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英国的词语
形容英国的词语:1. 雄伟壮观的;2. 古老的;3. 繁荣的;4. 多元文化的;5. 气候温和的;6. 绿色的;7. 浪漫的;8. 热情好客的;9. 历史悠久的;10. 优雅的;11. 神秘的;12. 独特的;13. 富有创意的;14. 贵族气息的;15. 游客众多的;16. 美食众多的;17. 自然风光优美的;18. 文学艺术之都的;19. 时尚前卫的;20. 大学城
形容英国的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
词语 | 拼音/解释 |
---|---|
英语 | 英语 (外语)英语(English)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下的语言,由26个字母组成,英文字母渊源于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渊源于希腊字母,而希腊字母则是由腓尼基字母演变而来的。英语是国际指定的官方语言(作为母语),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包含约49万词,外加技术名词约30万个,是词汇最多的语言,也是欧盟以及许多国际组织以及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拥有世界第三位的母语使用者人数,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母语使用者人数。 英语由古代从丹麦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德国、荷兰及周边移民至不列颠群岛的盎格鲁、撒克逊以及朱特部落的白人所说的语言演变而来,并通过英国的殖民活动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由于在历史上曾和多种民族语言接触,它的词汇从一元变为多元,语法从“多屈折”变为“少屈折”,语音也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在19至20世纪,英国以及美国在文化、经济、军事、政治和科学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使得英语成为一种国际语言。如今,许多国际场合都使用英语做为沟通媒介。 英语也是与电脑联系最密切的语言,大多数编程语言都与英语有联系,而且随着网络的使用,英文的使用更普及。英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苏格兰语、低地撒克逊语、丹麦语、德语、荷兰语、南非荷兰语和英语也很接近。拥有法国血统的诺曼人于11世纪征服英格兰王国,带来数万法语词汇和拉丁语词汇,很大程度地丰富了英语词汇外,相对也驱使不少原生的语汇作废。 |
英镑 | 英镑 英镑是英国国家货币和货币单位名称。英镑主要由英格兰银行发行,但亦有其他发行机构。最常用于表示英镑的符号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英镑取的ISO 4217货币代码为GBP (Great Britain Pound)。除了英国,英国海外领地的货币也以镑作为单位,与英镑的汇率固定为1:1。 由于英国是世界最早实行工业化的国家,曾在国际金融业中占统治地位,英镑曾是国际结算业务中的计价结算使用最广泛的货币。一战和二战以后,英国经济地位不断下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英国金融业还很发达,英镑在外汇交易结算中还占有非常高的地位。英镑上印有具有贡献的人物及皇室。 |
伯明翰大学 | 伯明翰大学 伯明翰大学(英文名: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始建于1825年,是位于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的世界百强名校,英国老牌名校。于1900年获得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的皇家特许状,是英国著名的六所“红砖大学”中的首位成员,英国12所精英大学之一。同时也是英国常春藤联盟“罗素大学集团”核心成员,M5大学联盟成员,国际大学组织“Universitas 21”创始成员,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成员。 2018/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位居世界第79位(历年最高62)。在2017年英国官方组织的教学卓越框架(TEF)评估中,居全英第3名。在TIMES英国大学专业排名中,物理和天文专业第2,化学工程专业第4,计算机科学专业第5。 伯明翰大学被《星期日泰晤士报》和《泰晤士报》评为2013-2014“年度大学”。此外,伯明翰大学商学院是英国高等教育中最早建立的商学院,获得AACSB、AMBA和EQUIS三大认证的世界1%顶尖精英商学院。同时伯明翰大学在医学和生物科学领域颇为强势,其中,生物科学专业方向就业率仅次于剑桥大学。 伯明翰大学建校一个多世纪以来,凭着高质量、多领域的研究得到世界的认可,英国首相斯坦利·鲍德温、内维尔·张伯伦和罗伯特·安东尼·艾登,诺贝尔奖得主质谱仪的发明者弗朗西斯·阿斯顿,以及中国近代地质学之父李四光,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中国金属物理、冶金史学科奠基人柯俊等都是伯明翰大学的杰出校友。截止至2017年底,从伯明翰大学已经走出了11位诺贝尔奖得主,3名英国首相,5名外国政府首脑。 |
英鎊 | 英镑 英镑是英国国家货币和货币单位名称。英镑主要由英格兰银行发行,但亦有其他发行机构。最常用于表示英镑的符号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英镑取的ISO 4217货币代码为GBP (Great Britain Pound)。除了英国,英国海外领地的货币也以镑作为单位,与英镑的汇率固定为1:1。 由于英国是世界最早实行工业化的国家,曾在国际金融业中占统治地位,英镑曾是国际结算业务中的计价结算使用最广泛的货币。一战和二战以后,英国经济地位不断下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英国金融业还很发达,英镑在外汇交易结算中还占有非常高的地位。英镑上印有具有贡献的人物及皇室。 |
