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手艺人的词语

形容手艺人的词语:1. 工匠;2. 技师;3. 匠人;4. 手艺人;5. 精英;6. 高手;7. 大师;8. 雕塑家;9. 画家;10. 制陶家;11. 缝纫工;12. 铁匠;13. 木匠;14. 烹饪师;15. 裁缝;16. 陶艺家;17. 雕刻家;18. 建筑师;19. 摄影师;20. 音乐家

形容手艺人的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手艺人 手艺人 手艺人,以手工技能或其他技艺为业的人,包括陶工、瓦工、铁匠、织工、木匠、厨子、等等,也包括米开朗基罗等文化艺术巨匠。手艺人的作业对象有石材、金属和陶瓷,作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民间美术,为宗教、魔法服务,也有表现自身生活的作品;另一类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宫廷美术,两类雕塑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装饰性,富有表现力,视觉冲击力强。
手藝人 手艺人 手艺人,以手工技能或其他技艺为业的人,包括陶工、瓦工、铁匠、织工、木匠、厨子、等等,也包括米开朗基罗等文化艺术巨匠。手艺人的作业对象有石材、金属和陶瓷,作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民间美术,为宗教、魔法服务,也有表现自身生活的作品;另一类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宫廷美术,两类雕塑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装饰性,富有表现力,视觉冲击力强。
金匠 金匠 金匠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是做金器皿、手饰及其他制品的手艺人。
艺人 艺人 艺人:职业 艺人:品牌
伎作 伎作 伎作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ì zuò,是指手艺人。
襻膊儿 襻膊儿 襻膊儿是汉语词语,解释为宋代专门从事出卖或修理襻膊的手艺人。
襻膊兒 襻膊儿 襻膊儿是汉语词语,解释为宋代专门从事出卖或修理襻膊的手艺人。
手艺 手艺 (词语)手艺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ǒu yì,即用手工从事的技艺,工匠们靠着常年熟练的功夫,制作出各式各样的作品、器物、和装饰品。
藝人 艺人 艺人:职业 艺人:品牌
手技 手技 (杂技)1986年1月,在巴黎第九届世界《明日》杂技马戏比赛中,获金奖中的首奖《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 《手技》是用双手熟练而巧妙地耍弄、抛接各种物件的技巧表演。道具是日常生活中的球、棒、盘、刀、圈、球拍等。中国手技表演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那时的“耍剑”、“耍丸”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到了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杂技艺人已能“舞双剑、跳七丸”。 手技 (汉语词组)手技,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手艺。
手藝 手艺 (词语)手艺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ǒu yì,即用手工从事的技艺,工匠们靠着常年熟练的功夫,制作出各式各样的作品、器物、和装饰品。
伎艺 伎艺 (1).技艺,指手艺或艺术表演等。 (2).指有技艺的人。
涉儿 涉儿 【注音】:shè’ér 【释义】:宋代的一种手艺人,他们专门为官家子弟办杂事。这些手艺人常利用为官家办事之便,偷做手脚,从中渔利。因“涉”字含有过河的意思,涉儿为官家子弟办杂事也有此义。
涉兒 涉儿 【注音】:shè’ér 【释义】:宋代的一种手艺人,他们专门为官家子弟办杂事。这些手艺人常利用为官家办事之便,偷做手脚,从中渔利。因“涉”字含有过河的意思,涉儿为官家子弟办杂事也有此义。
匠人 匠人 (古人类)匠人是属于人科的已经灭绝的物种,生存于180-130万年前的东非及南部非洲,处于上新世末期到更新世初期。匠人与直立人的分别在于他较薄的头颅骨骨头,且没有明显的沟。衍生的特征包括有减少了的两性异形、较细小及正颌的面部、较细小的齿弓及较大的颅腔(约有700-850立方厘米)。估计匠人站立时高1.9米。遗骸在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及南非都有发现。最完整的匠人骨骼是于1984年在肯尼亚的图尔卡纳湖发现。古人类学家理查·李基(Richard Leakey)、卡莫亚·基穆(Kamoya Kimeu)及蒂莫西·怀特(Tim White)发掘出这个160万年前的标本,编号为KNM-WT 15000,俗称“图尔卡纳少年”。 匠人 (汉语词汇)匠人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jiàng rén,旧称手艺工人;指主管载灵柩下葬的人;指古代巧匠 匠石;指擅长写作的人。语出《墨子·天志上》:“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
