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惊倒怒龙声”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鬼神惊倒怒龙声”全诗
三百里滩轰笛过,鬼神惊倒怒龙声。
分类:
作者简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汪莘 翻译、赏析和诗意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个九月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译文:
白云晚向山中出,
白雾朝从水上生。
三百里滩轰笛过,
鬼神惊倒怒龙声。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白云和白雾的出现,刻画了九月的景色。白云在晚上从山中升起,白雾在早晨从水面上升起,形成了一幅宏大而壮丽的景象。接着,描述了轰鸣的笛声穿过三百里的滩涂,这一声音惊动了鬼神,甚至激起了怒龙的咆哮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白云和白雾的出现,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幻之美,同时也给人一种朦胧之感。而滩涂上回荡的笛声,象征着人类的活动与尘嚣,与自然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鬼神和怒龙的形象增添了神秘和惊奇的色彩,使整首诗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摹,以及对声音的生动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变化和神秘感的世界。此诗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诗意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鬼神惊倒怒龙声”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iǔ yuè shí liù rì chū jùn dēng zhōu rú qián táng shí qī rì zhōu zhōng zá xìng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bái yún wǎn xiàng shān zhōng chū, bái wù cháo cóng shuǐ shàng shēng.
白云晚向山中出,白雾朝从水上生。
sān bǎi lǐ tān hōng dí guò, guǐ shén jīng dǎo nù lóng shēng.
三百里滩轰笛过,鬼神惊倒怒龙声。
“鬼神惊倒怒龙声”平仄韵脚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