英語 | 英语 (外语)英语(English)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下的语言,由26个字母组成,英文字母渊源于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渊源于希腊字母,而希腊字母则是由腓尼基字母演变而来的。英语是国际指定的官方语言(作为母语),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包含约49万词,外加技术名词约30万个,是词汇最多的语言,也是欧盟以及许多国际组织以及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拥有世界第三位的母语使用者人数,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母语使用者人数。 英语由古代从丹麦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德国、荷兰及周边移民至不列颠群岛的盎格鲁、撒克逊以及朱特部落的白人所说的语言演变而来,并通过英国的殖民活动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由于在历史上曾和多种民族语言接触,它的词汇从一元变为多元,语法从“多屈折”变为“少屈折”,语音也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在19至20世纪,英国以及美国在文化、经济、军事、政治和科学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使得英语成为一种国际语言。如今,许多国际场合都使用英语做为沟通媒介。 英语也是与电脑联系最密切的语言,大多数编程语言都与英语有联系,而且随着网络的使用,英文的使用更普及。英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苏格兰语、低地撒克逊语、丹麦语、德语、荷兰语、南非荷兰语和英语也很接近。拥有法国血统的诺曼人于11世纪征服英格兰王国,带来数万法语词汇和拉丁语词汇,很大程度地丰富了英语词汇外,相对也驱使不少原生的语汇作废。 |
北爱尔兰 | 北爱尔兰 北爱尔兰(爱尔兰语:Tuaisceart Éireann;英语:Northern Ireland),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政治实体之一,位于爱尔兰岛东北部,首府是贝尔法斯特。面积14139 平方千米。地形中间低平,周围多山。主要河流有班恩河,上游的内伊湖,是英国最大的湖泊,属冰蚀湖。 因为族群和宗教的特殊性而与爱尔兰分离: 1)在英国统治爱尔兰岛的时期,英国在爱尔兰岛北方有大量的新教徒移民,新教徒后来占人口的多数。 2)爱尔兰人信天主教,属于凯尔特人,是欧洲大陆第一代居民的子嗣,1169年开始遭到英格兰入侵,1541年起英王成为爱尔兰国王,1916年都柏林爆发了反抗大英帝国殖民统治的复活节起义,1921年12月6日,双方签订《英爱条约》,爱尔兰独立。 3)但以英国后裔为主和新教为主的北部6郡拒绝独立,选择继续留在英国,以地区的地位加入英国(英国四个单元里其它三个是邦)。 |
波士顿倾茶事件 | 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3年12月16日发生的波士顿倾茶事件(Boston Tea Party) (最开始被约翰·亚当斯称为“the Destruction of the Tea in Boston”,波士顿茶叶大摧毁),是一场由波士顿”自由之子(Sons of Liberty)”所领导的政治示威事件。示威者们乔装成印第安人的模样潜入商船,将东印度公司运来的一整船茶叶倾入波士顿湾,以此反抗英国国会于1773年颁布的《茶税法》。 北美人民(来自英国的北美殖民者,Colonists)专门针对《茶税法》进行示威,是因为他们坚信这项法案侵犯了他们作为英国臣民“无代表不纳税”的权利。所谓的“无代表不纳税”,指的是北美人民(来自英国的北美殖民者们)坚信,在英国国会中没有自己的直接代表,就等于剥夺了他们作为英国公民的权利,而这是不合法的。因此,那些对殖民地人民要求征税的法律(即可能直接影响到大众生活的法律),以及针对殖民地的其他法律,全都是违背宪法的。 该事件发生后,英国国会于1774年起陆续颁布了五条《强制法令(Coercive Acts)》,又称《不可容忍法令(Intolerable Acts)》,作为对此事件的回应。 美洲十三个殖民地的殖民者们为了对抗《不可容忍法令(Intolerable Acts)》,召集了第一届大陆议会,向英国王室请愿,希望其能够撤销这些法令,并调解殖民地对该法令及英国政府的抵抗。然而,在1775年,殖民地与英国政府之间的矛盾还是爆发了,并最终成为了如今我们所说的美国革命。 |
北愛爾蘭 | 北爱尔兰 北爱尔兰(爱尔兰语:Tuaisceart Éireann;英语:Northern Ireland),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政治实体之一,位于爱尔兰岛东北部,首府是贝尔法斯特。面积14139 平方千米。地形中间低平,周围多山。主要河流有班恩河,上游的内伊湖,是英国最大的湖泊,属冰蚀湖。 因为族群和宗教的特殊性而与爱尔兰分离: 1)在英国统治爱尔兰岛的时期,英国在爱尔兰岛北方有大量的新教徒移民,新教徒后来占人口的多数。 2)爱尔兰人信天主教,属于凯尔特人,是欧洲大陆第一代居民的子嗣,1169年开始遭到英格兰入侵,1541年起英王成为爱尔兰国王,1916年都柏林爆发了反抗大英帝国殖民统治的复活节起义,1921年12月6日,双方签订《英爱条约》,爱尔兰独立。 3)但以英国后裔为主和新教为主的北部6郡拒绝独立,选择继续留在英国,以地区的地位加入英国(英国四个单元里其它三个是邦)。 |
加仑 | 加仑 加仑是一种容(体)积单位,英文全称gallon,简写gal。加仑又分为英制加仑和美制加仑,两者表示的大小不一样。 英制加仑是一种使用于英国、其前殖民地和英联邦国家非正式标准化的单位,英国已于1995年完成了到国际单位制的转换。现在从官方而言,加仑只应用于美国、利比里亚和缅甸。而其他国家或地区则使用国际单位制,即米制,又称为公制。 |
英制 | 英制 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使用的一种度量制。长度主单位为英尺,重量主单位为磅,容积主单位为加仑,温度单位为华氏度。因为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英制的进制相当繁杂。 在使用场合方面,日常生活中一般用英制;但英国法律规定,商业零售必须使用公制;在科学领域,英国人习惯用公制,美国人习惯用英制。 |
