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丛寒蝶不胜情”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抱丛寒蝶不胜情”出自宋代苏轼的《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蓼屿》,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ào cóng hán dié bù shèng qí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抱丛寒蝶不胜情”全诗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蓼屿》
秋归南浦蟪蛄鸣,霜落横湖沙水清。
卧雨幽花无限思,抱丛寒蝶不胜情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蓼屿》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蓼屿》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秋归南浦蟪蛄鸣,
霜落横湖沙水清。
卧雨幽花无限思,
抱丛寒蝶不胜情。

中文译文:

秋天回到南浦,蟋蟀鸣叫,
霜落在横湖的沙滩,水清澈明。
在雨中躺着,思绪无限,
拥抱着凋零的花朵,寒蝶情感无法承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的《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中的一首,题为《蓼屿》。诗人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人描述了秋天回到南浦的景象,描绘了蟋蟀鸣叫的声音,展现了秋日的生机和活力。

接着,诗人以霜落在横湖的沙滩为画面,形容湖水清澈明亮。这里的景色给人以宁静和清幽的感觉,与前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后,诗人借着雨中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思念。他躺在雨中,看着幽幽凋零的花朵,思绪万千,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诗人用抱丛寒蝶不胜情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眷恋之情。寒蝶本应该飞翔,而此时它们却被诗人抱在怀中,无法承受这强烈的情感。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内心情感的强烈波动。诗中融入了自然的表象和人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展现了苏轼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美的敏锐感知。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抱丛寒蝶不胜情”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wén yǔ kě yáng chuān yuán chí sān shí shǒu liǎo yǔ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蓼屿

qiū guī nán pǔ huì gū míng, shuāng luò héng hú shā shuǐ qīng.
秋归南浦蟪蛄鸣,霜落横湖沙水清。
wò yǔ yōu huā wú xiàn sī, bào cóng hán dié bù shèng qíng.
卧雨幽花无限思,抱丛寒蝶不胜情。

“抱丛寒蝶不胜情”平仄韵脚

拼音:bào cóng hán dié bù shèng qíng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抱丛寒蝶不胜情”的相关诗句

“抱丛寒蝶不胜情”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抱丛寒蝶不胜情”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抱丛寒蝶不胜情”出自苏轼的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蓼屿》,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