(以七言或五言为一句),原先仅是描述日常生活的歌谣,后来才发展成演唱地方故事的小调。“车鼓”则属歌舞小戏,盛行于福建民间,随着移民的播迁,歌仔音乐与车鼓小戏乃传入台湾。目前歌仔戏、与京剧、豫剧在台湾戏曲舞台上呈三足鼎立局面。根据《台湾省通志》及《宜兰县志》的记载,皆谓歌仔戏起于宜兰员山结头份。这是台湾同胞和福建人民共同培育与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台湾省和福建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语系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侨居住的地方。歌仔戏的形成与闽南人民开发台湾及曲艺锦歌等传统民间伎艺的传入,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歌仔戏的音乐曲调十分丰富,既有悠扬高亢的〔七字调〕、〔大调〕和〔背思调〕,又有民谣诉说式的〔台湾杂念调〕,更有忧郁哀伤的各种哭调。 |
安平古堡 | 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古称“奥伦治城”(Orange)、“热兰遮城”(Zeelandia)、“安平城”、“台湾城”,位于今台湾台南市。最早建于1624年,是台湾地区最古老的城堡。自建城以来,曾经是荷兰人统治台湾的中枢、也曾经是郑氏王朝三代的宅第。古堡建筑屋舍纯用红色砖瓦,黄昏时与落日相辉映,景色优美,“安平夕照”1953年获台湾省政府选为台湾八景之一。 安平古堡有两处遗迹被列为古迹,为国家一级古迹台湾城残迹,及国定古迹热兰遮城城垣暨城内建筑遗构。而一般民众登高望远的瞭望台,多被以为是安平古堡,但事实上是建于日据时期,不属于古迹。 |
台中 | 台中 台中市,别名中市,是台湾中部的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建于清朝,公元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曾一度为台湾首府,此区自2008年起便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 全市下辖29个区,总面积约2,215平方公里,设籍人口279.4万人(2018年),为台湾本岛人口排名第二的城市,也是「台中都会区」的核心都市。 2016年GaWC所公布之世界级城市名单中,台中市被列为Gamma-等级之城市。 位于台湾中部,北与苗栗县、新竹县接壤、南临彰化县、南投县、东隔中央山脉与宜兰县、花莲县相邻,西临台湾海峡。 2017年,台中市GDP总量3774.95亿元人民币,人均GDP为139810元人民币。 |
基隆 | 基隆 (台湾省辖市)基隆市,是台湾省的省辖市,位于台湾岛东北角,毗邻新北市,临近台北市,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曾是台湾省万商云集的重要港口。全市面积133平方公里,人口388624人(2009年8月)。为台湾北部重要的国际商港,加上境内岛屿、港湾、山陵兼具,繁华的港都则局促于山海之间。 基隆市共分为七个区。即中正区、信义区、仁爱区、中山区、安乐区、暖暖区与七堵区,其中七堵区面积最大,占有全市面积42.38%,仁爱区最小。 |
臺中 | 台中 台中市,别名中市,是台湾中部的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建于清朝,公元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曾一度为台湾首府,此区自2008年起便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 全市下辖29个区,总面积约2,215平方公里,设籍人口279.4万人(2018年),为台湾本岛人口排名第二的城市,也是「台中都会区」的核心都市。 2016年GaWC所公布之世界级城市名单中,台中市被列为Gamma-等级之城市。 位于台湾中部,北与苗栗县、新竹县接壤、南临彰化县、南投县、东隔中央山脉与宜兰县、花莲县相邻,西临台湾海峡。 2017年,台中市GDP总量3774.95亿元人民币,人均GDP为139810元人民币。 |
林投姐 | 林投姐 (台湾民间故事)《林投姐》是台湾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与《周成过台湾》、《吕祖庙烧金》、《疯女十八年》共称“清代台湾四大奇案”,又与《吕祖庙烧金》、《陈守娘显灵》合称“府城三大奇案”。 故事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台湾史地学家林衡道在其著作中曾主张林投姐的故事是来自中国的“望夫传说”系列,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林投姐的故事是发生在台湾拓垦时,道光、咸丰年间台南盐水到嘉义布袋一带的民间故事。而林投姐的身份和故事结局在不同的版本也有所差别。但故事主轴均是架构在女主角被骗财骗色后上吊于林投树林,死后冤魂不散而得其名。 |