英吉利海峡 | 英吉利海峡 英吉利海峡,又名拉芒什海峡,是分隔英国与欧洲大陆的法国、并连接大西洋与北海的海峡。海峡长560公里(350英里),宽240公里(150英里),最狭窄处又称多佛尔海峡,仅宽34公里(21英里)。英国的多佛尔与法国的加来隔海峡相望。 主权归属:英国和法国。 |
土邦 | 土邦 现在更多地称为『王侯领』,因为其英文为prince state,翻译成“土”邦有歧视印度王公的封建领地的意味。 是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一部分 土邦未被纳入英国直接统治的英属印度范围之内,但臣属英国,与之签订各种条约,大权在英国驻扎官手中,王公仅名义上保持统治,对外无权与其他土邦或外国发生联系,对内享有很大的自治权。是邦内人民的专制统治者。王公拥有不同的封号,如罗阇、摩诃罗阇、纳瓦布和尼扎姆等。是维护英国殖民统治的一个阶层,1947年印巴分治前夕,约有土邦600个,占地114.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人,最大的土邦是海得拉巴土邦和克什米尔。按照蒙巴顿方案,土邦在英国移交主权后,享有特殊地位,可自己决定加入印度和巴基斯坦任一自治领,也仍可与英国保持原有关系。后大部加入印度,少数加入巴基斯坦。 |
格列佛游记 | 格列佛游记 (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长篇小说)《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又译为江奈生·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首次出版于1726年。 作品以里梅尔·格列佛(又译为莱缪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还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了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写出了荒诞而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图,对殖民战争的残酷暴戾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斗争。 《格列佛游记》1726年在英国首次出版便受到读者追捧,一周之内售空。出版几个世纪以来,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在中国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被列为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书目。根据其内容改编的电影分别于1977年、1996年、2010年被搬上大荧幕。 |
格列佛遊記 | 格列佛游记 (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长篇小说)《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又译为江奈生·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首次出版于1726年。 作品以里梅尔·格列佛(又译为莱缪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还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了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写出了荒诞而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图,对殖民战争的残酷暴戾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斗争。 《格列佛游记》1726年在英国首次出版便受到读者追捧,一周之内售空。出版几个世纪以来,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在中国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被列为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书目。根据其内容改编的电影分别于1977年、1996年、2010年被搬上大荧幕。 |
加侖 | 加仑 加仑是一种容(体)积单位,英文全称gallon,简写gal。加仑又分为英制加仑和美制加仑,两者表示的大小不一样。 英制加仑是一种使用于英国、其前殖民地和英联邦国家非正式标准化的单位,英国已于1995年完成了到国际单位制的转换。现在从官方而言,加仑只应用于美国、利比里亚和缅甸。而其他国家或地区则使用国际单位制,即米制,又称为公制。 |
英吉利海峽 | 英吉利海峡 英吉利海峡,又名拉芒什海峡,是分隔英国与欧洲大陆的法国、并连接大西洋与北海的海峡。海峡长560公里(350英里),宽240公里(150英里),最狭窄处又称多佛尔海峡,仅宽34公里(21英里)。英国的多佛尔与法国的加来隔海峡相望。 主权归属:英国和法国。 |
百年戰爭 | 百年战争 (英法历史上的战争)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 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
英吨 | 英吨 英吨是英帝国制沿用的质量单位,使用地区主要为英国、美国与一些大英国协国家。 |
百慕大群岛 | 百慕大群岛 百慕大群岛(英语:Bermuda),港台译百慕达群岛,旧称萨默斯岛。位于北大西洋,是自治的英国海外领地。位于北纬32度14分至32度25分、西经64度38分至64度53分。 距北美洲约900多公里、美国东岸佛罗里达州迈阿密东北约1100海里及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东南约840海里。自英国国王Sammy时期占领百慕大群岛。 百慕大Bermuda是历史最悠久的英国海外领地,早于英格兰殖民《1707年联合法案》(Acts of Union 1707)颁布及英国建立前的一、两个世纪。联合国非殖民化委员会自1945年起将其列为全球16个非自治领地之一。 |