教手 教手 教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iào shǒu,是指教授歌曲、戏剧、武术的技艺人。
岐路人 岐路人 拼音:qí lù rén 注音: 繁体:岐路人 宋 代称民间艺人。犹言走江湖者 宋 王銍 《默记》卷下:“ 晏元献 罢相守 颍州 。一日,有岐路人献杂手艺者,作踏索之伎。”今本岐作“歧”。
幻人 幻人 幻人,huàn rén ,古代对魔术艺人的称呼。
巧手 巧手 巧手是一个汉语词汇, 拼音:qǐao shǒu 释义:1、技艺高明的人。2、高手艺。
技艺 技艺 技艺是指工具和材料使用中的才智、技术或品质性手艺。富于技巧性、难以掌握的武艺、工艺。也指从事某一技术工种的人。
伎藝 伎艺 (1).技艺,指手艺或艺术表演等。 (2).指有技艺的人。
妙手 妙手 (词语释义)妙手‘汉语词语, 拼音:miào shǒu, 释义:1、技能高超的人。2. 指精妙的手艺,手法。
心上人 心上人 在纸醉金迷的赌城拉斯维加斯,结婚五年的汉克和芬妮准备庆祝国庆日兼其结婚周年纪念日,不料却以吵架收场。两人分手之后另结新欢,汉克交上了马戏班女艺人丽娜,而芬妮认识了当侍应生的歌手雷。 7月4日美国独立日亦是本片主角克格及芬妮结婚五周年纪念日,但当日他们因小事而闹分手,并立即遇上另一个春天;男的搭上可爱的马戏班表演少女,而女的与一名酒廊歌手难拾难离。正当他们于7月4日傍晚时分分别与新的另一半在拉斯维加斯起舞时,听到一首感人的歌曲,此情此刻,他俩触景生情,才佑自己的最爱原来就是对方。 破汽车检修处的机械师汉克和在旅游社工作的弗兰妮已在一起共同生活了五年。在他们庆祝五周年的那个晚上,因为一件小事,两人发生了口角而吵翻了嘴。一气之下,两人都离家出走,在城里闲逛,希望能各自找到更合其心意的伙伴。汉克和当过马戏团演员的莉拉一拍即合,而弗兰妮则同招待雷搞到了一起。经过一番波折,汉克和弗兰妮这才发现:原来对方仍然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心上人。事情总是这样,恰恰印证了广告上的一句话:在有些时候,人们必须在能重新相聚之前分开。
良匠 良匠 良匠,汉语词汇。 拼音:liáng jiàng , 释义:1、手艺精巧的工匠,2、泛指在某方面有造诣的人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
扎板儿 扎板儿 拼音:zhā bǎn ér 注音: 条目: 扎板儿(扎板儿) 引证解释: 曲艺艺人表演时用来打拍子的竹板。《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后头的那个身上背着一个洋琴,手里打着一副扎板儿噔咚扎咶的就奔了东配房一带来。”
扎板兒 扎板儿 拼音:zhā bǎn ér 注音: 条目: 扎板儿(扎板儿) 引证解释: 曲艺艺人表演时用来打拍子的竹板。《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后头的那个身上背着一个洋琴,手里打着一副扎板儿噔咚扎咶的就奔了东配房一带来。”
紮板兒 扎板儿 拼音:zhā bǎn ér 注音:ㄓㄚ ㄅㄢˇ ㄦˊ 条目: 扎板儿(扎板儿) 引证解释: 曲艺艺人表演时用来打拍子的竹板。《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后头的那个身上背着一个洋琴,手里打着一副扎板儿噔咚扎咶的就奔了东配房一带来。”
摸量 摸量 拼音mōliàng 注音ㄇㄛㄌㄧㄤˋ  引证解释估计,估量。《金瓶梅词话》第四八回:“不是,你老人家摸量惜些情儿,人身上穿恁单衣裳,就打恁一下。”《醒世姻缘传》第二三回:“摸量着读得书的,便教他习举业;读不得的,或是务农,或是习甚么手艺。”
皮匠 皮匠 皮匠,一般是指用皮革制作物件的工人或者修理、通常指制作皮鞋的鞋匠,或其他皮制品,例如马鞍,皮质鼓面,等的手工艺人。
手帕姊妹 手帕姊妹 古代行业民俗。本为异姓,因意气相投而结拜成姊妹。唐、宋时称为“香火兄弟”或“香火姊妹”,用意在于互助。旧时女艺人与妓女中此俗尤盛行。
作手 作手 作手亦称 “炒手” 或 “主力”,以买卖股票为业的大、中户。他们是股票市场的主要交易商。作手者的资金一般都极其雄厚,可以影响大市的走势。但是因为其资金雄厚,所以他们也经常用不正当的方法操纵股市。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先利用手上的股票与资金的优势使某种或某几种的股价增高,使人们产生一种股价有投机价值的心理。从而他们可以以高价出售自己手中的股票。在这时,他们再设法压低行情,使股价暴跌,从而以低价补回自己已经卖出的股票。作手的人的方法逃脱不了使股价波动,从而赚得差价利润,他们往往利用的正是一般大众的投机心理。
气拍 气拍 气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ì pāi ,是指说书艺人用的醒木。
箍桶 箍桶 箍桶,指用箍将做桶的板捆在一起,迫使其成为所需形状和确保接缝严实。箍桶匠的担子与其他手艺人的担子相比有着明显的特点,就是担子的一头有一个椭圆形的木桶,高度在40公分左右,桶盖一半是固定,另一半是活动的,可以自由开启,它的作用一是桶内用来放置各类工具,二是当作凳子使用,干活时就坐在上面。使用的工具除了木匠正常使用的刨子、锯子以外,还有许多特殊的工具,如外圆刨、板凳刨、削刀、刮刨、脚刨、内圆刨、斜凿等等。
