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文人的词语

形容文人的词语:1. 风流倜傥;2. 才华横溢;3. 洒脱自然;4. 诗情画意;5. 温文尔雅;6. 知书达理;7. 哲思深邃;8. 谈笑风生;9. 文思泉涌;10. 情趣盎然;11. 博闻强记;12. 心灵手巧;13. 优雅多姿;14. 富有浪漫情怀;15. 独具匠心;16. 精通多语;17. 善于表达;18. 勇于创新;19. 睿智清明;20. 一表人才

形容文人的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文人 文人 文人:会写文章的读书人 文人:周立民作品集
慧业文人 慧业文人【解释】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出处】《宋书·谢灵运传》:“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近义词】慧业才人【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
文人画 文人画 文人画(Literati painting),也称“士大夫写意画”、“士夫画”,古代艺术教育内容。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始于唐代王维。作者一般回避社会现实,多取材于山水、花木,以抒发个人“性灵”,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标榜“士气”、“逸品”,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并重视书法、文学等修养及画中意境之表达。对传统美育思想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颇有影响。近代陈衡恪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文人畫 文人画 文人画(Literati painting),也称“士大夫写意画”、“士夫画”,古代艺术教育内容。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始于唐代王维。作者一般回避社会现实,多取材于山水、花木,以抒发个人“性灵”,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标榜“士气”、“逸品”,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并重视书法、文学等修养及画中意境之表达。对传统美育思想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颇有影响。近代陈衡恪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文人相轻 文人相轻【解释】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语法】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文人墨士 文人墨士【解释】泛指文人、文士。【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那知百花仙子忽然命他把那泣红亭的碑记付给文人墨士去做稗官野史;他捧了这碑记日日寻访,何能凑巧?”【示例】一来使情人见了,也好当面招魂,二来使~闻之,也好做几首诗文,留个不朽! ◎清·李渔《比目鱼》第七回
御用文人 御用文人 (词语释义)御用文人,读音yù yòng wén rén,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为帝王所豢养只知道歌功颂德的无聊文人,现在常用来比喻投靠有势力的集团或有势力的人物而为之吹嘘的文人。为贬义词。
慧業文人 【解释】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出处】《宋书·谢灵运传》:“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近义词】慧业才人【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
斯文人 斯文人 斯文人,读音sī wén rén,汉语词语,指士人、举止文雅的人。
文人相輕 【解释】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语法】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文人墨客 文人墨客【解释】泛指文人、文士。【出处】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而那些封建旧文化培养出来的文人墨客、风流雅士,置国事于不问,整天吃花酒,作艳诗。”【示例】~大概是感性太锐敏了之故罢,向来就很娇气,什么也给他说不得,见不得,听不得,想不得。 ◎《鲁迅全集·坟》
文人化 文人化 【词语】:文人化 【注音】:wén rén huà 【释义】:1.指来自民间的文学样式﹐经过文人的使用改造﹐逐渐脱去粗俚通俗的色彩。
文人雅士 文人雅士 文人雅士,意思〖brahmin〗有学问和处事修养的孤高的人。