总税务司 | 总税务司 官名。掌全国关税行政及海关人员任免。清咸丰四年(1854),上海道吴健彰与英、法、美领事签订协定,组织海关税务委员会,三国各派一人为税务司,征收关税。名义上由清廷派司税管理,实际由英、法委员主持。 总税务司是清政府管理海关税务的最高行政官员。根据1858年订立的《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各口划一办理”,列强遂强行要求将中国各海关都仿照上海海关管理办法,实行“统一办理”。1859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总税务司署,按照英国建议,任命英人李泰国(Hor-atio Nelson Lay)为首任总税务司。各口税务司及海关高级职员,均由外国人担任。1863年,英人赫德(Robert Hart)继任总税务司,他占据这个位置一直到1909年。 |
板球 | 板球 板球(Cricket),又称木球,一向给人称颂为“绅士的游戏”(gentleman's game),是一项崇尚体育精神(sportsmanship)和“公平比赛”(fairplay)的运动。板球起源于英国,盛行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家。板球的球季主要在春季与夏季,与在秋季与冬季踢的足球互补。 据说早在13世纪,英王爱德华一世就曾在英格兰东南部的肯特参加过类似板球的运动。板球被誉为贵族运动,亨利八世称板球为“国王的运动”,是英国的国球,也是英国的三大运动(足球、英式橄榄球、板球)之一。直至今日,板球还是被看成中产阶级的运动。英国正在采取措施,普及板球运动。过去近20年来,澳大利亚一直是板球运动的霸主。但英格兰的实力正在回升。 板球项目是锻炼手眼的协调能力,集上肢动作控制能力、技巧与力量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比赛项目为团体赛。 |
獨立宣言 | 独立宣言 (美国立国文书之一)《美国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是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之文告。 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次大陆会议(Second Continental Congress)于费城批准,这一天后成为美国独立纪念日。宣言之原件由大陆会议出席代表共同签署,并永久展示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之国家档案与文件署当中。此独立宣言为美国最重要的立国文书之一。 《独立宣言》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前言,阐述了宣言的目的;第二部分阐述政治体制思想,即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第三部分历数英国压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条条罪状,说明殖民地人民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拿起武器的,力争独立的合法性和正义性;第四部分,也就是在宣言的最后一部分,美利坚庄严宣告独立。 |
總稅務司 | 总税务司 官名。掌全国关税行政及海关人员任免。清咸丰四年(1854),上海道吴健彰与英、法、美领事签订协定,组织海关税务委员会,三国各派一人为税务司,征收关税。名义上由清廷派司税管理,实际由英、法委员主持。 总税务司是清政府管理海关税务的最高行政官员。根据1858年订立的《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各口划一办理”,列强遂强行要求将中国各海关都仿照上海海关管理办法,实行“统一办理”。1859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总税务司署,按照英国建议,任命英人李泰国(Hor-atio Nelson Lay)为首任总税务司。各口税务司及海关高级职员,均由外国人担任。1863年,英人赫德(Robert Hart)继任总税务司,他占据这个位置一直到1909年。 |
虎門條約 | 虎门条约 (虎门条约)1840年至1842年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清朝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而告结束。战后,英方利用清朝政府对国际惯例和己方利益的无知,引诱清方就通商口岸的各项制度在南京和广东继续谈判。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7月,双方达成海关税则,22日,英方在香港首先公布了《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10月8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英国驻华全权公使璞鼎查各自代表两国政府在广东虎门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先前公布的《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作为《虎门条约》的附件,也正式成立。 |
英噸 | 英吨 英吨是英帝国制沿用的质量单位,使用地区主要为英国、美国与一些大英国协国家。 |
泰晤士河 | 泰晤士河 (英格兰西南部河流)泰晤士河(River Thames)是英国著名的“母亲”河。也称泰姆河,发源于英格兰西南部的科茨沃尔德希尔斯,全长346公里,横贯英国首都伦敦与沿河的10多座城市,流域面积13000平方公里,在伦敦下游河面变宽,形成一个宽度为29公里的河口,注入北海。在伦敦上游,泰晤士河沿岸有许多名胜之地,诸如伊顿、牛津、亨利和温莎等。泰晤士河的入海口充满了英国的繁忙商船,然而其上游的河道则以其静态之美而著称于世。在英国历史上泰晤士河流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约翰牛 | 约翰牛 约翰牛(英文:John Bull),是英国的拟人化形象,源于1727年由苏格兰作家约翰·阿布斯诺特所出版讽刺小说《约翰牛的生平》,主人公约翰牛是一个头戴高帽、足蹬长靴、手持雨伞的矮胖绅士,为人愚笨而且粗暴冷酷、桀骜不逊、欺凌弱小。这个形象原来为了讽刺辉格党内阁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的政策所作,随着小说的风靡一时,逐渐成为英国人自嘲的形象。 |
英皇 | 英皇 英皇是对英国男性君主的一个称谓。这个称呼是专指1877年以後,1948年以前的四位英国君主。英皇的完整头衔为:“联合王国及其海外治领的国王及印度皇帝陛下 ”(King of the United Kingdom & the British dominions beyond the Seas, Emperor of India);“爱尔兰国王陛下”(King of Ireland) |