氣拍 气拍 气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ì pāi ,是指说书艺人用的醒木。
手工 手工 (词语解释)手工指非机器设备批量生产而是由人工制作生产。在工业化刚刚兴起时,手工一词一度成为生产率低下、质量参差不齐的代名词。然而,在当代工业生产高度发达的年代,人们逐渐厌倦了由工厂流水线生产出的毫无差别和特色的产品,手工制品又恢复了活力。
拾翠 拾翠 拾翠,中国首个手艺定制平台;中国首个手艺定制互联网平台。拾翠平台云集众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新锐手艺达人、中华老字号品牌,专为消费者提供中国传统手艺私人定制服务,已获批成为中央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面塑 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源于山东、山西、北京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即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麪塑 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源于山东、山西、北京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即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麵塑 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源于山东、山西、北京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即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 (曲艺形式)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凤阳花鼓与花鼓灯、花鼓戏并称凤阳三花。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谋生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传统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之美称,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凤阳花鼓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鳳陽花鼓 凤阳花鼓 (曲艺形式)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凤阳花鼓与花鼓灯、花鼓戏并称凤阳三花。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谋生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传统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之美称,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凤阳花鼓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手作 手作 手作一般指通过编制、缝纫、金属缠绕等技术,以手工制作完成的物品。分布艺、金属、镌刻等类型。
技藝 技艺 技艺是指工具和材料使用中的才智、技术或品质性手艺。富于技巧性、难以掌握的武艺、工艺。也指从事某一技术工种的人。
工艺 工艺 工艺( technology/craft)是指劳动者利用各类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最终使之成为成品的方法与过程。 制定工艺的原则是:技术上的先进和经济上的合理。由于不同的工厂的设备生产能力、精度以及工人熟练程度等因素都大不相同,所以对于同一种产品而言,不同的工厂制定的工艺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工厂在不同的时期做的工艺也可能不同。可见,就某一产品而言,工艺并不是唯一的,而且没有好坏之分。这种不确定性和不唯一性,和现代工业的其他元素有较大的不同。
灯笼 灯笼 (笼状灯具)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燈籠 灯笼 (笼状灯具)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星探 星探 (挖掘有明星潜质的人)星探,就是挖掘有明星潜质的人。星探的工作简单概括,就是在大街上、人群中根据广告客户的要求寻找适合的“新秀”,这些新秀分为平面模特、商用促销模特、T台模特、演员、特型模特(手模、颈模),目标对象从4岁到74岁,把一些具有潜质的普通人送上舞台。 星探进入中国职场是近两年的事。在这之前,也有一些人从事着类似星探的工作,比如电影副导演的责任就包括派人物色演员,还有娱乐公司也会在酒吧等场所寻找包装歌手。有人认为星探不过是经纪人的早期角色,就是在街上寻找帅哥、美女,其实星探的工作远没有那么简单。 如今港台很多的当红明星确实是被星探发现的,如梁咏琪、林心如、阮经天、吴尊、李嘉欣等很多艺人都是在逛街时被星探发现,从而走上了演艺星光之路。像这样的经历在内地也有,只不过几率较小,比如高圆圆就是在肯德基啃鸡腿的时候被星探发现。所以说,星探有真有假,在内地星探还是非常新鲜的词汇。对于一个怀揣明星梦又唯恐上当的年轻人来说,在遇到星探时能否客观的分辨出对方的真伪就变的尤为重要。