日月潭 | 日月潭 (台湾省第一大天然湖泊)日月潭位于台湾省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旧称水沙连、龙湖、水社大湖、珠潭、双潭,亦名水里社。 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态面积为7.93㎞²(满水位时10㎞²),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长约37千米,是台湾外来种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华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 2009年,日月潭入选世界纪录协会“台湾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在清朝时即被选为台湾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别一洞天”之称。 |
高山族 | 高山族 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2008年,总人口为494107人。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高山族聚居地区主要在台湾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 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高山族的手工工艺主要有纺织、竹编、藤编、刳木、雕刻、削竹和制陶等。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大体可分为泰雅、邹、排湾三种语群。没有本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 |
雪山 | 雪山 (台湾的次高山)雪山:台湾的次高山,海拔高度3886米。雪山位于苗栗县泰安乡和台中县和平乡的交界,标高3,886公尺,为雪山山系的最高峰,在百岳中仅次于玉山。雪山是雪山山脉的中心点,由此向外呈放射状延伸,支脉绵亘北台湾。全山是由赤褐色页岩、砂岩及板岩所构成。雪山地区有多处的「冰斗」地形,是台湾冰河遗迹最多的地方。 雪山 (汉语词语)雪山,汉语词语,意为常年积雪的高山。 |
出草 | 出草 出草是台湾少数民族猎人头习俗(猎首)的别称,就是将敌人的头颅割下的行为,泰雅语称mgaya“姆嘎亚”。这种行为也存在于各大洲的少数民族,而与台湾少数民族关系密切的南岛民族中也有很多族有这样的习俗。而由于台湾少数民族长期与其他族群如(汉人、日本人)接触,其猎人头的习俗常常被汉人与日本人误解。其实猎人头的习俗是具有复杂的动机的。当然,少数民族会因为仇恨而猎人头,但是也可以为了祈福而猎人头,或者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英勇而猎人头。不过,台湾少数民族并不是各族都有这样的习俗,达悟族为无此习俗的唯一台湾少数民族。 |
阿里山 | 阿里山 阿里山,位于台湾省嘉义市东方75公里,地处海拔高度为2,216米,坐标为北纬23度31分,东经120度48分,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是台湾省的著名旅游风景区。 阿里山和玉山山脉与玉山公园相邻,平均气温为摄氏10.6度,夏季平均14.3度,冬季平均气温6.4度。阿里山森林游乐区西靠嘉南平原,北界云林、南投县,南接高雄、台南县,总计面积高达1400公顷。 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组成,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隔陈有兰溪与玉山主峰相望。群峰环绕、山峦叠翠、巨木参天。相传以前,有一位邹族酋长阿巴里曾只身来此打猎,满载而归后常带族人来此,为感念他便以其名为此地命名。了解真实的阿里山文化历史就应深入到阿里山邹族文化部落里面,在阿里山邹族的文化园区,就会认识邹族这个英勇的原住民族。 阿里山的日出、云海、晚霞、森林与高山铁路,合称阿里山五奇:阿里山铁路有7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仅存的三条高山铁路之一,途经热、暖、温、寒四带,景致迥异,搭乘火车如置身自然博物馆。尤其三次螺旋环绕及第一分道的Z字形爬升,更是难忘的经验;祝山是观赏日出的最佳地点,要到祝山可坐火车或从电信局旁的石板路循阶而去,穿过森林大约40分即可到达。 |