文人无行 文人无行【解释】喜欢玩弄文字的人,品行常常不端正。【示例】决不能让文人无行的现象继续存在。【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文人学士 文人学士【解释】泛指文人、文士。
文人無行 【解释】喜欢玩弄文字的人,品行常常不端正。【示例】决不能让文人无行的现象继续存在。【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文人學士 【解释】泛指文人、文士。
文史 文史 (学术期刊)《文史》创刊于1962年,是由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中华书局有限公司主办的学术季刊。 据2016年2月《文史》编辑部官网显示,《文史》编辑委员会拥有学术顾问14人,编委11人,责任编辑2人。 据2018年6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文史》共出版文献332篇、总被下载39159次、总被引226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248、(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188。据2018年6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文史》载文量为272篇、被引量为11次、下载量为878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0.08。 文史 (汉语词语)文史是指文学、史学的著作或知识,也可指文化历史、指诗话、文评之类的书。出自《新唐书·艺文志四》“丁部集录总集类”有“文史类”一目。凡所以讥评文人之得失者,如《文心雕龙》、《诗品》等,均列入该类。
斯文扫地 斯文扫地【解释】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出处】《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示例】完全应当罢课抗议!真是~,~。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三章【近义词】名誉扫地、声名狼藉【反义词】显亲扬名【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斯文掃地 【解释】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出处】《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示例】完全应当罢课抗议!真是~,~。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三章【近义词】名誉扫地、声名狼藉【反义词】显亲扬名【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前文人 前文人 词语解释 前代有文德的人。《书·文侯之命》:“汝肇刑 文 武 ,用会绍乃辟,追孝于前文人。” 孔 传:“追孝於前文德之人。”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读吴愙斋中丞字说书后》:“《文字说》谓《书·文侯之命》及《兮仲钟》、《追敦》皆言‘前文人’,知‘前文人’为 周 时习见之语,因古文‘文’字或从‘心’……后人遂误释为‘宁’。《书·大诰》屡言‘前宁人’,皆当为‘前文人’。”
骚人墨客 骚人墨客【解释】骚人: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墨客:文人。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出处】唐·李白《古风》诗:“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汉·扬雄《长杨赋》:“墨客降席,再拜稽首。”【示例】或因写物创意而运思高妙,如~,登高而赋。 ◎《宣和画谱》卷十二【近义词】一介书生、文章巨公、文人雅士【反义词】胸无点墨【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含褒义
騷人墨客 【解释】骚人: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墨客:文人。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出处】唐·李白《古风》诗:“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汉·扬雄《长杨赋》:“墨客降席,再拜稽首。”【示例】或因写物创意而运思高妙,如~,登高而赋。 ◎《宣和画谱》卷十二【近义词】一介书生、文章巨公、文人雅士【反义词】胸无点墨【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含褒义
调墨弄笔 调墨弄笔【解释】指玩弄文字技巧。【出处】汉·王充《论衡·佚文》:“天文人文,文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