白金汉宫 | 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是英国君主位于伦敦的主要寝宫及办公处。宫殿坐落在威斯敏斯特,是国家庆典和王室欢迎礼举行场地之一,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在英国历史上的欢庆或危机时刻,白金汉宫也是一处重要的集会场所。1703-1705年,白金汉和诺曼比公爵约翰·谢菲尔德在此兴建了一处大型镇厅建筑“白金汉宫”,构成了今天的主体建筑。1761年,乔治三世获得该府邸,并作为一处私人寝宫。此后宫殿的扩建工程持续超过了75年,主要由建筑师约翰·纳西和爱德华·布罗尔主持,为中央庭院构筑了三侧建筑。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白金汉宫成为英王正式宫寝。19世纪末20世纪初,宫殿公共立面修建,形成延续至今天白金汉宫形象。二战期间,宫殿礼拜堂遭一枚德国炸弹袭击而毁;在其址上建立的女王画廊于1962年向公众开放,展示皇家收藏品。现在的白金汉宫对外开放参观,每天清晨都会进行著名的禁卫军交接典礼,成为英国王室文化的一大景观。 |
独立宣言 | 独立宣言 (美国立国文书之一)《美国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是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之文告。 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次大陆会议(Second Continental Congress)于费城批准,这一天后成为美国独立纪念日。宣言之原件由大陆会议出席代表共同签署,并永久展示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之国家档案与文件署当中。此独立宣言为美国最重要的立国文书之一。 《独立宣言》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前言,阐述了宣言的目的;第二部分阐述政治体制思想,即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第三部分历数英国压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条条罪状,说明殖民地人民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拿起武器的,力争独立的合法性和正义性;第四部分,也就是在宣言的最后一部分,美利坚庄严宣告独立。 |
兩院制 | 两院制 两院制是某些资本主义国家设上院下院并立,分担议会职能的制度。最初产生于17世纪的英国,后为其他国家所广泛采用。名称各有不同。如英国叫上议院(贵族院)和下议院(平民院);美国、日本叫参议院和众议院;法国叫参议院和国民议会;荷兰叫第一院和第二院等等。上下两院的组成和职权,有些方面是相同的,如两院议员一般均经选举产生并定期实行改选,两院都享有立法和监督行政的权力等等。但又各有若干差异。上议院通常较下议院更为保守,其议员当选资格有更多的限制,任期也较长。有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规定:议案必须经两院分别通过才能成立,因而上议院一般都有权拖延或否决下议院通过的决议,以牵制或抵消下议院的作用(如英美等国)。 |
白金漢宮 | 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是英国君主位于伦敦的主要寝宫及办公处。宫殿坐落在威斯敏斯特,是国家庆典和王室欢迎礼举行场地之一,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在英国历史上的欢庆或危机时刻,白金汉宫也是一处重要的集会场所。1703-1705年,白金汉和诺曼比公爵约翰·谢菲尔德在此兴建了一处大型镇厅建筑“白金汉宫”,构成了今天的主体建筑。1761年,乔治三世获得该府邸,并作为一处私人寝宫。此后宫殿的扩建工程持续超过了75年,主要由建筑师约翰·纳西和爱德华·布罗尔主持,为中央庭院构筑了三侧建筑。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白金汉宫成为英王正式宫寝。19世纪末20世纪初,宫殿公共立面修建,形成延续至今天白金汉宫形象。二战期间,宫殿礼拜堂遭一枚德国炸弹袭击而毁;在其址上建立的女王画廊于1962年向公众开放,展示皇家收藏品。现在的白金汉宫对外开放参观,每天清晨都会进行著名的禁卫军交接典礼,成为英国王室文化的一大景观。 |
約翰牛 | 约翰牛 约翰牛(英文:John Bull),是英国的拟人化形象,源于1727年由苏格兰作家约翰·阿布斯诺特所出版讽刺小说《约翰牛的生平》,主人公约翰牛是一个头戴高帽、足蹬长靴、手持雨伞的矮胖绅士,为人愚笨而且粗暴冷酷、桀骜不逊、欺凌弱小。这个形象原来为了讽刺辉格党内阁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的政策所作,随着小说的风靡一时,逐渐成为英国人自嘲的形象。 |
两院制 | 两院制 两院制是某些资本主义国家设上院下院并立,分担议会职能的制度。最初产生于17世纪的英国,后为其他国家所广泛采用。名称各有不同。如英国叫上议院(贵族院)和下议院(平民院);美国、日本叫参议院和众议院;法国叫参议院和国民议会;荷兰叫第一院和第二院等等。上下两院的组成和职权,有些方面是相同的,如两院议员一般均经选举产生并定期实行改选,两院都享有立法和监督行政的权力等等。但又各有若干差异。上议院通常较下议院更为保守,其议员当选资格有更多的限制,任期也较长。有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规定:议案必须经两院分别通过才能成立,因而上议院一般都有权拖延或否决下议院通过的决议,以牵制或抵消下议院的作用(如英美等国)。 |
五月花号 | 五月花号 (五月花号轮船)“五月花(May Flower)”号是英国3桅盖轮船,长19.50米, 宽7.95米, 吃水3.35米,排水量180吨,于1615年下水。1620年9月6日,该船载有包括男、女及儿童在内的102名清教徒由英国出发。随着美国的独立,该船就此名闻遐迩。1957年在英国德文郡(Devon)布里克瑟姆(Brixham)建造了“五月花”号,作为送给美国的纪念礼品。1995年美国普利茅斯城决定复原“五月花”号作为一艘展览船,作为普利茅斯移民社会发展的标志。 |
英伦 | 英伦 英伦主要是泛指英伦三岛,其中包括英格兰、苏格兰、 威尔士和北爱尔兰。也有民间说法,英伦很有可能是英国伦敦简称或England的音译,并且应该是源于港台地区的一种说法。从历史沿变来看,这一称呼应该是自民国期间对英国的一种称呼,其实这个说法也无一定根据。 |