台风 | 台风 (气象学名词) 台风(英语:Typhoon)是赤道以北,日界线以西,亚洲太平洋国家或地区对热带气旋的一个分级。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12级(即64节或以上、每秒32.7米或以上,又或者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称为飓风(Hurricane)或其他在地近义字。西北太平洋地区采用之近义字乃台风。世界气象组织及日本气象厅均以此为热带气旋的最高级别,但部分气象部门会按需要而设立更高级别,如中国中央气象台及香港天文台之强台风、超强台风,台湾中央气象局之强烈台风,以及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超级台风。 广义上而言,“台风”这个词并非一种热带气旋强度。在台湾、日本等地,将中心持续风速每秒17.2米或以上的热带气旋(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的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均称台风。在非正式场合,“台风”甚至直接泛指热带气旋本身。当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的强度,区域专责气象中心(RSMC)日本气象厅会对其编号及命名,名称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 据美国海军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统计,1959年至2004年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台风发生的个数与月份,平均每年有26.5个台风生成,出现最多台风的月份是8月,其次是7月和9月。科学家曾估算,一个中等强度的台风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上百个氢弹、或10亿吨黄色炸药所释放能量的总和。 |
臺風 | 台风 (气象学名词) 台风(英语:Typhoon)是赤道以北,日界线以西,亚洲太平洋国家或地区对热带气旋的一个分级。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12级(即64节或以上、每秒32.7米或以上,又或者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称为飓风(Hurricane)或其他在地近义字。西北太平洋地区采用之近义字乃台风。世界气象组织及日本气象厅均以此为热带气旋的最高级别,但部分气象部门会按需要而设立更高级别,如中国中央气象台及香港天文台之强台风、超强台风,台湾中央气象局之强烈台风,以及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超级台风。 广义上而言,“台风”这个词并非一种热带气旋强度。在台湾、日本等地,将中心持续风速每秒17.2米或以上的热带气旋(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的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均称台风。在非正式场合,“台风”甚至直接泛指热带气旋本身。当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的强度,区域专责气象中心(RSMC)日本气象厅会对其编号及命名,名称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 据美国海军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统计,1959年至2004年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台风发生的个数与月份,平均每年有26.5个台风生成,出现最多台风的月份是8月,其次是7月和9月。科学家曾估算,一个中等强度的台风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上百个氢弹、或10亿吨黄色炸药所释放能量的总和。 |
