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竟安在”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纵横竟安在”出自宋代苏辙的《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òng héng jìng ān zài,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

“纵横竟安在”全诗

《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
天宝乱已定,河坝兵更多。
故城埋白骨,遗俗喜长戈。
卧兽常思肉,奔鲸不受罗。
纵横竟安在,唯见冢嵯峨。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宝乱已定,河坝兵更多。
故城埋白骨,遗俗喜长戈。
卧兽常思肉,奔鲸不受罗。
纵横竟安在,唯见冢嵯峨。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动荡的时代,以及其中的人们和景象。"天宝乱已定"指的是唐朝时期的天宝年间的动乱已经结束,河坝上的士兵却比以前更多。"故城埋白骨"指的是战乱中的城市埋葬了无数白骨,"遗俗喜长戈"则暗示人们对于战争的执着和喜好。接下来的两句"卧兽常思肉,奔鲸不受罗"是比喻,表达了在战乱年代里,人们的欲望和野心无法被束缚,像是沉睡的野兽仍然渴望鲜肉、奔腾的鲸鱼不愿被捕捉。最后两句"纵横竟安在,唯见冢嵯峨"是对这个时代的总结,虽然纷乱不安,但只有那些历史的坟墓高高耸立,见证着过去的事物。

赏析:
苏辙通过这首诗词揭示了战乱时代的残酷和人性的丑恶。他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诗中的"故城埋白骨"、"遗俗喜长戈"等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浩劫和人们对战争的迷恋。"卧兽常思肉"、"奔鲸不受罗"则通过动物的比喻,将人们的欲望和野心生动地展现出来。最后两句"纵横竟安在,唯见冢嵯峨"则以历史的冷峻和沉重作为结尾,让人们深思人性的扭曲和战争带来的无尽痛苦。

这首诗词在揭示战乱时代的同时,也反映了苏辙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通过对战乱和人性的描绘,他传达出对和平与人性的向往,以及对战乱带来的破坏和伤害的忧虑。整首诗词意境深远、寓意丰富,给人以深思和启示,展示了苏辙卓越的写作才华和思想深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纵横竟安在”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wáng jūn běi dōu ǒu chéng sān shǒu
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

tiān bǎo luàn yǐ dìng, hé bà bīng gèng duō.
天宝乱已定,河坝兵更多。
gù chéng mái bái gǔ, yí sú xǐ zhǎng gē.
故城埋白骨,遗俗喜长戈。
wò shòu cháng sī ròu, bēn jīng bù shòu luó.
卧兽常思肉,奔鲸不受罗。
zòng héng jìng ān zài, wéi jiàn zhǒng cuó é.
纵横竟安在,唯见冢嵯峨。

“纵横竟安在”平仄韵脚

拼音:zòng héng jìng ān zài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贿  (仄韵) 去声十一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纵横竟安在”的相关诗句

“纵横竟安在”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纵横竟安在”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纵横竟安在”出自苏辙的 《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