墨客 墨客 (iOS软件)《墨客》是款最精美、最强大、最便捷、性能最好的新浪微博客户端 墨客 (汉语词语)墨客,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汉 扬雄 《长杨赋》:“言未卒,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按,《长杨赋序》谓:“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籍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赋中称客为“墨客”,后遂为文人之别称。
前宁人 前宁人 前宁人同"前文人"。前代有文德的人。《书·文侯之命》:“汝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追孝于前文人。”
斯文委地 斯文委地 斯文委地 ,拼音:sī wén wěi dì。解释,犹斯文扫地。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文人自甘堕落。
百代文宗 百代文宗【解释】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出处】《晋书·陆机传》:“制曰:‘故足远超枚(枚乘)马(司马相如),……百代文宗,一人而已。’”【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前寧人 前宁人 前宁人同"前文人"。前代有文德的人。《书·文侯之命》:“汝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追孝于前文人。”
調墨弄筆 【解释】指玩弄文字技巧。【出处】汉·王充《论衡·佚文》:“天文人文,文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
地下修文 地下修文【解释】旧指有才文人早死。【出处】《太平御览》卷八八引王隐《晋书》:“韶言天上及地下事,亦不能悉知也。颜渊、卜商今见在为修文郎。”【示例】~著作郎,生前饥处倒空墙。 ◎唐·司空图《狂题》诗
鹤林玉露 鹤林玉露 《鹤林玉露》是宋代罗大经创作的一部文言轶事小说著作。 此书分甲、乙、丙三编,共18卷。半数以上评述前代及宋代诗文,记述宋代文人轶事,有文学史料价值。如乙卷四《诗祸》一则,记宋理宗宝庆、绍定间江湖诗案一事,有助于对江湖诗派的了解;卷三《东坡文》一则,论苏轼文章深受《庄子》、《战国策》影响,因为作者善文,其议论自具眼力;卷五《二老相访》一则,记杨万里与周必大晚年的亲密交往,可与史书所记二人不甚相合对比研究。有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又有16卷本(如明刊《稗海》本)。
文字饮 文字饮 “ 长安 众富儿,盘馔罗羶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后人遂以“文字饮”谓文人间把酒赋诗论文。
文园 文园 文园,典故名。即 。 汉文帝的陵园。后亦泛指陵园或园林。因司马相如曾任文园令,遂指汉司马相如 。后借指文人。
鶴林玉露 鹤林玉露 《鹤林玉露》是宋代罗大经创作的一部文言轶事小说著作。 此书分甲、乙、丙三编,共18卷。半数以上评述前代及宋代诗文,记述宋代文人轶事,有文学史料价值。如乙卷四《诗祸》一则,记宋理宗宝庆、绍定间江湖诗案一事,有助于对江湖诗派的了解;卷三《东坡文》一则,论苏轼文章深受《庄子》、《战国策》影响,因为作者善文,其议论自具眼力;卷五《二老相访》一则,记杨万里与周必大晚年的亲密交往,可与史书所记二人不甚相合对比研究。有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又有16卷本(如明刊《稗海》本)。
白玉楼 白玉楼 (历史典故)白玉楼,典故名,典出《全唐文》卷七百八十〈李商隐十·李贺小传〉。传说唐诗人李贺昼见绯衣人,云“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遂卒。后因以为文人逝世的典故。指才子英年早逝,或指文人逝世。
白玉樓 白玉楼 (历史典故)白玉楼,典故名,典出《全唐文》卷七百八十〈李商隐十·李贺小传〉。传说唐诗人李贺昼见绯衣人,云“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遂卒。后因以为文人逝世的典故。指才子英年早逝,或指文人逝世。
文園 文园 文园,典故名。即 。 汉文帝的陵园。后亦泛指陵园或园林。因司马相如曾任文园令,遂指汉司马相如 。后借指文人。
文字飲 文字饮 “ 长安 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后人遂以“文字饮”谓文人间把酒赋诗论文。