玉女 玉女 (艺人代称)“玉女”用于清纯、脱俗的新生代女演员,一般是指相貌青春、像冰一样清明澄澈,像玉一样洁白无瑕的女艺人,通常人品高尚、德行高洁,她们是像玉一样温润的美女。这个词语是用玉来形容美女,玉很温润,玉没有棱角,玉拿在手里很舒适,所以具有玉的这些特征的美女就被称为玉女,玉女性格温柔,洁白无瑕,因此很多人也把作风端正,用情专一的女子称为玉女。有成语“守身如玉”就是这个意思。 玉女起源于演艺圈,而并非网友自封与艺术学院,目前公布的玉女掌门人有韩雪、林青霞、李若彤、周慧敏。 玉女 (汉语词语)玉女,作名词用,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出自《神异经·东荒经》:“东王公 恒与一玉女投壶。 玉女可指美女、仙女,也可用作对他人之女的美称。与“金童”相对时,指的是侍奉仙人的女童,在现代,也指以清纯为特征的女明星。
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传统曲艺曲种之一。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于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河间大鼓”和“弦子鼓”等名称,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为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创始人一般认为是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起源时间约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早期,西河大鼓以说唱中、长篇书目为主,如《杨家将》、《呼家将》等。西河大鼓进入天津后,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著名艺人,产生了北口朱(化麟)派、王(振元)派,南口李(德全)派、赵(玉峰)派,以及20世纪40年代由马增芬及其父马连登创立的专工短段的马派,使西河大鼓流派纷呈,展现出多彩多姿的艺术风格。 西河大鼓的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击铜板和书鼓说唱,另有专人操三弦伴奏。其唱腔简洁苍劲,风格似说似唱,韵味非常独特。西河大鼓的传统书目,有中长篇150余部,小段370余篇。内容大部分是历代战争故事、历史演义、民间故事、通俗小说、神话故事和寓言笑话等。其中不少书目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情节曲折,语言生动,继承了中国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2006年,西河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 1,君子不应拘泥于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后的目的。《易经·系辞》有一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是无形的道体,形而下是万物各自的相。被万物各自的形象与用途束缚,就不能领悟、回归到无形的道体之中。 2,君子心怀天下,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 君子不器,还要根据“道”来理解,孔子在《易传》里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道是无形的,器是有形的。器即器物,所有有形的物质都是器,不单指器皿;而道,是所有器物所存在、运动、发展的总规律,是无形的。但是,道器不离,无形的规律的道,恰好就存在于有形的器物之中。 孔子解释“君子不器”的意思是,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职业发财致富,而当“志”于“道”,就要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去悟到那个众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从而以不变应万变。在孔子看来,只有悟道,特别是修到天道与本心为一,才有信仰,才有驾驭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才能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即便讲应用,也是强调以不变应万变。一旦明道,即朱子说的格物致知,也是阳明先生讲的致良知,则可以持经达变,抱一应万,待人接物事事可为!君子不器,并不是说可以脱离实际,忽略现实,因为阴阳一体,道器不离,悟道总是在器中,悟道后还是在器中运用。
