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又譍门”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稚子又譍门”出自宋代方岳的《次韵陈汤卿》,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ì zǐ yòu yīng mé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稚子又譍门”全诗

《次韵陈汤卿》
野迳渔樵共,霜寒江上村。
乱山横紫翠,孤笛送黄昏。
满壁题诗暗,连墙贳酒浑。
往来今已熟,稚子又譍门

分类:

作者简介(方岳)

方岳头像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次韵陈汤卿》方岳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陈汤卿》是宋代诗人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野迳渔樵共,霜寒江上村。
在野间的渔民和樵夫相伴,村庄在寒霜中沐浴。

乱山横紫翠,孤笛送黄昏。
崎岖的山峦交错,山色呈现出紫色和翠绿,寂寞的笛声伴随黄昏的来临。

满壁题诗暗,连墙贳酒浑。
墙壁上密密麻麻地刻满了题诗,昏暗中隐约可见,连绵的墙壁上摆满了酒杯。

往来今已熟,稚子又譍门。
来往的客人已经熟悉,但年幼的孩子却又挡住了门口。

诗词描绘了一个寒冷而宁静的江村景象。诗人以渔樵共处的方式展示了村庄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乱山交错,紫翠交织,给人一种幽静而壮丽的感觉。孤寂的笛声在黄昏时分回荡,增添了一份凄凉的情调。墙壁上刻满了题诗,显露出历史的积淀和人们的情感,而连墙上的酒杯象征着人们的热情好客。虽然来往的客人已经熟悉,但孩子却又挡住了门口,暗示着家庭的温暖和封闭的世界。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村的景色,同时透露出一种淡泊清静的生活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稚子又譍门”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chén tāng qīng
次韵陈汤卿

yě jìng yú qiáo gòng, shuāng hán jiāng shàng cūn.
野迳渔樵共,霜寒江上村。
luàn shān héng zǐ cuì, gū dí sòng huáng hūn.
乱山横紫翠,孤笛送黄昏。
mǎn bì tí shī àn, lián qiáng shì jiǔ hún.
满壁题诗暗,连墙贳酒浑。
wǎng lái jīn yǐ shú, zhì zǐ yòu yīng mén.
往来今已熟,稚子又譍门。

“稚子又譍门”平仄韵脚

拼音:zhì zǐ yòu yīng mén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稚子又譍门”的相关诗句

“稚子又譍门”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稚子又譍门”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稚子又譍门”出自方岳的 《次韵陈汤卿》,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