金谷 金谷 (作物品种)金谷又名齐头占金谷,是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马庙镇的著名特产。 金谷小米仅产于金乡县马庙镇的马坡一带。独特的土壤条件和生长环境,自然形成了金谷米色金黄,性粘味香,米质优异,营养丰富,位居中华“四大名米”之首。1996年马庙镇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金谷之乡"。 金谷 (汉语词汇)词目:金谷(金谷) 拼音:jīn gǔ (1).指钱财和粮食。  汉 扬雄 《大司农箴》:“时惟大农,爰司金谷。”  《新唐书·戴叔伦传》:“安之者莫先於兵,兵所藉者食,故金谷之司不轻易人。”  《新五代史·唐臣传·孔谦》:“自少为吏,工书算,颇知金谷聚敛之事。”  宋司马光《刘道原〈十国纪年〉序》:“ 道原 固辞,以不习金谷之事。因言天子方属公以政事,宜恢张 尧 舜 之道,以佐明主,不应以财利为先。” (2).谓富庶。  宋王安石《次韵酬微之赠池纸》:“君宁久寄金谷地,方执赐笔磨蚴螭。” (3).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初学记》卷八引 晋 郭缘生 《述征记》:“ 金谷 ,谷也。地有 金水 ,自 太白原 南流经此谷,注 谷水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谷水》:“ 谷水 又东,左会 金谷 水,水出 太白原 ,东南流历 金谷 ,谓之 金谷水 。东南流迳 晋 卫尉卿 石崇 之故居。” (4).指晋石崇所筑的金谷园 。  晋潘岳《金谷集作》诗:“朝发 晋 京阳,夕次 金谷 湄。”  唐李白《宴陶家亭子》诗:“若闻弦管妙, 金谷 不能夸。”  明梅鼎祚《玉合记·义姤》:“名园不殊 金谷 ,丽人何减 绿珠 。”  清查升《陈文朴庵招赏牡丹同人即席分赋》诗:“ 金谷 何如 蜀 锦城 , 放翁 旧谱阅《天彭》。” (5).泛指富贵人家盛极一时但好景不长的豪华园林。多含讽喻义。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二:“ 莒公 诗云:‘ 汉 皋佩冷临 江 湿, 金谷 楼危到地香。’”  明李梦阳《汉京篇》:“后车不戒前车覆,又破黄金买 金谷 。”  《西湖佳话·西泠韵迹》:“况豪华非耐久之物,富贵无一定之情,入身易,出头难,倒不如移 金谷 之名花,置之日中之市,嗅于鼻,谁不怜香?触之目,谁不爱色?” (6).借指仕宦文人游宴饯别的场所。  南朝 梁何逊《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 金谷 宾游盛, 青门 冠盖多。”  宋 沉遘 《使还雄州曹使君夜会戏赠》诗之三:“它时 金谷 重相遇,还许尊前问故人?”  清姚鼐《答客》诗:“春深文讌盈 金谷 ,日宴儒林论 石渠 。” (7).见“ 金谷酒数 ”。
画士 画士 画家、画匠 画士 [;artist]即 文人画士。——清·龚自珍 文人画士孤癖。 画士之祸。 本作文人画士。
坛坫 坛坫 坛坫,汉语词汇。 拼音:tán diàn 释义:1、会盟的坛台。2、指谈判场所。3、法坛。4、指文人集会或集会之所。引申指文坛。5、指文坛上的领袖地位或其声望。6、指讲坛或舆论界。
修文 修文 (汉语词汇)修文,汉语词汇。 拼音:xiū wén 释义:1、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2. 旧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故以“修文”指文人之死。 《国语·周语上》:“有不享则修文。” 韦昭 注:“文,典法也。”
畫士 画士 画家、画匠 画士 [;artist]即 文人画士。——清·龚自珍 文人画士孤癖。 画士之祸。 本作文人画士。
玉樓赴召 【解释】文人早死的婉词。【出处】唐·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示例】忽听见里面一片哭声沸腾起来,却把个文园病渴的司马相如,竟做了』的李长吉了。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
壇坫 坛坫 坛坫,汉语词汇。 拼音:tán diàn 释义:1、会盟的坛台。2、指谈判场所。3、法坛。4、指文人集会或集会之所。引申指文坛。5、指文坛上的领袖地位或其声望。6、指讲坛或舆论界。
玉楼赴召 玉楼赴召【解释】文人早死的婉词。【出处】唐·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示例】忽听见里面一片哭声沸腾起来,却把个文园病渴的司马相如,竟做了』的李长吉了。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
金穀 金谷 (作物品种)金谷又名齐头占金谷,是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马庙镇的著名特产。 金谷小米仅产于金乡县马庙镇的马坡一带。独特的土壤条件和生长环境,自然形成了金谷米色金黄,性粘味香,米质优异,营养丰富,位居中华“四大名米”之首。1996年马庙镇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金谷之乡"。 金谷 (汉语词汇)词目:金谷(金谷) 拼音:jīn gǔ (1).指钱财和粮食。  汉 扬雄 《大司农箴》:“时惟大农,爰司金谷。”  《新唐书·戴叔伦传》:“安之者莫先于兵,兵所藉者食,故金谷之司不轻易人。”  《新五代史·唐臣传·孔谦》:“自少为吏,工书算,颇知金谷聚敛之事。”  宋司马光《刘道原〈十国纪年〉序》:“ 道原 固辞,以不习金谷之事。因言天子方属公以政事,宜恢张 尧 舜 之道,以佐明主,不应以财利为先。” (2).谓富庶。  宋王安石《次韵酬微之赠池纸》:“君宁久寄金谷地,方执赐笔磨蚴螭。” (3).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初学记》卷八引 晋 郭缘生 《述征记》:“ 金谷 ,谷也。地有 金水 ,自 太白原 南流经此谷,注 谷水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谷水》:“ 谷水 又东,左会 金谷 水,水出 太白原 ,东南流历 金谷 ,谓之 金谷水 。