颱風 | 台风 (气象学名词) 台风(英语:Typhoon)是赤道以北,日界线以西,亚洲太平洋国家或地区对热带气旋的一个分级。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12级(即64节或以上、每秒32.7米或以上,又或者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称为飓风(Hurricane)或其他在地近义字。西北太平洋地区采用之近义字乃台风。世界气象组织及日本气象厅均以此为热带气旋的最高级别,但部分气象部门会按需要而设立更高级别,如中国中央气象台及香港天文台之强台风、超强台风,台湾中央气象局之强烈台风,以及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超级台风。 广义上而言,“台风”这个词并非一种热带气旋强度。在台湾、日本等地,将中心持续风速每秒17.2米或以上的热带气旋(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的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均称台风。在非正式场合,“台风”甚至直接泛指热带气旋本身。当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的强度,区域专责气象中心(RSMC)日本气象厅会对其编号及命名,名称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 据美国海军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统计,1959年至2004年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台风发生的个数与月份,平均每年有26.5个台风生成,出现最多台风的月份是8月,其次是7月和9月。科学家曾估算,一个中等强度的台风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上百个氢弹、或10亿吨黄色炸药所释放能量的总和。 |
大甲溪 | 大甲溪 大甲溪,为中国台湾西北部重要河流。位于台中市,长140公里,流域面积1235平方公里。发源于中央山脉的雪山及南湖大山等群岳之间,与七家湾溪、司界拦溪、南湖溪及合欢溪汇流后,始称大甲溪。大甲溪是台湾中部重要的河川,属于中央管河川,主流上游为南湖溪,其源流中央尖溪发源于南湖大山东峰(标高3,632米),流域主要分布于台中县,并包括南投县、宜兰县之一小部分。流经梨山、佳阳、德基、谷关、白冷、马鞍等聚落,流入东势镇、新社乡后,逐渐进入平地,后流经石冈乡、丰原市、后里乡、神冈乡、外埔乡、清水镇、大甲镇及大安乡,最后注入台湾海峡。 |
阵头 | 阵头 《阵头》是一部由冯凯执导,柯有伦、黄鸿升、陈博正、林雨宣、廖峻、柯淑勤主演的剧情片,是继《鸡排英雄》后台湾人情系列第二部。 影片以台中九天民俗技艺团真实故事作为剧情主轴,讲述了一个音乐梦破碎的青年,因为赌气接过了父亲的阵头团体,率领一群年轻人求新求变,开创了台湾新一代的“阵头”文化的故事。 本片于2012年1月20日台湾正式上映。上映12天全台票房达1.03亿元台币,截至2012年3月24日全台票房达3.15亿台币。 |
林爽文 | 林爽文 林爽文,福建省漳州府平和县坂仔人。于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随父渡台,居彰化大里代庄(今台中县大里市),以耕田、赶车为业。三十九年,参加严烟组织的"天地会",不久成为台湾天地会的北路领袖。五十一年至五十三年(一七八六至一七八八),台湾暴发台湾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农民起义斗争。起义军的领袖就是林爽文。 |
雅美族 | 雅美族 雅美族是台湾半岛惟一居住在海洋岛屿上的原住民,自称达悟族。现有人口约4000多人,属父系社会,有六个部落,分布在台湾岛东部的兰屿岛上。 雅美族居住在台湾本岛东南方西太平洋上的兰屿岛,隶属台东县兰屿乡,人口4900多人。分布于4个村6个部落,即红头村的红头、渔人部落,椰油村的椰油部落,东清村的东清、野银部落和朗岛村的朗岛部落。 雅美族人在兰屿岛上居住的环境是背山面海、坡度不大的山坡,村落四周有广大的水芋田和旱田。各家住宅紧密相连。主屋沿亨微倾的山坡建筑,依山坡的高低挖成阶梯式的地面,并将挖出的壤置于房屋周围,因此从外面看,只能看到屋顶的一部分。主屋的前侧是工作房,盖在地面,有地下室,用于堆积杂物;另一例是凉台;适当的地方盖产房和小米仓库。产房也为祈福小屋,主要为新人结婚而尚未分家独立前的人的住房。通常建于主建筑屋的附近,建筑物为矩形的小规模家屋,一个出入口,内有板床及炉灶等简单设施。婚后若生下男婴,则在产房外用一根竹竿绑一条细麻线,线端绑一只小螃蟹插于屋外为记号。主屋前空厅铺卵石,石缝间植马尼拉草,厅内立有2-4块大石头,作为休息时靠背用,并搭有晒鱼肉架。 |
陣頭 | 阵头 《阵头》是一部由冯凯执导,柯有伦、黄鸿升、陈博正、林雨宣、廖峻、柯淑勤主演的剧情片,是继《鸡排英雄》后台湾人情系列第二部。 影片以台中九天民俗技艺团真实故事作为剧情主轴,讲述了一个音乐梦破碎的青年,因为赌气接过了父亲的阵头团体,率领一群年轻人求新求变,开创了台湾新一代的“阵头”文化的故事。 本片于2012年1月20日台湾正式上映。上映12天全台票房达1.03亿元台币,截至2012年3月24日全台票房达3.15亿台币。 |
