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用大一时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小中用大一时平”出自宋代释印肃的《颂证道歌·证道歌》,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ǎo zhōng yòng dà yī shí píng,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小中用大一时平”全诗

《颂证道歌·证道歌》
旃檀林,无杂树,庭前柏子非相戏。
小中用大一时平,大中用小无边际。

分类:

《颂证道歌·证道歌》释印肃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旃檀林,无杂树,庭前柏子非相戏。
译文:在旃檀林中,没有杂乱的树木,庭院前的柏子并非相互嬉戏。

诗意: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庭院景象,诗人以旃檀林为背景,描写了一棵孤立的柏子。通过这个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宁静与纯净的境界。

赏析:旃檀林是一种香木,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纯洁的心灵。诗人通过描绘旃檀林中只有一棵孤立的柏子,强调了宁静和纯净的意象。庭前的柏子并非相互嬉戏,表达了柏子的孤独和独立。在这种孤独中,柏子展示了自己的高尚和纯洁,与周围的杂树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也可以理解为对道德和修行的思考,诗人认为在众多的杂乱中,保持纯洁和高尚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小中用大一时平,大中用小无边际。
译文:小的事物能够适应大的环境,大的事物能够包容小的事物,没有边际。

诗意:这句诗揭示了一种相对论的思想,通过大小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表达一种无限的包容和平衡。

赏析:诗人通过对小与大、大与小的关系的描述,表达了一种相对论的思想。小的事物能够适应大的环境,大的事物能够包容小的事物,这种相对关系使得世界变得无边无际。诗人通过这种描述,强调了宇宙间的一种平衡和包容的法则。这种法则也可以理解为道德和修行的境界,即在追求道德和修行的过程中,要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包容各种事物,达到无边无际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旃檀林和庭前柏子的描绘,以及对小与大、大与小的关系的探讨,表达了纯洁、高尚和无限包容的道德思想。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道德和修行境界的思考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小中用大一时平”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òng zhèng dào gē zhèng dào gē
颂证道歌·证道歌

zhān tán lín, wú zá shù,
旃檀林,无杂树,
tíng qián bǎi zi fēi xiāng xì.
庭前柏子非相戏。
xiǎo zhōng yòng dà yī shí píng,
小中用大一时平,
dà zhōng yòng xiǎo wú biān jì.
大中用小无边际。

“小中用大一时平”平仄韵脚

拼音:xiǎo zhōng yòng dà yī shí píng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小中用大一时平”的相关诗句

“小中用大一时平”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小中用大一时平”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小中用大一时平”出自释印肃的 《颂证道歌·证道歌》,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