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通的诗句(114句)

关于竹通的诗句 (精选七字)

1 初行竹里唯通马  —— 唐代 朱湾 《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
2 井底泉通竹下池  —— 唐代 贾岛 《宿村家亭子(一作宿杜司空东亭,或题杜司户亭子)》
3 竹崦高低水尽通  —— 唐代 王建 《题裴处士碧虚溪居》
4 竹崦高低水尽通  —— 唐代 王建 《题裴处士碧虚溪居》
5 竹径旁通到后园  —— 唐代 吕温 《道州夏日早访荀参军林园敬酬见赠》
6 竹径旁通到后园  —— 唐代 吕温 《道州夏日早访荀参军林园敬酬见赠》 冬天 思乡
7 疏通竹径将迎月  —— 唐代 白居易 《题新居,寄宣州崔相公(所居南邻即崔家池)》
8 野竹庭通画鹢津  —— 唐代 赵嘏 《寄归》
9 竹岛萝溪委曲通  —— 唐代 皮日休 《褚家林亭》
10 僧圃穿通竹影浇  —— 唐代 徐夤 《和尚书咏泉山瀑布十二韵》
11 竹院莎斋径小通  —— 唐代 李中 《春苔》
12 曲巷深深通竹所  —— 宋代 戴复古 《减字木兰花(寄钦州刘叔冶史君)》
13 手提竹杖过通州  —— 清代 袁枚 《绝命词》
14 剖竹相通涧下泉  —— 宋代 俞桂 《山中》
15 抱溪修竹通千个  —— 宋代 吕希纯 《玉泉庵》
16 竹里行厨通一径  —— 元代 陆仁 《柬玉山征君兼五老贞士》
17 手提竹杖过通州  —— 清代 通州诗丐 《绝命诗》
18 径通花竹禅房寂  —— 宋代 景泰 《句》
19 更开竹径通禅房  —— 宋代 刘拯 《秋霜阁》
20 竹通泉隔近邻  —— 宋代 吴琳 《题鹿田西寺壁》
21 竹深流水细通渠  —— 明代 陈铎 《春晚过程竹溪用韵》
22 竹笕通泉白遍春  —— 宋代 秦观 《句》
23 稍通密竹露青山  —— 宋代 陆游 《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
24 竹林密处路才通  —— 宋代 陆游 《近村》
25 孟氏至诚通竹笋  —— 宋代 黄庭坚 《伤歌行四首》
26 竹密初疑路不通  —— 宋代 欧阳修 《和原父扬州六题·蒙谷}》
27 低檐却日竹通  —— 宋代 贺铸 《寄题狄丘李伟官舍东斋》
28 临水竹楼通市陌  —— 宋代 梅尧臣 《依韵和乌程子著作四首其二霅上二首》
29 竹迳通溪出入迂  —— 宋代 刘克庄 《溪庵十首》
30 竹湖畴昔叹兼通  —— 宋代 刘克庄 《哭日老二首》

关于竹通的诗句 (精选五字)

