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故事自祥符”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谁知故事自祥符”出自宋代陆游的《拜旦表》,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éi zhī gù shì zì xiáng fú,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谁知故事自祥符”全诗

《拜旦表》
一封驰奏效嵩呼,清跸何时返故都?只道建炎巡狩礼,谁知故事自祥符

分类:

作者简介(陆游)

陆游头像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拜旦表》陆游 翻译、赏析和诗意

《拜旦表》是宋代文学家陆游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封驰奏效嵩呼,
清跸何时返故都?
只道建炎巡狩礼,
谁知故事自祥符!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向皇帝呈上的一份晨间奏表,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关切和对国家前途的期盼。陆游希望皇帝能尽早结束巡狩之行,回到都城,以便处理国家的事务。他以建炎为例,提到了巡狩的仪式,但他深知历史的经验不能保证现实的结果。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朝政的忧虑和期望,展示了陆游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之情。以下是各句的赏析:

- "一封驰奏效嵩呼":表达了陆游急于呈上奏表的心情和迫切希望得到回音的愿望。"驰奏"意味着奏表的迅速送达,"效嵩呼"表示效仿嵩山的呼号声,意味着他希望自己的奏表能引起皇帝的重视。

- "清跸何时返故都":"清跸"指的是皇帝离开都城巡狩,"返故都"表示希望皇帝能尽早返回故都(即都城)。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皇帝早日回归的期盼以解决国家事务。

- "只道建炎巡狩礼":提到了建炎时期的巡狩仪式。此句意味着作者以历史为例,希望皇帝能够像建炎时期一样重视巡狩礼仪,尽早回到都城。

- "谁知故事自祥符":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经验的怀疑。"故事"指的是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祥符"则是指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作者认为历史的经验并不能保证现实的结果。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陆游对朝政的忧虑和期望,他希望皇帝能尽快回到都城处理国家事务,并对历史的经验持怀疑态度。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展示了陆游作为文人的责任感和关注政治的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谁知故事自祥符”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bài dàn biǎo
拜旦表

yī fēng chí zòu xiào sōng hū, qīng bì hé shí fǎn gù dū? zhī dào jiàn yán xún shòu lǐ, shéi zhī gù shì zì xiáng fú!
一封驰奏效嵩呼,清跸何时返故都?只道建炎巡狩礼,谁知故事自祥符!

“谁知故事自祥符”平仄韵脚

拼音:shéi zhī gù shì zì xiáng fú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谁知故事自祥符”的相关诗句

“谁知故事自祥符”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谁知故事自祥符”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谁知故事自祥符”出自陆游的 《拜旦表》,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