阿拉曼战役 | 阿拉曼战役 (二战中同盟国和轴心国在北非的作战)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上,轴心国德国司令埃尔温·隆美尔所指挥的非洲装甲军团与英国伯纳德·蒙哥马利将军统领之英联邦军队在埃及阿拉曼进行之战役。这场战争以英国为首的盟军的胜利而告终。 这场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盟军在阿拉曼的胜利致使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王国欲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占有战略资源丰富的中东的希望破灭。这场战役结束了非洲装甲军团的攻势,此场战役后轴心国于北非战场转入战略撤退运作。阿拉曼战役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与瓜岛战役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这里每年都会举行战役纪念活动。 |
五月花號 | 五月花号 (五月花号轮船)“五月花(May Flower)”号是英国3桅盖轮船,长19.50米, 宽7.95米, 吃水3.35米,排水量180吨,于1615年下水。1620年9月6日,该船载有包括男、女及儿童在内的102名清教徒由英国出发。随着美国的独立,该船就此名闻遐迩。1957年在英国德文郡(Devon)布里克瑟姆(Brixham)建造了“五月花”号,作为送给美国的纪念礼品。1995年美国普利茅斯城决定复原“五月花”号作为一艘展览船,作为普利茅斯移民社会发展的标志。 |
英倫 | 英伦 英伦主要是泛指英伦三岛,其中包括英格兰、苏格兰、 威尔士和北爱尔兰。也有民间说法,英伦很有可能是英国伦敦简称或England的音译,并且应该是源于港台地区的一种说法。从历史沿变来看,这一称呼应该是自民国期间对英国的一种称呼,其实这个说法也无一定根据。 |
西歐 | 西欧 西欧,是指欧洲西部的发达国家,是一个政治概念,多为北约组织成员国,而欧洲西部是一个纯地理概念,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大西洋东岸,大部分位于北纬35°~60°,属北温带。 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七个国家。还包括德国、奥地利、瑞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挪威、瑞典、丹麦、芬兰、冰岛、希腊等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义的西欧本区又可以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包括30多个国家,占欧洲的一半左右。 西欧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99%人口属欧罗巴人种,是人种比较单一的地区。民族主要有属日耳曼语族的英格兰人、德意志人、奥地利人、瑞士人、荷兰人、挪威人、瑞典人、丹麦人、冰岛人等;属凯尔特语族的爱尔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等;属罗曼语族的法兰西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罗马尼亚人等,还有属乌拉尔语系的芬兰人以及欧洲文明的摇篮希腊人。 |
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工业化过渡阶段)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一般认为,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是最早结束工业革命的国家。 |
谷物法 | 谷物法 谷物法(Corn Laws,或称“玉米法案”)是一道于1815年至1846年强制实施的进口关税,藉以“保护”英国农夫及地主免受来自从生产成本较低廉的外国所进口的谷物的竞争。它规定了国产谷物平均价达到或超过某种限度时方可进口。其目的是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要注意的是,在英式英语里,“玉米”(corn)这个词语泛指所有谷物,与美式英语专指玉米的意思有所不同。 |
伦敦大学 | 伦敦大学 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是位于英国首都伦敦的一个由十几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组成的大学联邦(与美国加州大学一样,亦被称为“公立联邦制大学”),在1836年由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合并而成,并获颁皇家特许状,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公立大学系统之一。伦敦大学是世界最大的大学联邦体之一,其旗下大学在各项学术指标和排名中均名列前茅。这些校区互为独立又互相联系,各自作为独立的大学而存在。目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独生女安妮公主,担任伦敦大学与各级学院的校监。 伦敦大学大学联邦经过177年的扩张,已发展成为包含18个独立自治的学院和10个研究所的巨型联盟,并对世界发展影响深远的巨型大学系统,在各加盟学院的毕业生与教师中,拥有72个诺贝尔奖得主、数十位国家元首。旗下学院都有独立的大学地位和高度的自治权,它们独立招生、独立排名。有9所学院独立颁发文凭,包括: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国王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皇家音乐专科学院、伦敦大学城市学院、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圣乔治医学院。 帝国理工学院在1907年成为伦敦大学的一个加盟学院,2007年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授权下,正式脱离伦敦大学成为一所独立的大学。 |