大肚溪 | 大肚溪 大肚溪又名乌溪,发源自台湾岛中央山脉合欢山东麓。流经南投县、彰化县、台中县后,在台中市龙井乡和彰化县伸港乡之间流入台湾海峡。大肚溪有北港溪、南港溪二源,全长116公里,流域面积3062平方公里。大肚溪河口湿地广大的潮间带属泥质滩地,由大肚溪中、下游冲刷而下的有机物质,使此地具有丰富的潮间带生物相,故吸引大批的水鸟聚集于此,种类、数量和密度皆为台湾岛之冠。 |
台湾省 | 简称“台”。在中国东南部,东海和南海之间。省境由台湾岛及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岛屿组成。面积36万平方千米。人口2075万(1992年)。少数民族有高山族。1887年置省。行政中心台北。主岛2/3为山地、丘陵,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平原分布在西部。高温多雨,属亚热带(南部为热带)湿润区。工业发达,纺织、电子和食品工业为支柱。主要农产有水稻、甘蔗、水果和蔬菜。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
淡水河 | 淡水河 (河流)淡水河位于台湾岛北部,为全岛第三长河流,流域面积亦为第三大,也为自然保护区。淡水河流域涵盖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市、新竹县,主流大汉溪发源于雪山山脉的品田山(位于雪霸国家公园内)。主要支流有基隆河、新店溪。狭义的淡水河是指大汉溪与新店溪于板桥江子翠汇流至淡水油车口出海口的河段。日常人们常说的淡水河基本上是指狭义的淡水河。淡水河两岸有著名的淡水老街、渔人码头、蓝色公路、十三行博物馆、八仙乐园等众多景点。 河长158.7公里,流域面积2726平方公里,主流上游为大汉溪,新店溪及基隆河二大支流蜿蜒经台北地区平地,分别于江子翠及关渡二地汇合成本流后向西北流,于淡水区油车口注入台湾海峡。流域上游大汉溪发源于品田山,河长135公里,流域面积1163平方公里,水力蕴藏丰富,目前已开发者有荣华坝、义兴电厂与石门多目标水库工程,为台湾北部灌溉及公共给水之枢纽;石门以下河床转宽且平缓,淡水河航运全盛时期,舟楫曾航行至大汉溪。 |
玉山 | 玉山 (中国东部最高峰)玉山,通常指玉山主峰,位于中国东部地区台湾省中部,北起三貂角,南接屏东平原(台湾南部的屏东县周围),绵延约300公里。玉山主峰海拔3952米,位于北回归线以北2.3公里,是中国东部最高峰。 玉山 (词语解释)玉山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
攻炮城 | 攻炮城 简介 民间游戏。流传于闽南、台湾。炮城用竹子扎成圆形骨架,比脸盆稍大,周围环绕一串长长鞭炮,它象征古代城垣,炮城制好后,悬挂在空旷处,约两层楼高。游戏开始时,设守城卫士 1—2人,攻城“炮手”人数不限,攻城开始时,炮手们将各自事先准备好的鞭炮点燃,对准炮城,谁幸运将自己抛掷的鞭炮触发了城垣上的炮蕊,引发炮城大爆炸,就为胜者,可获得丰富的奖励。据传,该游戏是从古代军营活动演化而来,当年郑成功在闽南操练水师,部将洪旭创作这一游戏,让士兵抛掷、锻练瞄准技巧,提高作战能力。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该游戏也在台湾流传,数百年来,成为闽台民间春节不可少的游戏项目。 |
赤嵌楼 | 赤嵌楼 赤嵌楼:台湾风景区 赤嵌楼:中国宝岛台湾——赤嵌楼普通纪念币 |
赤嵌樓 | 赤嵌楼 赤嵌楼:台湾风景区 赤嵌楼:中国宝岛台湾——赤嵌楼普通纪念币 |
阿美族 | 阿美族 阿美族(南部的阿美族自称Amis,而北部则自称为Pangcah)台湾原住民的一个族群,也是目前台湾原住民中人数最多的族群。阿美族是母系社会,家族事务是以女性为主体并由女性负责,家族产业之继承以家族长女与其他女性为优先。家族/氏族多指母系一族。在部落中,有关部落的大小事务则是由部落男子所组成的年龄阶级负责统筹规划与执行。总人口约18万余人,是台湾原住民中人口最多的一族。图为阿美族女子。 |
陈若曦 | 陈若曦 陈若曦(本名陈秀美),1938年出生。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写作系硕士。 1960年与白先勇、王文兴等创办《现代文学》杂志,以写实小说闻名文坛。1989年创建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1995年返台定居,现在是台湾专栏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也是“荒野保护协会”的会员及义工。 |
原舞者 | 原舞者 原舞者是台湾省的一个文艺演出团体,1991年登记成立,以演出原住民乐舞,现已成为台湾省最具影响力的演出团体之一。“原舞者”被公认为崛起最快、最受瞩目、最能符合人文寻根风潮,也是最能表达台湾原住民文化艺术特色的艺术团体。 |
大坌坑文化 | 大坌坑文化 大坌坑文化是台湾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集中分布在台湾北部淡水河下游沿岸和中南部沿海,东部沿海也有零星分布,其中以台北八里乡大坌坑遗址和高雄林园乡的凤鼻头遗址为典型。 |
