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径通城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竹径通城下”出自唐代刘长卿的《寄灵一上人初还云门(一作皇甫曾诗)》,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ú jìng tōng chéng xià,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竹径通城下”全诗

《寄灵一上人初还云门(一作皇甫曾诗)》
寒霜白云里,法侣自相携。
竹径通城下,松风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
仿佛知心处,高峰是会稽。

分类:

作者简介(刘长卿)

刘长卿头像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寄灵一上人初还云门(一作皇甫曾诗)》刘长卿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灵一上人初还云门(一作皇甫曾诗)

寒霜白云里,法侣自相携。
竹径通城下,松风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
仿佛知心处,高峰是会稽。

中文译文:
在寒冷的霜雪中,我们法侣互相携手。
竹径贯穿城墙下,松风在水面上吹过。
我们共同前往沃洲,不再迷失于武陵。
仿佛我们知晓彼此心意,高峰就是会稽。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共同游历山水之间的情景。作者与他的朋友身处于寒冷的霜雪中,却感到法则伴随着他们而来。他们沿着竹林之路穿过城墙,听着松风在水面上吹过,给他们带来一种宁静的感觉。他们一同前往沃洲,不再为武陵的美景而迷失。他们仿佛在高峰之上体会到彼此的心灵契合,这座高峰就如同会稽一样。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在山水之间的旅行。寒霜和白云象征着冷冽的冬天,而法侣的存在表明了他们遵循着某种共同的信仰或规范。竹径和松风则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展示了自然的美妙。前往沃洲和不再迷失于武陵意味着作者和他的朋友已经找到了人生的归宿。最后,高峰被比作会稽,暗示着作者和他的朋友在心灵上的默契,他们仿佛能够互相理解和支持。整个诗意优美,流畅而生动的描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在自然景观中找到了安宁和归属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竹径通城下”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ì líng yī shàng rén chū hái yún mén yī zuò huáng fǔ céng shī
寄灵一上人初还云门(一作皇甫曾诗)

hán shuāng bái yún lǐ, fǎ lǚ zì xiāng xié.
寒霜白云里,法侣自相携。
zhú jìng tōng chéng xià, sōng fēng gé shuǐ xī.
竹径通城下,松风隔水西。
fāng tóng wò zhōu qù, bù zuò wǔ líng mí.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
fǎng fú zhī xīn chù, gāo fēng shì kuài jī.
仿佛知心处,高峰是会稽。

“竹径通城下”平仄韵脚

拼音:zhú jìng tōng chéng xià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一马  (仄韵) 去声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竹径通城下”的相关诗句

“竹径通城下”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竹径通城下”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竹径通城下”出自刘长卿的 《寄灵一上人初还云门(一作皇甫曾诗)》,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