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论马得丧”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宁论马得丧”出自宋代方岳的《次韵洪尉》,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níng lùn mǎ dé sà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宁论马得丧”全诗

《次韵洪尉》
平生坐狷狭,无与同襟期。
宁论马得丧,但问蛙公私。
其初或取憎,其究还见思。
不思亦何伤,此癖终难移。

分类:

作者简介(方岳)

方岳头像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次韵洪尉》方岳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洪尉》是宋代诗人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生坐狷狭,
无与同襟期。
宁论马得丧,
但问蛙公私。
其初或取憎,
其究还见思。
不思亦何伤,
此癖终难移。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方岳固执狭隘的心态,他感觉自己与他人无法真正心灵相通。诗人提到了马和蛙,以此比喻自己与他人在追求名利和私欲方面的不同。他认为他的初始行为或许会招致别人的憎恶,但他追寻思考的道路最终会使人们看到他的真实想法。诗人认为即使他不思考也不会受到伤害,因为这种固执的习性难以改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马和蛙的比喻,抒发了诗人方岳内心的孤独和与他人的隔阂。诗中的“平生坐狷狭”表达了诗人长期以来的固执狭隘之态度,他与他人无法达到真正的心灵共鸣,无法与他人建立深入的关系。他将自己和他人相比较,认为他们追求的是名利和私欲,而他追求的是思考和理念。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但他相信通过思考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终将赢得别人的理解和认同。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他对于自己固执的态度的坚持。他认为即使他不思考,也不会受到伤害,因为这种固执的习性难以改变。诗中透露出一种倔强和自信,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独特思想的坚守和自我认同。

这首诗流露出一种孤独和不合群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独立思考和坚守理念的坚定追求。通过马和蛙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与他人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不被理解和接受的自我保护。整首诗言简意赅,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深情和坚持,通过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于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宁论马得丧”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hóng wèi
次韵洪尉

píng shēng zuò juàn xiá, wú yǔ tóng jīn qī.
平生坐狷狭,无与同襟期。
níng lùn mǎ dé sàng, dàn wèn wā gōng sī.
宁论马得丧,但问蛙公私。
qí chū huò qǔ zēng, qí jiū hái jiàn sī.
其初或取憎,其究还见思。
bù sī yì hé shāng, cǐ pǐ zhōng nán yí.
不思亦何伤,此癖终难移。

“宁论马得丧”平仄韵脚

拼音:níng lùn mǎ dé sàng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仄韵) 去声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宁论马得丧”的相关诗句

“宁论马得丧”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宁论马得丧”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宁论马得丧”出自方岳的 《次韵洪尉》,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