西欧 | 西欧 西欧,是指欧洲西部的发达国家,是一个政治概念,多为北约组织成员国,而欧洲西部是一个纯地理概念,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大西洋东岸,大部分位于北纬35°~60°,属北温带。 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七个国家。还包括德国、奥地利、瑞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挪威、瑞典、丹麦、芬兰、冰岛、希腊等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义的西欧本区又可以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包括30多个国家,占欧洲的一半左右。 西欧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99%人口属欧罗巴人种,是人种比较单一的地区。民族主要有属日耳曼语族的英格兰人、德意志人、奥地利人、瑞士人、荷兰人、挪威人、瑞典人、丹麦人、冰岛人等;属凯尔特语族的爱尔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等;属罗曼语族的法兰西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罗马尼亚人等,还有属乌拉尔语系的芬兰人以及欧洲文明的摇篮希腊人。 |
工業革命 |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工业化过渡阶段)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一般认为,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是最早结束工业革命的国家。 |
都铎王朝 | 都铎王朝 都铎王朝是由克莱恩·唐纳利、布莱恩·柯克执导的历史剧,乔纳森·莱斯·梅耶斯、山姆·尼尔 、杰瑞米·诺森、娜塔莉·多默尔等参加演出。本剧讲述了年轻的亨利八世对英国的统治以及他的婚姻生活,带有传奇色彩。 16世纪中叶,英国驻意大利大使遭到法国人暗杀,而且死者正是年轻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叔叔。亨利八世跟主教沃尔金密谋,要与王后离婚,此举顿时牵涉到外交、宗教等多方利益。期间,热死病蔓延,引起全国恐慌,一场宫廷震荡也随之而来。 |
伦敦 | 伦敦 (英国首都)伦敦(London),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英国)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与纽约和香港并称为“纽伦港”。 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平原上,泰晤士河贯穿其中,城市中心坐标为北纬51°30′、东经0.1°5′。截至2016年,大伦敦都会区面积为1577平方千米,人口约828万人。2016年,伦敦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5535亿美元。 伦敦是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有数量众多的名胜景点与博物馆。伦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来自世界各地,一座种族、宗教与文化的大熔炉城市,使用的语言超过300多种,是全球化的典范。 2018年,伦敦在世界城市规模的排名中与纽约并列位居首位。2018年10月,第十七届“全球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发布,伦敦排名第三。2018年11月,伦敦被GaWC评为Alpha++级世界一线城市。 |
圣保罗大教堂 | 圣保罗大教堂 (英国伦敦教堂)圣保罗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国第一大教堂,教堂也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列。圣保罗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后经多次毁坏、重建,由英国著名设计大师和建筑家克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在17世纪末完成这伦敦最伟大的教堂设计,整整花了35年的心血。圣保罗教堂另一个建筑特色,是少数设计、建筑分别仅由一人完成,而非历经多位设计、建筑师的教堂之一,教堂内还有一个雷恩的墓碑,上书“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just look around”(如果你在寻觅他的纪念碑,只需要看看周围)。里面还有一所具有不凡地位的法学院,位于教堂区内的圣保罗十字学院是伦敦的首届“议会”所在地。圣保罗大教堂是伦敦的宗教中心,建筑为华丽的巴洛克风格,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17世纪末建成。 |
蓝皮书 | 蓝皮书 蓝皮书早期主要指英国议会的一种出版物。因封皮是蓝色,故名。开始发行于1681年,自1836年才公开出售。其名称是《英国议会文书》,是英国政府提交议会两院的一种外交资料和文件。后用于代指部分官方文件,通常代表的是学者的观点或者研究团队的学术观点。 |
福利经济学 | 福利经济学 (经济学分支学科)福利经济学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福利经济学在20世纪初形成于英国。它经过了旧福利经济学和新福利经济学两个发展阶段。前者建立在基数效用论的基础上,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庇古,他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 中第一次系统地论证了整个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福利最大值的可能性;后者建立在序数效用论的基础上,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帕累托,他首先考察了“集合体的效用极大化”问题,提出了“帕累托最适度条件”。目前福利经济学的研究越来越侧重于实际应用方面,西方主要经济学家都要涉及这一领域。 |