嘉南平原 | 嘉南平原 嘉南平原位于台湾西南,行政区划上包括嘉义县市与台南县市,地势东高西低,东边的山区是阿里山山脉,山麓丘陵经曾文溪切断,分成北边的嘉义丘陵,及南边的新化丘陵。 虽名嘉南平原,但事实上涵盖今彰化县、云林县、嘉义县市、台南县市、高雄县市等行政区,为台湾面积最大的平原及农业产区。计由浊水溪、北港溪、八掌溪、急水溪、曾文溪、盐水溪、二仁溪等溪所冲积而成。 |
麒麟文化 | 麒麟文化 亦称“巨石文化”。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因台湾省台东县成功镇麒麟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台湾东部海岸山脉中段东面的山麓。该文化最主要的特色是在遗址中发现成群的经人工雕琢的巨石,如岩棺、岩壁、石轮、带肩巨石、带槽巨石、中孔石盘、条状巨石和人像等。据推测,这些巨石可能和祭祀等礼仪有关。与巨石伴出的有陶器、石器。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器形以罐为主,另外还有钵、纺锤等,大多素面无纹。石器包括砾石打制石斧及磨制石斧、锛、刀、凿和网坠等。文化年代为距今3500-2000年。 |
卑南族 | 卑南族 卑南族,台湾原住民族,族群分布在台湾岛中央山脉以东,卑南溪以南的海岸地区,以及花东纵谷南方的高山地区。族群主要居住于台东县境内,语言属南岛语系。族群偏向属于母系社会,人口约13,326人。卑南族传统的四大部落分别为:南王Puyuma普悠玛部落、知本Katratripul卡大地布部落、建和Kasavakan射马甘部落、利嘉Likavung利卡梦部落。 |
鹿港 | 鹿港 鹿港是台湾省彰化县的一个镇,西面靠台湾海峡,东、南、北分别与秀水乡、福兴乡、线西乡以及和美镇相邻。面积39.46平方公里,人口8.5万人。 鹿港名称的由来一说是因为荷兰时代此港口输出大量的鹿皮而得名。 |
三毛 | 三毛 (台湾著名女作家、旅行家)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人。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 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三毛 (汉语词汇)三毛是汉语词汇,拼音sān máo,解释为三绺髭须。 |
卑南文化 | 卑南文化 卑南文化位于台东县卑南乡南王庄北侧,1980年因铁道工程而挖掘出大量的石棺墓葬群,至1982年已出土上万件文物,是台湾目前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史前人类遗址。为台湾省一级古迹。 |
鲲洋 | 鲲洋 kūn yáng 鲲洋 台湾的别名。 台湾 有 七鲲身 海口,故名。 清 丘逢甲 《元夕无月》诗之二:“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 鲲洋 。” |
鲲海 | 鲲海 台湾 的别名 清 丘逢甲 《送颂臣之台湾》诗之一:“ 鲲海 三更梦,鸥天万里春。”参见“ 鲲洋 ”。 |
流求 | 流求 流求是台湾岛的旧名。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青草湖 | 青草湖 (台湾省新竹市湖泊)青草湖,位于台湾省新竹市郊,距新竹市区4公里,湖水水源来自客雅溪,建于1956年,具有观光及灌溉多重功能。 |
芗剧 | 芗剧 芗剧原名歌仔戏,是流行于福建漳州芗江一带的汉族戏曲剧种。芗江是福建九龙江流经漳州时的简称。其足迹遍及于龙溪、晋江、厦门、台湾省及东南亚华侨居住地区。 |
东海 | 东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东海是由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岛以及朝鲜半岛与日本九洲岛、琉球群岛等围绕的边缘海。东北部通过对马海峡与日本海想通,西南部通过台湾海峡与南海相连。 |
東海 | 东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东海是由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岛以及朝鲜半岛与日本九洲岛、琉球群岛等围绕的边缘海。东北部通过对马海峡与日本海想通,西南部通过台湾海峡与南海相连。 |
鯤洋 | 鲲洋 kūn yáng 鲲洋 台湾的别名。 台湾 有 七鲲身 海口,故名。 清 丘逢甲 《元夕无月》诗之二:“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 鲲洋 。” |