大星 大星 大星,北京沃石大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及沃石唱片创始人,娱乐记者出身,历经十年发展,一手缔造了大星传媒及沃石唱片今日的辉煌,发掘并打造了当今流行乐坛众多一线艺人,曾先后推出众多一线歌手,被媒体和业界人士尊为内地唱片工业的造星专家和娱乐操盘手。
师傅 师傅 (名词解释)师傅,区别于师父,是一个名词,对有专门有手艺的工匠的尊称,也是现代人对陌生男性劳动者的敬称。
铁片大鼓 铁片大鼓 铁片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汉族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该曲种以演唱时敲击铁片(实为铜片)而得名。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大鼓艺人王佩臣在天津使之成型的曲种,流行于天津、北京地区。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鐵片大鼓 铁片大鼓 铁片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汉族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该曲种以演唱时敲击铁片(实为铜片)而得名。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大鼓艺人王佩臣在天津使之成型的曲种,流行于天津、北京地区。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師傅 师傅 (名词解释)师傅,区别于师父,是一个名词,对有专门有手艺的工匠的尊称,也是现代人对陌生男性劳动者的敬称。
梨花大鼓 梨花大鼓 梨花大鼓是河北南部地区独有的鼓曲之一,也是中国曲坛上一支别具风采的鲜花,颇受群众的欢迎。“梨花大鼓早期叫犁铧大鼓(因演唱者手持犁铧片伴奏而得名),它历史悠久,清乾隆年间己有艺人演唱,清嘉庆年间,河北邢台威县的王奎山、临西吕连山和李明山、清河徐靠山和临城冯云山,时称梨花大鼓的"五大山",风噪冀鲁两省。 梨花大鼓早期叫“犁铧大鼓”,因演唱者手持犁铧片伴奏而得名。在河北省南部一带颇为流行,是中国曲坛上一枝别具风采的鲜花,深受群众欢迎。
家传 家传 家传,指只传自家人不传与外人的东西。在有些家族有些东西是传子不传女(如武功、手艺等),也有的东西传女不传子(如手镯、嫁衣等)
筷子舞 筷子舞 “筷子舞”流传于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和乌审召旗,原是婚礼、喜庆节日欢宴时,在弦乐演奏及人声伴唱中,由男艺人表演的单人舞蹈,表演者右手握一把筷子,用它敲打手掌、肩部、腰部、腿部等处,击打的同时肩部环绕耸动,腕部灵活翻绕,敲打声轻脆,节奏鲜明,情绪热烈。
罗文 罗文 罗文(1945年2月12日-2002年10月18日),出生于广西百色,中国香港歌手、音乐人、演员。 1967年,成为“罗文四步合唱团”的成员,正式出道。1972年,与沈殿霞合组“情侣合唱团”。1973年,因演唱电视剧《狮子山下》的同名主题曲而走红。1975年,获得“全日本歌谣选手比赛”冠军。1976年,在香港利舞台举行了15场个人演唱会,成为首位举办个人演唱会的艺人。1977年,发行个人首张专辑《前程锦绣》。1978年,凭借歌曲《小李飞刀》获得第1届十大中文金曲奖。1979年,演唱歌曲《狮子山下》。1981年,推出概念专辑《卉》。1983年,凭借与甄妮合唱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铁血丹心》以及《世间始终你好》获得关注。 1986年,凭借歌曲《几许风雨》获得第4届十大劲歌金曲奖以及第9届十大中文金曲奖。1988年,演唱台湾电视剧《八月桂花香》的主题曲《尘缘》。1991年,在第14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上获得金针奖。1994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阿Sir早晨》。1996年,在举办“光辉舞台”演唱会后退出舞台。1998年,发行专辑《情系佛罗内斯》。2002年10月18日,因患肝癌于香港玛丽医院病逝。2003年,获得十大劲歌金曲“劲歌金曲20周年荣誉大奖”。
明星 明星 (汉语词语)古书上指金星。旧时指交际场中有名的女子;现指在某个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泛指有名的演员、歌手、艺人、运动员等。 2018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宣传例会上,宣传司司长高长力提出广播电视邀请嘉宾应坚持“四个绝对不用”的标准,即:对党离心离德、品德不高尚的演员坚决不用;低俗,恶俗、媚俗的演员坚决不用;思想境界、格调不高的演员坚决不用;有污点有绯闻、有道德问题的演员坚决不用。另外,总局明确要求节目中纹身艺人、嘻哈文化、亚文化(非主流文化)、丧文化(颓废文化)不用。

其它词语热搜

* 形容手艺人的词语:1. 工匠;2. 技师;3. 匠人;4. 手艺人;5. 精英;6. 高手;7. 大师;8. 雕塑家;9. 画家;10. 制陶家;11. 缝纫工;12. 铁匠;13. 木匠;14. 烹饪师;15. 裁缝;16. 陶艺家;17. 雕刻家;18. 建筑师;19. 摄影师;20. 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