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尘何地不光明”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刹尘何地不光明”出自宋代李弥逊的《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ā chén hé dì bù guāng mí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刹尘何地不光明”全诗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三生调御潮音会,楼阁随方涌化城。
鸟树有声皆念法,云山多态总忘情。
禅翁自得逃禅乐,俗客犹沾避俗名。
但了心源秋月净。
刹尘何地不光明

分类:

作者简介(李弥逊)

李弥逊头像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李弥逊 翻译、赏析和诗意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是宋代李弥逊的诗词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一座山庵普光明堂的赞美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三生调御潮音会,
楼阁随方涌化城。
鸟树有声皆念法,
云山多态总忘情。
禅翁自得逃禅乐,
俗客犹沾避俗名。
但了心源秋月净。
刹尘何地不光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为题,通过描绘山庵的景象和表达作者的感悟,展示了禅宗思想和追求内心宁静的主题。

诗的开头,作者运用“三生调御潮音会”,表达出山庵的庄严与神圣,仿佛是天地间潮水的调律声。接着,楼阁随着方位的变化涌现,将山庵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一座充满灵性的城池。

诗中提到的“鸟树有声皆念法”,表明山庵中的一草一木都在默默地诵读佛法。这种景象呼应了禅宗的教义,即万物皆有佛性,佛法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接下来的一句“云山多态总忘情”,表达了作者对山庵自然景观的赞叹与感悟。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忘却了世俗的纷扰和情感的波动,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居住在山庵中的禅翁和来访的俗客。禅翁自得其乐,享受逃禅的快乐,而俗客则沾染了避世的名声,仍然受世俗的束缚。

最后两句“但了心源秋月净,刹尘何地不光明”,表达了作者对禅修的理解和追求。通过洗涤内心的源泉,就能在宁静的秋夜中达到心灵的净化。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境纯净,都能体验到光明与清明。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庵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禅修和内心宁静的向往。通过自然景观和禅修者的对比,诗词呈现了禅宗思想的核心理念,让读者感受到心灵的净化和超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刹尘何地不光明”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iú tí yè chéng fù shàng shū shān ān pǔ guāng míng táng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sān shēng diào yù cháo yīn huì, lóu gé suí fāng yǒng huà chéng.
三生调御潮音会,楼阁随方涌化城。
niǎo shù yǒu shēng jiē niàn fǎ, yún shān duō tài zǒng wàng qíng.
鸟树有声皆念法,云山多态总忘情。
chán wēng zì dé táo chán lè, sú kè yóu zhān bì sú míng.
禅翁自得逃禅乐,俗客犹沾避俗名。
dàn le xīn yuán qiū yuè jìng.
但了心源秋月净。
shā chén hé dì bù guāng míng.
刹尘何地不光明。

“刹尘何地不光明”平仄韵脚

拼音:shā chén hé dì bù guāng míng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刹尘何地不光明”的相关诗句

“刹尘何地不光明”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刹尘何地不光明”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刹尘何地不光明”出自李弥逊的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