熟番 | 熟番 熟番,清代文献对台湾部分高山族的称呼。所谓“内附输饷曰熟番”,或言“界内番或在平地,或在近山,皆熟番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平原,或靠近平原的谷地和山溪之间,故又称“平埔番”。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因与汉人接触较早,在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影响下,清时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如大杰颠、新港、卓猴三社和崩山、后垅诸社,“耕种犁、耙诸器”,已与汉人无异。凤山一带“熟番”村社还从汉人处学会疏引溪疏,引水灌溉,以防旱涝。但有相当一大部分仍实行广播薄收,耕作技术还比较落后,采猎在经济生活中仍占较大比重。随着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已出现贫富分化;因受汉族封建社会的影响,土地出租、典当及买卖也已产生。 |
虎爪豆 | 虎爪豆 虎爪豆又称为富贵豆,黎豆,为台湾主要绿肥作物之一。英名为Yokohama Bean,Velvet Bean,Mucuna pruriens,原产于亚洲南部、印度和马来西亚,台湾于1910年代引进,目前以华东地区种植较多。 |
能高山 | 能高山 能高山,别称能高主山、能高山主峰,为台湾知名山峰,也是台湾百岳之一。 |
鯤海 | 鲲海 台湾 的别名 清 丘逢甲 《送颂臣之台湾》诗之一:“ 鲲海 三更梦,鸥天万里春。”参见“ 鲲洋 ”。 |
平埔族 | 平埔族 平埔族,指的是居住在台湾平野地区的“原住民族”,在学术分类上属于“南岛语系民族”,是“台湾原住民”的族群之一。“平埔”两个字,就字面的意思而言,就是“平地”的意思;“族”则是指称某一特定的人群。就此而言,“平埔族”是用来指“居住在平地的人群”的简易称呼。 |
薌劇 | 芗剧 芗剧原名歌仔戏,是流行于福建漳州芗江一带的汉族戏曲剧种。芗江是福建九龙江流经漳州时的简称。其足迹遍及于龙溪、晋江、厦门、台湾省及东南亚华侨居住地区。 |
钓鱼岛 | 钓鱼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固有群岛)钓鱼岛,亦称钓鱼台、钓鱼屿、钓鱼山,是中国东海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岛,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位于北纬25°44.6′,东经123°28.4′,距浙江温州市约358千米、福建福州市约385千米、台湾基隆市约190千米,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4万平方公里。 钓鱼岛长约3641米,宽约1905米,面积约3.91平方千米,最高海拔约362米,地势北部较平坦,东南侧山岩陡峭,东侧岩礁颇似尖塔,中央山脉横贯东西。钓鱼岛盛产山茶、棕榈、仙人掌、海芙蓉等珍贵中药材,栖息着大批海鸟,有“花鸟岛”的美称。 1972年美国撤离琉球时,将钓鱼岛“行政管辖权”混合琉球“交给”日本,而据中国古代史书记载中国一直对钓鱼岛拥有领土权。因此,钓鱼岛争议也由此而生,目前钓鱼岛及其领海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日本实际非法管辖该岛。2012年9月10日起,中国政府部门对钓鱼岛及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 中国海监执法船在钓鱼岛海域坚持巡航执法,渔政执法船在钓鱼岛海域进行常态化执法巡航和护渔,维护该海域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中国还通过发布天气和海洋观测预报等,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实施管理。 |
鹿耳門 | 鹿耳门 鹿耳门,中国明清时期台湾岛西南岸重要港口航道,位于今台南市安平镇西北。 |
鹿耳门 | 鹿耳门 鹿耳门,中国明清时期台湾岛西南岸重要港口航道,位于今台南市安平镇西北。 |
鸭母 | 鸭母 鸭母,指清康熙年间台湾农民起义领袖朱一贵。 |
鴨母 | 鸭母 鸭母,指清康熙年间台湾农民起义领袖朱一贵。 |
基隆河 | 基隆河 基隆河,位于台湾北部,是淡水河的重要支流之一,本身发源于新北市平溪区的分水仑,河长86.4公里;但其水系最远源流则为其支流芊蓁林溪,发源于狮公髻尾山(又名火烧寮山)东偏北侧标高约560米处,水系河长约96公里,流域面积约493平方公里。主流流经新北市瑞芳区、汐止区,基隆市七堵区,再进入台北市,流经南港区、内湖区、松山区、中山区、士林区、大同区、北投区,最后于关渡汇入淡水河。该河川虽以「基隆」为名,但实际上主流及其支流主要分布于新北市与台北市,实际流经基隆市之河段仅约15公里(占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