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锋赤璺曾刲肉”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折锋赤璺曾刲肉”全诗
白翎金簳雨中尽,直馀三脊残狼牙。
我寻平原乘两马,驿东石田蒿坞下。
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悬空夜。
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尽将羊炙。
虫栖雁病芦笋红,回风送客吹阴火。
访古汍澜收断镞,折锋赤璺曾刲肉。
南陌东城马上儿,劝我将金换簝竹。
分类:
作者简介(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长平箭头歌》李贺 翻译、赏析和诗意
《长平箭头歌》是唐代李贺创作的一首诗歌。诗中描写了一个在长平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将士的形象,并通过表现其悲壮的境遇和心情,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为:漆灰骨末丹水沙,悲凉的古血浸润着铜花。白羽金箭在雨中飞射,只余下三根残留的狼牙箭。我在平原上骑着两匹马,来到驿站东边的石田蒿坞下。风渐渐变长,日短星星萧萧,黑旗遮蔽天空的夜晚。左右魂魄啼哭,病苦使我瘦肉憔悴。酒水已空,只剩羊肉炙来取暖。虫儿栖息在芦笋上,疾病袭击了大雁,使得芦笋泛起了红色。随着回风送客,吹动着幽暗的火焰。寻找古时的英雄遗迹,收集断裂的战斧、折断的锋刃和染满鲜血的红绫。南陌东城马上的儿子,劝我用金子来换取篓竹。
这首诗词通篇抒发了作者对战乱的深切忧虑和对痛苦生活的痛惜之情。描绘了战斗的残酷景象,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恐惧的触感。诗中以狼牙箭为象征,传递出战争残酷冷酷的本质。通过描述主人公的困境和身心的痛苦,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隐含的思想色彩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不公,对生命的脆弱和珍贵,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这首诗词以深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慨,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乱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具有强烈的悲壮情怀和深远的思想内涵,是李贺创作的优秀之作。
“折锋赤璺曾刲肉”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áng píng jiàn tóu gē
长平箭头歌
qī huī gǔ mò dān shuǐ shā, qī qī gǔ xuè shēng tóng huā.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
bái líng jīn gǎn yǔ zhōng jǐn,
白翎金簳雨中尽,
zhí yú sān jí cán láng yá.
直馀三脊残狼牙。
wǒ xún píng yuán chéng liǎng mǎ, yì dōng shí tián hāo wù xià.
我寻平原乘两马,驿东石田蒿坞下。
fēng cháng rì duǎn xīng xiāo xiāo, hēi qí yún shī xuán kōng yè.
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悬空夜。
zuǒ hún yòu pò tí jī shòu,
左魂右魄啼肌瘦,
lào píng dào jǐn jiāng yáng zhì.
酪瓶倒尽将羊炙。
chóng qī yàn bìng lú sǔn hóng, huí fēng sòng kè chuī yīn huǒ.
虫栖雁病芦笋红,回风送客吹阴火。
fǎng gǔ wán lán shōu duàn zú, zhé fēng chì wèn céng kuī ròu.
访古汍澜收断镞,折锋赤璺曾刲肉。
nán mò dōng chéng mǎ shàng ér,
南陌东城马上儿,
quàn wǒ jiāng jīn huàn liáo zhú.
劝我将金换簝竹。
“折锋赤璺曾刲肉”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一屋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