倫敦 | 伦敦 (英国首都)伦敦(London),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英国)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与纽约和香港并称为“纽伦港”。 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平原上,泰晤士河贯穿其中,城市中心坐标为北纬51°30′、东经0.1°5′。截至2016年,大伦敦都会区面积为1577平方千米,人口约828万人。2016年,伦敦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5535亿美元。 伦敦是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有数量众多的名胜景点与博物馆。伦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来自世界各地,一座种族、宗教与文化的大熔炉城市,使用的语言超过300多种,是全球化的典范。 2018年,伦敦在世界城市规模的排名中与纽约并列位居首位。2018年10月,第十七届“全球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发布,伦敦排名第三。2018年11月,伦敦被GaWC评为Alpha++级世界一线城市。 |
金銀島 | 金银岛 (英国史蒂文森著小说作品)《金银岛》是英国小说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创作于1881年,作品于1881年10月至1882年1月以《金银岛,或伊斯班袅拉号上的暴乱》为题在《小伙子》上发表,作者的署名是“乔治·诺斯船长”,1883年出版单行本。 《金银岛》讲述的是18世纪中期英国少年吉姆从垂危水手彭斯手中得到传说中的藏宝图,在当地乡绅支援下组织探险队前往金银岛。并与冈恩众人智斗海盗,最终平息了叛变并成功取得宝藏的故事。《金银岛》体现了东方主义“东方化”和“包容”东方的愿望,金银岛及岛上财宝代表着被东方主义扭曲了的东方形象。 |
感恩節 | 感恩节 (西方传统节日)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西方传统节日,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 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美国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假期一般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 1879 年加拿大议会宣称11月6日是感恩节和全国性的假日。在随后的年代,感恩节的日期改变了多次,直到在1957 年1月31日,加拿大议会宣布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为感恩节。 除了美国、加拿大,世界上还有埃及、希腊等国家有自己独特的感恩节,但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却与感恩节绝缘。也有学者倡议设立“中华感恩节”,以弘扬传统文化。 |
藍皮書 | 蓝皮书 蓝皮书早期主要指英国议会的一种出版物。因封皮是蓝色,故名。开始发行于1681年,自1836年才公开出售。其名称是《英国议会文书》,是英国政府提交议会两院的一种外交资料和文件。后用于代指部分官方文件,通常代表的是学者的观点或者研究团队的学术观点。 |
金银岛 | 金银岛 (英国史蒂文森著小说作品)《金银岛》是英国小说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创作于1881年,作品于1881年10月至1882年1月以《金银岛,或伊斯班袅拉号上的暴乱》为题在《小伙子》上发表,作者的署名是“乔治·诺斯船长”,1883年出版单行本。 《金银岛》讲述的是18世纪中期英国少年吉姆从垂危水手彭斯手中得到传说中的藏宝图,在当地乡绅支援下组织探险队前往金银岛。并与冈恩众人智斗海盗,最终平息了叛变并成功取得宝藏的故事。《金银岛》体现了东方主义“东方化”和“包容”东方的愿望,金银岛及岛上财宝代表着被东方主义扭曲了的东方形象。 |
先令 | 先令 (货币单位)先令(Shilling),符号(/-),是英国的旧辅币单位(旧时英国的多数殖民地和也用相同的货币单位。)、奥地利的旧货币单位和肯尼亚、索马里、乌干达、坦桑尼亚的货币单位。在人民币里面,单位是“角”。 |
援照 | 援照 按照 清 薛福成 《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到臣当经办文照会 英国 外部,援照公法及各国常例,声明 中国 可派领事官,分驻 英国 属境。”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漏卮本末》:“ 余葆纯 固请裁减,乃劝 义律 援照成本,按原索之一千二百万减半偿之,遂罢兵。” |
杖洋 | 杖洋 zhànɡ yánɡ 1.旧时对英国铸造的一种银元的俗称。匝面图案为一手持三叉戟的不列颠女神像,并用汉英和马来文标明"一圆"字样。1895年起在孟买﹑加尔各答等地铸造,大小轻重仿墨西哥鹰洋。由上海﹑香港﹑新加坡﹑槟榔屿等地的英国银行发行。 |
便士 | 便士 便士是英国货币辅币单位,每个硬币面值可能不同。类似于中国的“分”。自1971年起实行,1英镑=100新便士。同时便士也是NBA著名球星安芬尼·哈达威的绰号。 |
感恩节 | 感恩节 (西方传统节日)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西方传统节日,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 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美国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假期一般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 1879 年加拿大议会宣称11月6日是感恩节和全国性的假日。在随后的年代,感恩节的日期改变了多次,直到在1957 年1月31日,加拿大议会宣布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为感恩节。 除了美国、加拿大,世界上还有埃及、希腊等国家有自己独特的感恩节,但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却与感恩节绝缘。也有学者倡议设立“中华感恩节”,以弘扬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