东南流迳 晋 卫尉卿 石崇 之故居。” (4).指晋石崇所筑的金谷园 。  晋潘岳《金谷集作》诗:“朝发 晋 京阳,夕次 金谷 湄。”  唐李白《宴陶家亭子》诗:“若闻弦管妙, 金谷 不能夸。”  明梅鼎祚《玉合记·义姤》:“名园不殊 金谷 ,丽人何减 绿珠 。”  清查升《陈文朴庵招赏牡丹同人即席分赋》诗:“ 金谷 何如 蜀 锦城 , 放翁 旧谱阅《天彭》。” (5).泛指富贵人家盛极一时但好景不长的豪华园林。多含讽喻义。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二:“ 莒公 诗云:‘ 汉 皋佩冷临 江 湿, 金谷 楼危到地香。’”  明李梦阳《汉京篇》:“后车不戒前车覆,又破黄金买 金谷 。”  《西湖佳话·西泠韵迹》:“况豪华非耐久之物,富贵无一定之情,入身易,出头难,倒不如移 金谷 之名花,置之日中之市,嗅于鼻,谁不怜香?触之目,谁不爱色?” (6).借指仕宦文人游宴饯别的场所。  南朝 梁何逊《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 金谷 宾游盛, 青门 冠盖多。”  宋 沉遘 《使还雄州曹使君夜会戏赠》诗之三:“它时 金谷 重相遇,还许尊前问故人?”  清姚鼐《答客》诗:“春深文䜩盈 金谷 ,日宴儒林论 石渠 。” (7).见“ 金谷酒数 ”。
慧业才人 慧业才人【解释】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同“慧业文人”。
穷而后工 穷而后工【解释】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出处】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投笔从戎 投笔从戎【解释】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出处】《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示例】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的经过。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近义词】弃文就武【反义词】解甲归田【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文穷 文穷 文穷,典故名,典出《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韩愈十一·送穷文〉。“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 后遂以“文穷”指旧时文人失意,自谓以能文而致穷。中国民间有送穷鬼的风俗。文穷即为五穷之一。
辞林 辞林 【词语】:辞林 【注音】:cí lín 【释义】:1.著述之林。指诗文的总汇。 2.旧时亦用作称颂文人饱学的敬词。
窮而後工 【解释】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出处】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辭林 辞林 【词语】:辞林 【注音】:cí lín 【释义】:1.著述之林。指诗文的总汇。 2.旧时亦用作称颂文人饱学的敬词。
投筆從戎 【解释】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出处】《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示例】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的经过。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近义词】弃文就武【反义词】解甲归田【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文窮 文穷 文穷,典故名,典出《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韩愈十一·送穷文〉。“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 后遂以“文穷”指旧时文人失意,自谓以能文而致穷。中国民间有送穷鬼的风俗。文穷即为五穷之一。
文几 文几 文几,供读书作文的书桌。亦作文人间书信用语。
文标 文标 犹文斾。敬称有影响的文人 明 何景明 《吴伟飞泉画图歌》:“伟哉 田子 今儒宗,文标南指 匡卢 峰。”
文工 文工 文工是汉语词汇,出自《酬卢秘书》,解释是文人,文章精工。

其它词语热搜

* 形容文人的词语:1. 风流倜傥;2. 才华横溢;3. 洒脱自然;4. 诗情画意;5. 温文尔雅;6. 知书达理;7. 哲思深邃;8. 谈笑风生;9. 文思泉涌;10. 情趣盎然;11. 博闻强记;12. 心灵手巧;13. 优雅多姿;14. 富有浪漫情怀;15. 独具匠心;16. 精通多语;17. 善于表达;18. 勇于创新;19. 睿智清明;20. 一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