1 竹径通幽处  —— 唐代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诗三百首 初中古诗 写景 咏物
2 竹径通幽处  —— 唐代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诗三百首 初中古诗 写景 咏物
3 竹径通幽处  —— 宋代 杨冠卿 《癸卯春杂用古语继吴监簿水月即事》
4 通竹溜涓涓  —— 唐代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5 致意通绵竹  —— 唐代 韩偓 《无题》
6 通竹溜涓涓  —— 唐代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7 回林通暗竹  —— 唐代 耿湋 《晚秋宿裴员外寺院(得逢字)》
8 竹径通邻圃  —— 唐代 朱庆馀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
9 通波竹箭水  —— 唐代 骆宾王 《晚泊河曲》
10 竹径通城下  —— 唐代 刘长卿 《寄灵一上人初还云门(一作皇甫曾诗)》
11 引泉通竹竿  —— 唐代 岑参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
12 竹径通城下  —— 唐代 皇甫曾 《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
13 竹径通城下  —— 唐代 皇甫曾 《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 写景 写山 抒情
14 竹通溪冷  —— 唐代 钱起 《宿洞口馆》
15 御竹潜通笋  —— 唐代 卢纶 《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十二韵寄赠江南徐薛二侍郎》
16 绿田通竹里  —— 唐代 司空曙 《送乐平苗明府》
17 竹通山舍远  —— 唐代 司空曙 《送王先生归南山》
18 竹径通城下  —— 唐代 张南史 《寄静虚上人云门》
19 竹通新径  —— 唐代 刘禹锡 《遥贺白宾客分司初到洛中,戏呈冯尹》
20 竹径通城下  —— 唐代 张籍 《寄灵一上人初归云门寺》
21 樵通竹里歌  —— 唐代 张祜 《夕次桐庐》
22 樵通竹里歌  —— 唐代 张祜 《夕次桐庐》
23 通竹引泉脉  —— 唐代 杜牧 《石池》
24 通竹引泉脉  —— 唐代 许浑 《石池》
25 石泉通竹根  —— 唐代 贾岛 《题竹谷上人院》
26 笋抽通旧竹  —— 唐代 裴说 《夏日即事》
27 笋抽通旧竹  —— 唐代 裴说 《夏日即事》
28 朱桥通竹树  —— 唐代 李中 《春晏寄从弟德润》
29 野桥通竹径  —— 唐代 孟贯 《寄张山人》
30 小窗通竹圃  —— 宋代 吕渭老 《千秋岁》
31 竹外小桥通  —— 宋代 吴儆 《满庭芳(用前韵并寄)》
32 岩远竹通  —— 宋代 释圆悟 《宿友人白云庵三首》
33 竹密通幽迳  —— 宋代 孙迈 《齐山僧舍》
34 竹外小桥通  —— 宋代 王舫 《次黄日岩韵》
35 竹密通幽境  —— 宋代 王鞏 《齐山僧舍》
36 竹通飞佩  —— 明代 傅汝舟 《游玉笥山》
37 借庑通竹径  —— 明代 刘珏 《寄傲园小景十幅仿卢鸿一草堂图诗自题(十首》
38 无桥通竹处  —— 宋代 戴复古 《江上》
39 通衢舞竹枝  —— 宋代 陆游 《将赴官夔府书怀》
40 通帘竹翠深  —— 宋代 林逋 《僧院夏日和酬朱仲方》
41 凿池通竹圃  —— 宋代 梅尧臣 《河南张应之东斋》
42 小扉通水竹  —— 宋代 刘克庄 《哭章泉二首》

更多关于竹通的诗句

1 竹通圭窦  —— 宋代 李弥逊 《天庆道士何丹林作亭竹间方成予名之以秀野因》
2 竹通溪冷  —— 唐代 钱起 《宿洞口馆》
3 竹通山舍远  —— 唐代 司空曙 《送王先生归南山》
4 竹通新径  —— 唐代 刘禹锡 《遥贺白宾客分司初到洛中,戏呈冯尹》
5 抱溪修竹通千个  —— 宋代 吕希纯 《玉泉庵》
6 岩远竹通  —— 宋代 释圆悟 《宿友人白云庵三首》
7 竹通泉隔近邻  —— 宋代 吴琳 《题鹿田西寺壁》
8 竹通飞佩  —— 明代 傅汝舟 《游玉笥山》
9 低檐却日竹通  —— 宋代 贺铸 《寄题狄丘李伟官舍东斋》
10 细泉入竹通幽意  —— 宋代 毛滂 《清明过下渚湖》
11 寒泉绕竹通幽圃  —— 宋代 刘子翚 《屏迹》
12 娟娟野竹通寒水  —— 宋代 强至 《观仲灵久雨诗且道余与公济吟从之意辄次韵奉》
13 只知筇竹通中国  —— 宋代 李石 《长松奉寄郑察院》
14 竹通家分异样  —— 宋代 舒岳祥 《同正仲赋凤仙花》
15 通波竹箭水  —— 唐代 骆宾王 《晚泊河曲》
16 竹径通幽处  —— 唐代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诗三百首 初中古诗 写景 咏物
17 竹径通幽处  —— 唐代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诗三百首 初中古诗 写景 咏物
18 竹径通城下  —— 唐代 刘长卿 《寄灵一上人初还云门(一作皇甫曾诗)》
19 引泉通竹竿  —— 唐代 岑参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
20 竹径通城下  —— 唐代 皇甫曾 《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
* 关于竹通的诗句,描写竹通的诗句,带有竹通的诗句(114句)