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复聊尔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亦复聊尔耳”出自宋代汪元量的《庐山三叠泉》,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ì fù liáo ěr ěr,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

“亦复聊尔耳”全诗

《庐山三叠泉》
唐不过李仙,宋不过苏子。
此泉来高处,亦复聊尔耳

分类:

作者简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庐山三叠泉》汪元量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庐山三叠泉》
朝代:宋代
作者:汪元量

中文译文:
唐朝有李白,宋朝有苏东坡。这庐山上的三叠泉,虽然不及他们两位,但也有着自己的美丽。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上的三叠泉,作者通过对唐代李白和宋代苏东坡的提及,暗示了泉水的美丽和价值。尽管这座山的泉水无法与李白和苏东坡相提并论,但它们仍然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存在的价值。

赏析:
《庐山三叠泉》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庐山上三叠泉的美景。诗人通过引用李白和苏东坡的名字,将泉水的美丽与两位伟大的诗人相提并论,显示了他们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作者用“唐不过李仙,宋不过苏子”这句话来形容李白和苏东坡的伟大,然后以“此泉来高处,亦复聊尔耳”表达了三叠泉虽然不及两位诗人,但仍然有着自己的美丽,值得被赞美和珍视。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对历史文化的引用,将自然景观与文人墨客相融合,展示了作者对庐山三叠泉的敬意和对传统文化的赞美。它同时也启发人们反思,美丽并非只存在于历史名人的作品中,即使是平凡的事物也能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亦复聊尔耳”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ú shān sān dié quán
庐山三叠泉

táng bù guò lǐ xiān, sòng bù guò sū zǐ.
唐不过李仙,宋不过苏子。
cǐ quán lái gāo chù, yì fù liáo ěr ěr.
此泉来高处,亦复聊尔耳。

“亦复聊尔耳”平仄韵脚

拼音:yì fù liáo ěr ěr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亦复聊尔耳”的相关诗句

“亦复聊尔耳”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亦复聊尔耳”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亦复聊尔耳”出自汪元量的 《庐山三叠泉》,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